贾玉英
摘 要:唐宋时期宰相名号制度经历了极其复杂的变迁过程。外宰相名号制度是唐后期以来藩镇干预朝政的产物,它的演变体现了朝廷对节度使控制政策的变化;超级宰相名号制度的出现和演变,反映了唐宋时期优宠年高德劭宰相政策及中央政治体制变迁;在任宰相名号由三省长官演变为左、右丞相,奠定了元朝宰相名号制度之基础;宰相加带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集贤院大学士等制度,一方面促进了唐宋文化的发展,但同时也使修史者不敢直笔当代政事,影响了历史的真实性。
关键词:唐宋时期;宰相制度;宰相名号
中图分类号:K2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09)06—0195—05
唐宋时期的宰相名号制度复杂多变,不仅在任宰相名号变化频繁、逐渐加带职名,而且还出现了外宰相名号和超级宰相名号。学术界对此虽有相关的研究成果①,但这些成果大多是对唐朝或宋代宰相制度的断代研究,而对唐宋时期宰相名号制度变迁缺乏深入系统的专题研究。本文拟就唐宋时期宰相名号制度变迁问题作初步探讨,希冀对唐宋政治制度的研究有所补益。
一、唐宋时期在任宰相名号制度变迁
1.唐五代时期宰相名号的变迁
唐朝立国之初,宰相名号因袭隋朝之制,《新唐书》卷四六《百官一》记载:“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因唐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而不敢居其职。自此,“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此时的宰相名号有中书令、侍中、左仆射和右仆射等四种。唐太宗朝,宰相的名号逐渐增多。贞观元年(627)九月,以“御史大夫杜淹参豫朝政,他官参豫政事自此始”②。贞观三年二月,“魏征除秘书监参议朝政”③。自“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贞观八年,“仆射李靖以疾辞位”,太宗“诏疾小瘳,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而‘平章事之名盖起于此。其后,李勣以太子詹事同中书门下三品,谓同侍中、中书令也,而‘同三品之名盖起于此”。然而,平章事和同三品之“名不专用”。④至此,唐朝宰相制度增加了“参议朝政”、“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中书门下平章事”和“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名号。唐代杜佑记载说:“大唐侍中、中书令是真宰相,其余以他官参掌者,无定员,但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及平章事、知政事、参知机务、参与政事及平章军国重事之名者,并为宰相”,“贞观末,始加平章事方为宰相”。⑤宰相名号开始由多变少。
唐高宗总章年间(668—670年),“同中书门下三品”演变为宰相的正式名号。唐朝人苏冕解释说:“同中书门下三品,是李勣除太子詹事创有此号,原夫立号之意。以侍中、中书令是中书门下正三品官,而令同者,以本官品卑,恐位及望杂不等,故立此号,与之同等也。”⑥永徽二年(651)正月,高宗“以黄门侍郎宇文节、中书侍郎柳奭,并同中书门下三品”⑦。同年八月,于志宁为尚书左仆射、张行成为尚书右仆射,“并同中书门下三品,犹不入衔”⑧。所谓“不入衔”,即不是宰相的正式名号。龙朔二年(662)二月,唐高宗改门下省为东台、中书省为西台,门下省的长官侍中改为东台左相,门下侍郎改为东台侍郎;中书省的中书令改为西台右相,中书侍郎改为西台侍郎。总章二年(669)二月,“东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兼知左史事张文瓘署位,始入衔”⑨。史载:“同三品入衔,自(张)文瓘始。”“自高宗已后,为宰相者必加‘同中书门下三品,虽品高者亦然,惟三公、三师、中书令则否。”⑩自此,“同中书门下三品”演变成为宰相的正式名号。永淳元年(682)四月,唐高宗以黄门侍郎郭待举、兵部侍郎岑长倩、检校中书侍郎郭正一、吏部侍郎魏玄同,“并与中书门下同承受进止平章事”,唐高宗对中书令崔知温说:“待举等资任尚浅,且令预闻政事,未可与卿等同名。”“自是外司四品已下知政事者,始以平章事为名。”(11)至此,“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演变为宰相的正式名号,“终唐之世不能改”(12)。
武则天统治时期,多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名号,其名称屡有改变。光宅元年(684)九月,改左、右仆射为文昌左、右相,侍中为纳言,中书令为内史。唐中宗即位以后,“台阁官名,并依永淳已前故事”(13),恢复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宰相名号制度。
唐玄宗朝,尽管多次更改官名,但“侍中”、“中书令”、“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仍为宰相名号。开元二十二年(734)五月,“以裴耀卿为侍中、张九龄为中书令、(李)林甫为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14)。开元二十四年十一月,“以(李)林甫兼中书令,(牛)仙客为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15)。开元二十七年四月,“以牛仙客为兵部尚书兼侍中,李林甫为吏部尚书兼中书令,总文武选事”(16)。天宝元年(742)二月,“改侍中为左相,中书令为右相,尚书左、右丞相复为仆射”(17)。天宝五载四月,“以门下侍郎、崇玄馆大学士陈希烈同平章事”(18)。上述宰相裴耀卿、张九龄、李林甫、牛仙客、陈希烈等人的结衔事例,说明了“侍中”、“中书令”、“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依然为宰相名号。安史之乱爆发后,宰相名号制度曾一度遭到破坏。至徳二载(757)十二月,唐肃宗下敕规定,“近日所改百司额及郡名并官名,一切依故事”,“于是侍中、中书令、兵吏部等并仍旧”。(19)自此,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式成为宰相名号制度的主体,一直因袭到唐朝末年。正如纪昀等人所总结的:“自肃宗至徳以后,其为宰相者必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终唐之世不复改易,而至徳以前未有定名,称号不一,至为繁冗。”(20)
总之,唐朝宰相名号制度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唐高祖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名号,太宗朝出现了“参预朝政”、“参议朝政”、“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中书门下平章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等众多的宰相名号。贞观末年,“加平章事方为宰相”,宰相名号开始由多变少。高宗总章二年二月,“同中书门下三品”入宰相衔成为制度,永淳元年四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名号成为制度。武则天至唐玄宗统治时期,虽然官名多次更改,但“侍中”、“中书令”、“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依然为宰相名号。肃宗至徳二载以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式成为唐后期宰相名号制度的主体。
关于至徳二载以前宰相名号的数量,很难用准确的数字统计。按照《通典》的记载,宰相名号至少有侍中、中书令、左仆射、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平章事、参知政事、参知机务、参与政事、平章军国重事等10多种。清代纪昀等人认为多至有“四十余名,其中惟尚书令、纳言、内史令、中书令、左相右相、尚书左右仆射、侍中、同中书门下三品为宰相正官”;“随时暂置者,有曰知政事、曰参预朝政、曰参议朝政、曰知门下省事、曰朝章国典参议得失、曰参知政事、曰专典机密、曰平章政事、曰同掌机务、曰参知机务、曰参掌机密、曰参谋政事、曰同知军国政事、曰兼知政事、曰平章军国重事、曰参知机务、曰军国重事宜共平章,虽皆宰相之任,而大抵为一人而设,并非官号”。(21)当代学者宁志新先生认为,唐代宰相的称谓有22种(22)。其实,这些数字反映的只是唐太宗和高宗两朝的宰相名号状况,并不是至徳二年以前宰相名号制度的全部情况。五代时期,宰相名号基本上因袭唐后期之制,以“侍中”、“中书令”及“平章事”为宰相。后唐及后周,曾一度以“同中书门下三品”为宰相。《册府元龟》载:“其后,惟侍中、中书令及平章事是为正宰相之任,五代相承,未之或改。”(23)后唐清泰元年(934),同中书门下二品冯赟以侍中拜相。五代宰相中,以中书令拜相的只有赵莹、桑维翰和冯道三人,侍中拜相者有六人,其他的大多是以中书侍郎或门下侍郎加“同平章事”名号入相,宰相名号制度仍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主体。
2.宋代宰相名号制度变迁
北宋前期,“命相必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真拜;侍中者,不复言平章事”(24)。也就是说,北宋前期的宰相名号一般要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但侍中为宰相则不需要加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据陈振先生统计,建隆元年(960)的范质,太平兴国六年(981)和端拱元年(988)的赵普,天禧元年(1017)的王旦,乾兴元年(1022)的丁谓、冯拯,治平四年(1067)的韩琦,熙宁二年(1069)的富弼等。(25)都是以“侍中”为名号拜相的,其余的大多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拜相。与唐五代相比,北宋前期宰相名号制度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增加了副宰相“参知政事”。乾徳二年(964)正月,后周旧臣范质、王溥、魏仁浦等罢相,赵普一人为相。同年四月,宋太祖“欲为赵普置副,而难其名称”,召翰林学士承旨陶谷问道:“下丞相一等者何官?”陶谷回答说:“唐有‘参知机务、‘参知政事。”不久,宋太祖设置了参知政事。(26)
元丰改制中,宰相名号制度发生了重要变化。按照新官制的规定,“三省置侍中、中书令、尚书令,以官高不除人,而以尚书令之贰左、右仆射为宰相;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以行侍中之职;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以行中书令之职”(27)。元丰五年(1082年)四月,宋神宗“改平章事为尚书左、右仆射”,“改参知政事为门下、中书侍郎”。(28)宰相名号演变为“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宋徽宗政和初年,“蔡京自苏州还朝,何执中已任左仆射,难以去之”(29)。蔡京为了夺取何执中的宰相职位,于政和二年(1112)九月,“改左、右仆射为太宰、少宰,仍兼两省侍郎”。钦宗靖康元年(1126)十一月,废除太宰和少宰,“复改为左、右仆射”,又恢复了“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右仆射兼中书侍郎”的宰相名号制度。(30)
南宋建炎三年(1129)四月,高宗根据吕颐浩的建议,令“左、右仆射不兼中书、门下侍郎,并带平章事”,将“门下、中书侍郎改为参知政事”。(31)宰相的名号演变为“尚书左仆射平章事”、“尚书右仆射平章事”和“参知政事”等。乾道八年(1172),宋孝宗依照汉制,将尚书左、右仆射改为左、右丞相,“删去侍中、中书、尚书令,以左、右丞相”(32)为宰相。自此一直到南宋灭亡,左、右丞相宰相名号制度未发生大的变化。
总之,宋代宰相名号制度经历了五次变化,正如永瑢等人所总结的:“宋宰相官名前后凡五变,同平章事一也,左、右仆射二也,太宰、少宰三也,复为左、右仆射四也,左、右丞相五也。”南宋的宰相名号“自孝宗乾道定制以后,遂终宋世不复更革云”。(33)
3.唐宋时期宰相加带馆阁名号制度变迁
唐宋时期宰相加带的馆阁名号主要有监修史馆、修文馆大学士、集贤殿院(殿)学士、崇文馆学士等。
宰相加带监修国史名号制度始于太宗贞观年间。贞观三年,唐太宗以尚书左仆射房“玄龄监修国史”(34),开宰相监修国史之端。元朝人胡三省在《资治通鉴》注文中说:“唐以宰相监修国史,至今因之。”(35)唐朝宰相兼修国史名号制度一方面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使修史者不敢直笔当代政事,史载:“自房玄龄监修国史,而史又不得以行其直。”(36)武则天垂拱四年(688)以后,出现了宰相加带修文馆大学士、集贤殿书院学士、崇文馆学士等制度。《资治通鉴》卷二〇九景龙二年四月癸未条记载:武则天“垂拱后,以宰相兼领馆事,号曰馆主”。武徳四年(621),唐高祖在门下省置修文馆,武徳九年改修文馆为弘文馆。唐中宗神龙元年(705),改弘文馆为昭文馆。翌年,又改昭文馆为修文馆。景龙二年(708)四月,置修文馆大学士,以中书令李峤领修文馆大学士,皇帝“每游幸禁苑,或宗戚宴集,学士无不毕从,赋诗属和”,“优者赐金帛,同预宴者,惟中书、门下及长参王公、亲贵数人而已,至大宴,方召八座、九列、诸司五品以上预焉,于是天下靡然争以文华相尚”。(37)可见,唐朝宰相兼领修文馆大学士名号制度,对促进唐代赋诗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集贤殿书院学士设置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开元十二年,“每以宰相为学士者知院事”(38),中书令张说为集贤殿书院学士领集贤院,开宰相加带集贤殿书院学士名号制度之端。唐朝的崇文馆,具有国家图书馆性质,崇文馆学士“掌经籍图书,教授诸生”,唐肃宗“乾元初,以宰相为学士,总馆事”。(39)自此,崇文馆学士也成为宰相的馆阁名号之一。至迟在唐代宗大历年间,形成了宰相兼太清宫使、弘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集贤殿大学士等名号制度。如大历三年(768)八月,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杜鸿渐加带太清宫使;大历十二年四月,以“兼修国史杨绾为中书侍郎”,“集贤院学士常衮为门下侍郎,并中书门下平章事”。(40)“唐制,宰相四人,首相为太清宫使,次三相皆带馆职,洪(弘)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集贤殿大学士,以此为次序。”(41)
五代后梁时,宰相仍加带弘文馆大学士、集贤殿大学士等名号。如梁末帝贞明六年(920)四月,“以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监修国史、判度支、开国公敬翔为弘文馆大学士”,“以中书侍郎兼刑部尚书、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判户部事郑珏为监修国史”,“以中书侍郎、平章事萧顷为集贤殿大学士”。(42)后唐时,首相带太清宫使、太微宫使、崇文馆大学士、集贤殿大学士等名号。如同光元年(923)四月,唐庄宗“以行台左丞相豆卢革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太清宫使;以行台右丞相卢澄为中书侍郎、平章事、监修国史”(43)。清泰二年四月,唐末帝“以宰相卢文纪兼太微宫使,弘文馆大学士姚顗加门下侍郎,监修国史张延朗兼集贤殿大学士”(44)。
宋朝为避太祖父亲赵弘殷之讳,改弘文馆大学士为昭文馆大学士。北宋初年,“命相分领三馆,首相为昭文馆大学士,其次为监修国史,其次为集贤院大学士”(45),如宰相范质、王溥、魏仁浦的名号分别是:“司徒兼侍中、昭文馆大学士”,“司空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右仆射兼中书侍郎、集贤殿大学士”。(46)乾徳二年正月,范质、王溥、魏仁浦等罢相后,“以枢密使赵普为门下侍郎、平章事、集贤院大学士”(47)。不久,赵普监修国史。宋朝人宋敏求记载说:“本朝置二相,昭文、修史,首相领焉;集贤,次相领焉;三馆职,惟修史有职事,而颇以昭文为重,自次相迁首相乃得之,赵令(普)初拜,止独相,领集贤殿大学士,续兼修国史,久之,方迁昭文馆。”(48)宋神宗朝,宰相加带馆职名号制度被废除。熙宁九年王安石罢相以后,宰相“遂不复除集贤大学士”名号。元丰三年,王珪为相,“惟监修国史”,“自王珪后,宰辅皆不入衔”。(49)自此,宰相加带馆职名号制度被废除。南宋高宗绍兴年间,恢复了宰相“监修国史”制度。如绍兴四年(1134)六月,宰相朱胜非“监修国史”(50)。绍兴二十六年以后,宰相或加“监修国史”名号,或加“提举国史院”名号。(51)
二、唐宋时期外宰相及超级宰相名号制度变迁
1.唐宋时期外宰相名号制度变迁
唐宋时期的外宰相也称“使相”。赵绍祖在《新旧唐书互证》中说:“唐中叶以后,节镇加宰相衔者极多,谓之使相,亦称外宰相,非真宰相也。”(52)唐朝的外宰相名号多以节度使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如天宝十五载六月,授剑南节度使“崔圆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53)。五代时,外宰相名号增多,首先是东都留守加带平章事名号。如天成三年(928)三月,中书上奏说:“孟夏荐飨,合宰相行事,在朝只有宰相二员,今东都留守孔循带平章事,宜令摄太尉行事。”(54)其次是府尹、禁军将领加带平章事名号。如后晋高祖天福四年(939)三月,“皇子开封尹郑王重贵、归徳军节度使兼侍卫亲军马歩军都指挥使刘知远、忠武军节度使杜重威,并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55)。其三是检校官加带平章事名号。如后唐清泰三年,授赵在礼“宋州节度使,加检校太尉、同平章事”(56)。
北宋前期,外宰相名号大体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节度使兼中书令或侍中或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名号。“宋制,祖宗时以节度使兼中书令、或侍中、或中书门下平章事,皆谓之使相。”(57)第二类是以亲王、枢密使、留守、京尹、节度使兼中书令、侍中、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号。《宋史》载:“亲王、枢密使、留守、节度使兼侍中、中书令、同平章事者,皆谓之使相。”(58)第三类是以检校官兼中书令、侍中、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名号。宋朝人孙逢吉记载说:“国朝凡以检校官兼中书令、侍中、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者,并谓之使相。”(59)元丰三年九月,将中书令、侍中、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改易为寄禄官开府仪同三司(60)。至此,唐后期以来的外宰相名号制度被废除。
2.唐宋时期超级宰相名号变迁
唐宋时期超级宰相名号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唐朝前期,“平章军国重事”是在任宰相的名号之一。中宗神龙元年六月,“尚书左仆射豆卢钦望加平章军国重事”(61),平章军国重事名号“自唐中宗命豆卢钦望始也”(62)。景云三年(712)七月,“窦怀贞除尚书右仆射,军国重事宜共平章”,又出现了“军国重事”名号。唐文宗大和年间,平章军国事演变为优宠德高望重的宰相名号。大和四年(830)五月,唐文宗以司空、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裴度为“司徒、平章军国事,待疾损日,每三日一度入中书”。裴“度勋望特高,以疾在假淹时”,文宗“将去相印,而又惜之,故有是诏,以示优宠”。(63)
北宋时,平章军国重事、同平章军国事“序宰臣上,所以处老臣硕徳,特命以宠之”,“五日或两日一朝,非朝日不至都堂”,(64)已经演变为位居宰相之上的超级宰相名号。从宋真宗天禧元年到哲宗元祐元年(1086),共有四名德高望重者得到过此名号:“天禧元年,王旦拜太尉,遇军国大事,不以时入参决;庆历二年,吕夷简司空、平章军国重事,(庆历)三年,拜司徒,同议军国大事;元祐元年,太师文彦博平章军国重事;(元祐)三年,吕公著拜司空、同平章军国事。”(65)
南宋时,“平章军国重事”演变为独揽朝政的超级宰相名号。开禧元年(1205)七月,“韩侂胄平章军国事、兼国用使”,“立班丞相上,三日一朝”。(66)此时的“平章军国事”含义深刻,“省‘重字则所预者广,去‘同字则所任者专”。平章军国事韩侂胄不仅“讨论典礼”,而且自“开禧北伐”以后,“乃命一日一朝,省印亦归其第,宰相不复知印”。宋度宗朝,平章军国事“贾似道专权,窃位日久,尊宠日隆”,与韩侂胄“皆位在丞相上”。(67)
综上所述,唐宋时期宰相名号制度经历了极其复杂的演变过程。其中外宰相名号制度是唐后期以来藩镇干预朝政的产物,它的演变体现了朝廷对节度使控制政策的变化;超级宰相名号制度的出现和演变,反映了唐宋时期优待年高德劭宰相政策及中央政治体制的变迁;在任宰相名号由三省长官演变为左、右丞相,奠定了元朝宰相名号制度之基础;宰相加带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集贤院大学士等制度,一方面促进了唐宋文化的发展,但同时使修史者不敢直笔当代政事,影响了历史的真实性。
注释
①程宗才:《论唐前期宰相制度的演变》,《新疆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梅介人:《唐代宰相名号论略》,《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宁志新:《唐朝宰相称谓考》,《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陈振:《关于北宋前期的宰相制度》,《中州学刊》1985年第6期;姜锡东:《关于北宋前期宰相制度的几个问题》,《中州学刊》1990年第2期等。
②⑦(11)(14)(15)(16)(17)(18)(34)(35)(37)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九二,贞观元年九月;卷一九九,高宗永徽二年正月;卷二〇三,高宗永淳元年四月;卷二一四,玄宗开元二十二年五月;卷二一四,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十一月;卷二一四,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四月;卷二一五,天宝元年二月;卷二一五,天宝五年四月;卷一九三,贞观三年三月;卷一九三,贞观三年三月丁巳注文;卷二〇九,景龙二年四月;中华书局,2005年。
③⑥(61)(63)王溥:《唐会要》卷五一《官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④⑩(12)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四六《百官志》,中华书局,2000年。
⑤杜佑:《通典》卷二一《职官三•宰相》,中华书局,1984年。
⑧⑨(40)《旧唐书》,卷四《高宗上》、卷五《高宗下》、卷一一《代宗》,中华书局,2000年。
(13)(19)《旧唐书》卷四二《职官一》,中华书局,2000年。
(20)(21)(33)《历代职官表》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22)宁志新:《唐朝宰相称谓考》,《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23)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三〇八《宰辅部•总序》,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24)章如愚:《群书考索•后集》卷五《官制门》,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25)陈振:《关于北宋前期的宰相制度》,《中州学刊》1985年第6期。
(26)(45)(47)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乾徳二年四月乙卯、乾徳二年正月壬寅、乾徳二年正月庚寅,中华书局,1979—1993年。
(27)(30)(32)《宋史》卷一六一《职官一》,中华书局,1977年。
(28)《皇宋十朝纲要》卷一〇下,元丰五年四月癸酉,台湾文海出版社,1980年。
(29)徐自明:《宋宰辅编年録》卷一二,中华书局,1986年。
(31)熊克:《中兴小纪》卷六,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36)林駉:《古今源流至论•续集》卷七《史院》,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38)(57)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五一《职官考五》、卷六四《职官考十八》,中华书局,1991年。
(39)《新唐书》卷四九上《百官四上》,中华书局,2000年。
(41)(48)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上,中华书局,1980年。
(42)(43)(44)(54)(55)(56)《旧五代史》,卷一〇《梁末帝纪下》、卷二九《唐庄宗纪三》、卷四七《唐末帝纪中》、卷三九《唐明宗纪五》、卷七八《晋髙祖纪四》、卷九〇《赵在礼》,中华书局,1976年。
(46)(60)《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八之一、职官五六之二,中华书局,1997年。
(49)(65)王应麟:《玉海》,卷一六五《太平兴国三馆四馆》、卷一二〇《官制》,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50)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七,绍兴四年六月辛丑,中华书局,1988年。
(51)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五《权提举国史院》,中华书局,2000年。
(52)赵绍祖:《新旧唐书互证》卷七,中华书局,1985年。
(53)李上交:《近事会元》卷二《使相》,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58)(64)(67)《宋史》卷一六一《职官一》。
(59)孙逢吉:《职官分纪》卷五《使相》,中华书局,1988年。
(62)高承:《事物纪原》卷四,中华书局,1989年。
(66)刘时举:《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卷一三,宁宗开禧元年七月,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责任编辑:王 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