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减少腐败机会 新加坡是公认的亚洲最廉洁的国家。早在1960年,新加坡政府就修改了《预防腐败法》,对贪污、贿赂行为做了非常严密和具体的规定。如果一个官员被发现生活阔气,消费明显超过收入,或拥有与收入不相称的财产,法院就可以此作为受贿的证据。
日本:老虎苍蝇一起
日本界定的贿赂范围相当广,凡是能够满足人的需要或者欲望的一切利益都可以算作贿赂,包括提供性服务以及高规格的宴请和接待等。而且日本有关部门对行贿受贿罪的查处十分严格,“老虎”“苍蝇”一起打。比如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身边的工作人员曾利用首相的影响力,为美国洛克希德公司牵线搭桥,向日本航空公司推销一批大型客机,并接受好处费。最后首相田中角荣被逮捕,并被判处有agi6tDmWFEDKDmpY5RvdTQ==期徒刑4年。
日本大企业基本上都建立了一套严密的防止和制约商业贿赂的机制。企业的最高领导人不直接参与招标工作,具体的招标工作由具体部门组成的招标小组进行。如果企业发现工作人员利用工作之便接受贿赂,给企业造成损失的,除了赔偿损失之外,有关人员还必须承担刑事责任。
美国:四机制遏制商业贿赂
成熟的市场经济和良好的社会环境使商业贿赂在美国难以兴风作浪。从美国的市场运作和社会监管方面来看,对商业贿赂的围剿有这样四个主要机制:
一是反垄断机制。由于美国几乎没有任何产品和服务是被少数一两家公司把持的,交易双方面对的是公平的市场。因此,企图通过商业贿赂来获得非正当利益的行为自然没有什么市场。
二是公平竞争机制。在近乎白热化而又很规范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把成本控制在最合理状态成为决定公司经营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在这一机制下,就不太可能出现公司采购和营销人员通过商业贿赂舍弃低价产品和服务转而购买高价商品和服务的情况,因为这样的结果将导致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无人问津,公司也无法生存。
三是舆论监督机制。在公开和严格的舆论监督下,任何形式的贿赂都成为丑闻被公布于世,使行贿和受赌者和公司本身遭到媒体曝光、道德谴责和法律制裁。在美国,甚至连涉嫌商业贿赂的行为都会遭到媒体报道和曝光。
四是法律机制。严格的反腐败立法和执法是打击商业贿赂最重要的手段。在这方面,美国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制定和修订相关法律打击商业腐败,为治理商业贿赂提供了有益的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