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改革动态

2009-12-29 00:00:00
中国经贸导刊 2009年12期


  (2009年5月16-31日)
  
  一、涉外经济体制改革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稳定外需政策措施。5月2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稳定外需的政策措施。会议强调,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调整出口结构,重点促进优势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努力保持我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一是完善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提高出口信用保险覆盖率,2009年安排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840亿美元。降低保险费率。建立和完善出口信用保险财政风险补偿机制。落实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融资保险专项资金安排。二是完善出口税收政策。继续支持具有优势的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高科技产品出口,严控“两高一资”产品出口。三是大力解决外贸企业融资难问题。四是进一步减轻外贸企业负担。全面清理出口环节各项收费,严厉查处乱收费行为。五是完善加工贸易政策。完善征税和通关政策措施,便利加工贸易产品内销。六是支持各类所有制企业“走出去”以带动出口。2009年安排优惠出口买方信贷规模100亿美元。简化优买、优贷项目和资金审批程序。
  
  二、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深圳改革开放步入新阶段。近日,《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批准,《总体方案》的基本框架由总体要求、改革举措、组织实施三个方面共八大部分构成。《总体方案》提出,下一步深圳市的改革将在六个方面实现重点突破:一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二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三是积极推进社会领域改革。四是完善自主创新体制机制。五是以深港紧密合作为重点,全面创新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的体制机制。六是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体制机制。
  
  三、金融体制改革
  
  证监会就改革完善新股发行体制公开征求意见。为进一步强化市场约束机制,充实和完善询价制度,证监会日前就《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次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是,新股定价进一步市场化,培育市场约束机制;推动发行人、投资人、承销商等市场主体归位尽责;更加重视中小投资人的参与意愿。
  
  四、农村体制改革
  
  交通运输部等部门联手推动农村邮政物流发展。日前,交通运输部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推动农村邮政物流发展的意见》,提出五条政策措施:一是推进农村邮政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在2012年前全部完成邮政基础设施空白乡镇的邮政局(所)补建工作。二是支持邮政进入农资市场,邮政企业及其所属加盟连锁邮政“三农”服务网点可以经营化肥等农资产品。三是鼓励发展连锁经营,鼓励邮政企业利用网络优势,建立“连锁经营+配送到户+科技服务”的农村物流新体系,培育连锁经营龙头企业。四是完善政策扶持机制,支持将邮政企业纳入涉农企业范畴,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可享受相关强农惠农政策。五是加强规划引导工作,把农村邮政基础设施和邮政“三农”服务网点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给予政策支持,统筹协调推动。
  
  五、地方改革
  
  天津将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制度一体化。天津市近日颁布了《天津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规定》和《天津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障规定》,对已经实施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农村居民基本养老生活保障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进行调整,统一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制度一体化。天津市是全国第一个实现两项制度城乡统筹发展的省级统筹地区。据了解,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将从2010年1月1日起实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从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武汉市工商部门将在全国首推外资企业免检制度。今年7月1日起,武汉市工商部门将在全国首推外资企业免检制,将外企划分信誉等级,对A级信誉外企实行3年免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