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9年,为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巴黎举行了法国世博会,组委会决定在巴黎战神广场修建一座高塔,并向全世界招标。有人提出建造一个巨大的断头台,象征昔日帝国的结束;有人提议竖起一个高耸的洒水装置,在干旱的季节喷淋整个巴黎;有人设计了一座刻有法国大革命英雄人物的金字塔;还有人建议在建筑顶上,安装一个巨大的电灯,让巴黎从此没有黑夜,人们能在子夜方便地阅读报纸。最后,时年53岁的古斯塔夫·埃菲尔设计的一座名为埃菲尔的拱门高塔胜出。
但是,巴黎《时代报》却刊登了由一批艺术家和建筑师联合签名的抗议书,名为《反对修建埃菲尔铁塔》,抗议书下面的签名有古诺德、莫泊桑、左拉、小仲马等300多人,几乎囊括了当时法国各艺术领域的头面人物,其中“短篇之王”莫泊桑更是扬言:“巴黎如果建成铁塔,我要永远离开这个城市。”当然,结果我们看到了,埃菲尔铁塔的轻盈造型还是在一片反对声中日臻完美。
那届世博会之后,埃菲尔铁塔获得世界的肯定。按理来说最下不了台的应该是莫泊桑,人们拭目以待这位文学界的“短篇之王”是不是真的要离开巴黎了。不过,据当时埃菲尔铁塔内的餐厅服务小姐所说,铁塔建成之后,来这里吃饭和用下午茶最多的人就是莫泊桑。人们还好奇地问他是不是忘记了他在铁塔建造之初曾撂下的狠话,结果莫泊桑一脸无辜,并用他特有的“莫泊桑式的结局”说:“谁让这里是巴黎唯一看不见那座破塔的地方?芽”说完他又继续专注地往埃菲尔铁塔餐厅的特色熏肉上撒起了胡椒粉和精盐。■
(沈涛荐自《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