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企业历来就具有较强的应对应变能力。但是去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泉州企业生产经营仍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在困难和挑战面前,比拼的是信心,比拼的是运作。
为此,一方面,市委、市政府领导深入基层和企业调研,关键时刻与企业家站在一起,与企业家共商应对之策;召开全市千名企业家大会,传达国家新政策,鼓励企业家发扬爱拼敢赢精神,积极抢抓机遇,加快转型升级,实现抱团发展,有效规避风险,给企业以信心和必要的支持。
另一方面,主动对接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认真落实国家、省、市扩大内需和扶持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立足泉州实际,及时出台实施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和省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企业上市服务协调工作的通知》、《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并成立泉州市工业生产总调度室,强化对工业经济运行的监测分析和预警,推动政银企加强协作,启动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成立全省首家小额贷款公司,积极推荐企业获得银行授信,境内外上市企业累计达35家。
为了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问题,泉州市建立了市、县两级领导挂钩联系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制度,要求每位市、县领导分别联系2-3家工业企业,及时了解全市804家亿元以上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指导企业用好、用足、用活各项优惠政策。在一系列举措的合力推动下,泉州市企业家信心倍增,全市工业经济大盘基本保持稳定。2008年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05.29亿元,增长14.1%;财政总收入263.6亿元,增长17.1%的较高水平,经济总量连续十年位居福建省设区市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