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关系着生产和再生产,不进行必要的引导是不行的。笔者建议,在引导消费上应大做文章。要大张旗鼓地鼓励消费,引导先富裕起来的人大胆消费,向一些新型的消费领域迈步
生产、分配、消费,这三个要素中,生产是决定性因素。但分配、消费对生产也起着巨大的反作用。这是经济学的基本常识。在应对当前金融危机中,着重探讨一下分配、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很有必要。
中央已经做出决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首要任务,为此,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以实现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如何扩大消费需求呢?笔者以为有下面几点值得注意:一是增强消费者的信心。金融危机突至,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指数下降,其原因不外乎担心今后个人收入没保障、担心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一旦有个病、有个灾怎么办?这是很正常的事,完全可以理解。在这次两会上,温家宝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这些问题特别是社会保障问题都做出了详尽安排,人们尽可将担心变为有信心。
二是对消费群体应做出一个分析。时下的消费群体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低收入群众,这部分人在城市和农村都有,在农村有4700万人左右。温家宝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已将这些人的扶贫标准从今年起提高到人均1196元。第二类是处于中等收入的人群,这些人的年收入一般在10—30万元,温饱不存在问题,有的生活质量还比较高。第三类则是富人阶层。上述这样的消费群体,收入情况各异,消费需求是不一样的。因此,需要对不同的消费需求做出不同的应对。
三是积极引导不同的消费需求。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研究这些不同的消费需求。对低收入群体来说,切实保证他们的生活必需品是首要的,诸如吃穿住用行、看病就医、孩子读书等方面。同时还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引导他们的消费需求进一步有所发展。而对中等收入阶层和富人阶层,则要积极扩大他们的需求。比如鼓励他们买房购车,引导他们参与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旅游休闲等消费。要看到在这些消费领域,这两个阶层的潜力还很大。只是有些人尚未充分向这些消费领域发展;有些人尽管知道,但还没有走向自觉消费的阶段。
也许有人觉得,消费是个人行为不需要引导。此认识有失片面。消费是个人行为这没错,但就整个社会而言,则是一个重大问题。它关系着生产和再生产,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不进行必要的引导是不行的。综观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情况,都是在消费上进行针对性很强的引导。从我国情况来看尤其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据笔者了解,一些先富裕起来的地区,有些人一下子拿到那么多的钱却不知怎么花,加之受“攒钱以防不测”观念影响,往往存在银行了事,有的甚至用于赌博花光了。如此情形表明,进行消费引导势在必行。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就是要让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在温饱问题解决后要奔小康;在小康之后还要把生活质量再提高,需要走的路还很长,引导消费的工作远未跟上。
笔者建言,在引导消费上应大做文章。要大张旗鼓地鼓励消费,引导先富裕起来的人大胆消费,向一些新型的消费领域迈步。这不仅能使个人、家庭的日子越过越好,对国家也是一件利好之事!(作者为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