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怀

2009-12-29 00:00:00何德铭
上海故事 2009年5期


  那一年,汤永亮的家乡遭了水灾,他妈拿出一张纸条对他说:“永亮,你有个舅舅叫沈佑清在大城市工作,你按这个地址去找他,让他帮你谋条生路吧。”
  汤永亮接过纸条一看,是上海市静安区的一个门牌号码。汤永亮知道,上海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又有舅舅的帮助,到那里找个“饭碗”应该不成问题。整理了一些简单的行囊后,他就准备出发了。
  离家的那天,他那青梅竹马的女友小芸一直把他送到了村口。两人泪眼汪汪依依惜别时,汤永亮动情地说:“小芸,你等着我,只要我在上海站稳脚,就立刻回来接你。”可是小芸却拒绝了。小芸说:“你在上海站稳脚后,就是大城市里的人,我也就配不上你了。我们之间的缘分已尽,你还是努力去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吧。”汤永亮还想说什么,小芸却已经转身往村里跑去,他见到她的肩头一抽一抽的,显然是在伤心地哭泣。汤永亮知道小芸的性格,明白她既然这么说就绝不会再回头,也只好含着眼泪上了路,不过他暗暗下了决心,以后只要有机会,他一定会好好地对待她。
  从偏僻的农村第一次来到繁华的大上海,汤永亮不禁有些晕头转向,好不容易找到了静安区的那个地址,他敲开门,里面出来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中年男子警惕地审视着一身土气打扮的汤永亮:“请问你找谁?”
  汤永亮说:“我是来找我舅舅沈佑清的,我是他的外甥汤永亮,刚从乡下来。”中年男子又打量了他一遍,皱了皱眉头说:“沈佑清已经不住这里,早就搬走了。”汤永亮不禁怔住。他千里迢迢来找舅舅,刚才满以为这人就是舅舅,差点都叫出口了,谁知舅舅却搬走了。他在上海又没别的亲戚,带来的钱也已所剩不多,这以后的日子他该怎么过?怀着最后一分希冀,汤永亮小心地说:“师傅,你可知道我舅舅搬去什么地方了?”
  中年男子说:“我怎么知道他搬什么地方了,上海这么大,不知道地址要想找人根本不可能,我看你还是尽早回家乡去吧。”至此,汤永亮知道再问也问不出什么来了,只得悻悻地离开了那家的门前。上海确实很大,有数不清的高楼大厦,可是却似乎没有他的立足之地。但现在他即使想回去也已经不可能,由于他出来时只带了单趟的路费,如果不尽快找个工作赚点钱,他连回家的盘缠都没有了。
  汤永亮找了家小旅馆住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就出门开始找工作。可是他在上海人生路不熟,连去哪里找工作都不知道,只能像无头苍蝇似的乱撞。走出两个街区后,汤永亮见一幢大楼前围着一大群人,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家大公司新开发出了一款饮料,为了打响品牌,定于八点钟在这里举行向市民免费赠送饮料的活动。这会儿八点还不到,人却已经越聚越多,汤永亮想都不想,走到最高的一级台阶上喊道:“朋友们,我代表本公司宣布,由于情况有变,今天的免费赠送活动取消了。”他这样反复地喊了几遍,人群就渐渐地散去了不少。到了八点钟,准备分发饮料的工作人员来了,一看来的人这么少,汤永亮却还在台阶上起劲地喊着取消活动,都很生气,上去就把他扭住了。这时,一辆轿车驰了过来,车门一开,走出来一个穿西装的中年男子。工作人员一见,立刻就有人迎上去说:“王总,这个人存心破坏我们的活动,人都被他赶走了。”原来轿车里出来的男子就是这个公司的总经理,他问明了情况后,对汤永亮说:“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汤永亮说:“是这样的,我发现来领取免费饮料的人越来越多,不少老年人都被挤得东倒西歪了,我怕赠送活动开始后,人群更拥挤,会有老人和小孩被挤坏的,所以就用这种办法让大家散去。”就在这时,有人给王总打来电话,说其他几个免费赠送点由于人多拥挤,发生了踩踏事故,有人不同程度地受了伤。王总收起电话,上前握住汤永亮的手,赞许地说:“不错,你能够防患于未然,又能用巧妙的方法解决问题,我们需要这样的人。请问你是否愿意来我公司就职?”对此汤永亮自然是求之不得。王总当即就写了一张条子,让汤永亮马上去公司报到。
  这真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汤永亮几乎都快乐晕了。他拿着王总写的条子,兴冲冲地找到了那家大公司的人事部门,人事部经理看了条子后叫道:“沈佑清,你来给这位年轻人办一下聘用手续。”汤永亮一听这不是我舅舅的名字吗?难道真有这么巧,舅舅也在这里上班?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了。但又一想,也可能是同名同姓,上海这么大,有几个同名同姓的人也不奇怪。正在他这么想着的时候,一个人匆匆地走了进来,汤永亮一看,顿时就呆住了,原来这个人就是昨天他按照妈妈给的地址找上门去的那个中年男子。
  沈佑清一看到汤永亮,脸就“刷”地一下红到脖子根,他不敢再看汤永亮一眼,急急地对人事部经理说:“经理,我有点不舒服,他的聘用手续就让别人来办吧。”说完就逃一般地夺门而去。至此,汤永亮心中已经雪亮,原来这个人真是他的舅舅,但却不肯认他,怕他会给他们添麻烦。他不禁暗自唏嘘,堂堂大上海,人情竟然比纸还薄。这以后汤永亮虽然和舅舅在同一个公司上班,但却形同陌路,有几次舅舅也曾经想打破他们之间的僵局,主动向他示好,他都没予理睬。
  一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汤永亮也早已在上海站稳了脚跟。他有了一个美满的家庭,生活幸福而又安逸。一个周末的午后,汤永亮正在家中小睡,却被一阵敲门声吵醒了,他颇不耐烦地打开门一看,见是一位二十几的陌生青年,手中还拎着一只鼓鼓囊囊的蛇皮袋,像是上门收废品的,就没好气地说:“请问你找谁?”
  年轻人说:“我找汤永亮叔叔,噢,是我妈要我来的,我妈叫小芸。”汤永亮心中一惊,知道了这年轻人是从家乡来的。自从母亲去世后,汤永亮已经好些年没回家乡去了,莫非家乡又遭了灾?小芸才会要自己的儿子来投靠他的。汤永亮立刻想到,现在已不比二十多年前了,现在全国各地的民工都涌向了大上海,择业竞争非常激烈,况且小芸的儿子一天找不到工作,就势必要在他们家住一天,汤永亮的女儿也已经是大姑娘了,住房又不是很大,小芸的儿子住在这里真的很不方便,心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就不动声色对小芸的儿子说:“汤永亮已经不住这里了,早就搬走了。”
  小芸的儿子一怔,随即礼貌地道了打扰,失望地离开了。望着小芸儿子的背影,汤永亮突然想起,这一幕与二十多年前他在舅舅门前的遭遇何其相似。那件事发生后,他至今都清楚地记得舅舅当初的丑恶嘴脸,所以一直都没有原谅舅舅,但想不到今天自己也沦落成了这样的人。想到这里,汤永亮感到了一阵羞愧,赶紧把小芸的儿子喊了回来,诚恳地说:“对不起,是我一时糊涂没有认你。其实我就是汤永亮。你先安心住在我家里,我一定尽力帮你找到一个好工作。”
  小芸的儿子说:“汤叔叔你误会了,我并不是来要你帮我找工作的。”原来小芸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已经被上海的一家高新企业聘用,来上海履职前,小芸准备了满满一蛇皮袋的土特产,要他带给在上海的汤永亮。得知了真相后,汤永亮更加惭愧了。当初他曾决心要好好地对待小芸,结果早已把她忘了,但她却还在记着他,儿子来上海工作,也不忘给他捎来土特产。汤永亮拉住小芸儿子的手说:“刚才叔叔骗了你,请你别见怪好吗?”
  小芸的儿子说:“叔叔,一个人有了平静安逸的生活后,都不愿意有任何人和事来破坏或搅乱这种生活,这也是人之常情,我怎么会怪你呢。”面对着年轻人的大度和谅解,汤永亮突然想起昨天舅妈打来电话,说他舅舅病重,想见他一面,原来他是不准备去的,现在他觉得应该谅解舅舅,于是他决定接待完小芸的儿子后马上去医院一趟。
  (责编/方红艳插图/安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