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说,只需投资一两万元就可以开办一家“报社”,你肯定不会相信,但广州偏偏有这么一位年轻人,他只花1.8万元就红红火火地办起了一家“报社”!不过这家“报社”出版的“报纸”,你永远都无法在书报摊上见到,因为那些“报纸”都是“发行量”很小的“喜报”,读者只限于要求“上报,’的新郎、新娘及其亲戚朋友,最大“发行量”也没超过500份!由于“发行量”实在太小,这家“报社”在媒体界毫无名气,但这家“报社”的“社长”却拿着月收入2万元的“高薪”。
决定大赚“结婚喜钱”
1993年,李志旺南下广东,先后在煤矿和鞋厂打工,后来又到电影城做了一名宣传员,写电影海报。2002年春节后,李志旺应聘到了广州东山区一家婚庆策划公司做了一名宣传员,主要负责处理婚礼喜事策划活动中的一些杂事。一次,他无意中看到《广州日报》的副刊上,有一个名叫“婚庆公告栏”的免费刊登栏目,上面可以刊登彩色婚照、夫妻小资料及一些简短的婚恋趣闻和朋友祝福语等。出于好奇,他也将自己和妻子的结婚资料寄了过去,没想到两个月后竞真的登出来了。高兴之余,他突发奇想:我们婚庆公司是不是可以增加这样—个业务项目呢?虽说城市人很喜欢搞隆重的婚礼活动,可那毕竟是热闹一两天就完了的事情;如果我们给客户以报纸的形式印刷一些“婚庆公告”,作为对新人美好爱情的见证,在婚礼活动中发放给他们的亲朋好友,肯定会倍受欢迎。
李志旺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老板,精明的老板拍手叫好,马上给他加了300元工资,让他负责抓好“喜报”制作这项业务,并且还配了一个叫玲子的中专毕业生做他的助手。
“喜报”终于赚钱了
得到老板的鼓励和支持后,李志旺就开始行动了。鉴于首先得有份“样报”,才好去向顾客介绍这个新业务,他决定先从自己身上“开刀”。
他让玲子把他的爱情故事、恋爱日记及婚姻资料等写出来,然后排版,再配上他和妻子的一些结婚照片'像电影海报那样整整弄了一大版。“样报”做出来后,李志旺征得老板同意后,交给一家小印刷公司印刷了500份。公司里的一些女孩子看到印刷出来的“样报”后,都欢呼雀跃,纷纷表示自己今后结婚也—定要出一份这样的“喜报”。不少顾客看后,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于是,老板让李志旺先列一个成本利润表。他仔仔细细地计算了一番后,估出一张“喜报”的人工费、制作和印刷费等所有成本加起来在1元左右,一般至少要印刷200张,这棒总成本就在200元左右。但是,婚庆公司在2002年4月底正式推出“喜报”这项业务时,把价格定到了“588元”。
当时,公司老板给李志旺的底薪是1800元,每做一笔“喜报”业务给他10%提成。没想到,2002年“五一”黄金周期间,李志旺竟然—下子就接到了20多笔业务!看到这—大堆订单,老板高兴之下又招了两个大学毕业生和李志旺一起负责“喜报”业务。这两个大学生不仅精通电脑,工作效率也高,因此老板把两位大学生的底薪定得比李志旺高了300元。
更令李志旺没有想到的是,尽管婚庆公司每月能接近百个“喜报”业务单,但由于老板一心想把业务做太,加之过于信任那两个没有实际操作经验的大学生,不仅给他们开高工资,还不惜重金搞宣传活动、打广告等,结果成本费提高了许多,最后竟然弄得不赚钱。2002年12月底,老板公司将“喜报”业务进行外包。李志旺失业了。
在妻子的劝说之下,李志旺主动联系了以前那家婚庆公司的老板,然后找到了正到处找工作的玲子一起干。李志旺换租了一套两室一厅的出租屋作为办公地点,配了3台二手电脑,他负责业务,玲子专门负责文字工作,另外还招了一名专门搞排版设计的男孩,3个人分工明确。就这样,差点“跌倒”的他又把“喜报”业务做起来了!
多元经营谋市场
刚开始独立做“喜报”时,李志旺还不会使用电脑。于是,他白天出去拉业务,晚上回来后就抓紧时间学习。由于有了两个帮手,他的工作效率提高不少,不仅能够按时保质地完成婚庆公司那边移交过来的业务。而且还以同样的方式和其他的婚庆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
李志旺慢慢发现,其实跟婚纱影楼合作更加有赚头。因为婚庆公司策划一场婚礼要几天甚至更久,而婚纱影楼每天都会有不少顾客来照相;如果能为50%的婚纱影楼顾客制作“喜报”,那就是—块巨大的“蛋糕”了!况且让那些愿意拿几万元来举行隆重婚礼、花几千元拍婚纱照的新婚夫妻,再花几百元出一份“喜报”,并非难事。于是,他很快又和十几家有名的婚纱影楼达成了协议,后来甚至还联系了一些婚姻介绍所、俱乐部和酒楼等单位。由于这是有利可图的生意,许多单位都愿意合作,他的业务越来越多。
没多久,李志旺的生意就红火了起来。有了业务,他就要求自己在服务质量上精益求精。“喜报”最重要的是有趣、好玩、生活气息浓厚,所以他吩咐手下员工:在文字上,不要写得太高雅,更不能虚构,要真实记录主人公的恋爱过程,且文笔要流畅、有新意,轻松浪漫,同时配一些主人公的求爱技巧、恋爱日记和结婚誓言以及朋友祝福语等等;在图片设计上,则要清新自然、美观大方,体现出欢快、喜庆的场面和气氛来……
2004年1月,李志旺正式注册了“广州志旺喜报策划工作室”。有了营业执照,他开始直接面向顾客承接业务了,他先在网上发布消息,并在一些报纸上打广告,还印了大量宣传单向外派发。然后,他在价格上与婚纱影楼及婚庆公司拉开距离,以低于婚纱影楼及婚庆公司68元甚至更低的价格接业务,由于少了中介层,他的利润反而比以前增加了。
生意步入正轨后,李志旺开始向多元化发展,除了“结婚喜报”外,他还增加了制作“结婚周年纪念报”、“生日纪念报”和“老人寿报”等。
创业两年多后,李志旺赚下了近50万元,手下的员工也增加到9人。他每月的纯收入不低于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