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好月圆

2009-12-29 00:00:00沙之舟
上海故事 2009年5期


  明朝的宪宗皇帝朱见深对青花瓷器情有独钟,大力扶持瓷器制作。在瓷器之乡,江西景德镇大量的官窑、民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从事瓷器制作的手艺人数以万计。
  在景德镇西南有个小唐村,村里有位叫唐明德的老汉,烧制瓷器的手艺精湛独到,他制作出来的青花瓷,胎质细腻,釉汁纯润,绘彩生动丰富,无论是品相还是质地,都要胜人一筹。
  唐老汉有个徒弟名叫雷双成,性情温厚,头脑灵活,一点就通,把师父的手艺,全学会了,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唐明德十分满意,他也早已看出雷双成和自己的女儿唐小穗两情相悦,正寻思着,挑个好日子把这件喜事给办了。
  这天,唐明德父女和雷双成三人正在院中制坯,一群官差突然闯了进来,不由分说就把三人给绑了。唐明德大叫:“你们怎么可以胡乱抓人?”官差中走出一位太监,尖声道:“唐老头,你不认得咱家了吗?咱家今天这个模样,可全是拜你所赐啊!”唐明德一愣,仔细一看,吃惊地道:“你……你不是程刚吗?怎么做了太监?”
  四五年前,程刚在景德镇上可是出了名的混混,吃喝嫖赌骗,五毒俱全。他听狐朋狗友们说,小唐村的唐明德老汉制作的青花瓷堪称精品,不过最好的几件珍品被他藏在家中,舍不得卖。就拍胸脯夸下海口,只要他程刚出马,一定全部买下。他找上门去时,刚好唐明德出去了,只有唐小穗在家。唐小穗那时虽然才十四五岁,却已经出落得貌美如花。程刚顿时心生邪念,刚想动手动脚时,唐明德及时赶到,拿起木棍把这淫棍打得落荒而逃。
  程刚没买到青花瓷,还被打得鼻青脸肿,遭到朋友们的嘲笑。他一肚子的怒气正无处发泄,随手一推,一位朋友被他推倒在地,脑袋刚好撞在一块尖角石上,顿时一命呜呼。程刚吓得逃出景德镇,官府通缉他的公文,贴遍天下,根本就无处偷生。万般无奈之下,净身进宫当了太监。凭着他三寸不烂之舌,吹捧阿谀,很快就受到了宪宗皇帝的信任。派遣他来景德镇主持窑务,督造御用瓷器。程刚回到景德镇,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唐明德的麻烦。
  唐明德道:“就算你想公报私仇,也得给我个理由,我们犯了什么罪?”程刚冷笑道:“老不死的,还嘴硬!咱家想要你犯什么罪,就是什么罪!就是诛你九族,那也只要咱家一句话!”唐明德知道程刚绝不会放过自己,道:“这事和我女儿、徒弟无关,你放过他们,想怎么对付我都可以!”程刚看了唐小穗一眼,几年不见,唐小穗更加漂亮,只可惜他自己现在已经有心无力,心中更加气恼,道:“你磕上三个响头,叫我三声爷爷,我就放过他们!”
  唐明德忍无可忍,大吼:“你这个死太监!”猛地冲出几步,向程刚一脚踢了过去。程刚闪身一躲,随手抽出一位官差挂在腰间的钢刀,一刀扎入唐明德的心窝。唐小穗哭叫一声就晕了过去,雷双成也想冲上去拼命,被官差一掌就打晕在地。
  程刚让官差把唐小穗和雷双成押入官府的大牢,把唐明德家中珍藏的青花瓷全搬回了自己的寓所。越看越喜欢,连连赞叹,唐明德的手艺果然不一般。心中突然又懊恼起来,这些青花瓷虽然算得精品,但都是小件,要是能有几款新颖别致的大件瓷器,一定更能讨得皇上的欢心,自己可就有大大的好处可捞了,只可惜唐明德被自己杀了。突然,想到了雷双成,连忙让人把他从牢中提了出来,对他说道:“听说唐德明的手艺你全学会了,只要你能给咱家烧制出几件像样的青花瓷,我就放过你们。”雷双成恨他害死自己的师父,怒目相视,理也不理。程刚又道:“我知道你和唐小穗是一对恋人,你要是不答应我的条件,我就把她送入宫中当宫女,让你们永远也无法相见。”
  雷双成和唐小穗情比海深,就算是一天不见,也会相思成灾。如果让他见不到唐小穗,就是要他的命。雷双成沉不住气了,道:“死太……程公公,请你高抬贵手,我师父已经被你害死了,你就放过我们吧。”程刚冷哼了一声,道:“我给你一个月的时间,你给我烧制出一个直径三尺的青花大瓷盘,质地和花样都必bdaeeb7daf4aea343c2ebb20c60c1887须旷古绝今,那我就放过你们!”
  雷双成知道程刚心狠手辣,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为了唐小穗只得委曲求全。
  青花瓷制作的第一步是“起稿”,也就是构画瓷盘的花纹。雷双成已经有好几天没见到唐小穗的面了,脑中想的,心头念的,眼前浮现的……全是她。想到以前和她在一起时,白天做工,晚上花前月下,他鼓瑟、她吹笛,郎情妾意,互诉衷肠……情到深处,画稿一挥而成。只是画中人却是他和唐小穗,在花前鼓瑟吹笛,天上明月正好。怕程刚不满意,另画一幅,可画出来的依然是这幅花好月圆图。
  幸好此后的几道工序:过稿、勾线、分水、施釉十分顺利,只要最后一步烧制成功,青花大瓷盘也就大功告成了。雷双成把坯盘放入窑内,燃起熊熊烈火,他昼夜不分地守在窑外,掌控着火候。哪知道在最后的关键时刻,窑内突然冒出一股青烟,接着“哗啦”一声响,青花大瓷盘在成功的一刹那,碎成无数块。雷双成的满腔希望落了空,心痛得差点晕倒在地。
  程刚气得二话不说,派人把唐小穗送入宫中。雷双成伤心欲绝,万念俱灰。程刚冷笑道:“咱家能把唐小穗送入宫中,自然也能把她从宫中弄出来。哪天你把青花瓷盘制出来了,咱家就让你们团聚。”
  雷双成又看到了一线希望,咬紧牙关,着手再制第二个瓷盘,但在最后关头,青烟一起,瓷盘再次碎裂。他一边寻找原因,一边改进工艺,又连制了五、六个大瓷盘,都不能成功。
  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大半年,雷双成对唐小穗相思入骨,再加上他急于把她救出宫来,没日没夜地赶制瓷盘,终于积劳成疾。
  又一个大瓷盘坯放入了窑内烧制时,雷双成已经病入膏肓,生命如风中烛火随时熄灭。眼睛紧盯着瓷窑,这是他最后的希望。突然,一股青烟从窑内升起,雷双成绝望地叫了声:“小穗,我再也坚持不下去了……你保重!”用尽全力,纵身跳入了瓷窑的烈火之中。奇迹竟然出现了,在他跳入烈火中的一瞬间,青烟渐渐消失,青花大瓷盘终于成功出窑。
  青花大瓷盘色泽如羊脂白玉,以手抚摸,竟然有绸缎般柔滑的感觉;纹饰更是新颖,花好月圆,男女对奏,画中人物眉目传情,从表情上都可以感受到他们内心的欢愉。程刚暗暗赞叹,他虽然知道画中人物就是雷双成和唐小穗。不过,这没关系,只要他不说,皇上又怎么会知道呢?
  第二天,程刚亲自带了这个青花大瓷盘,进京献宝去了。果然不出他的所料,宪宗皇帝一见惊艳,大加赞叹。把青花大瓷盘摆放在御书房内,当作心爱之物。对程刚更是大大褒奖一番。
  这天,宪宗帝带着他的嫔妃们,到御书房一起欣赏青花大瓷盘。有个妃子称,瓷盘画中的吹笛少女,很像宫中针工局的一位姓唐的宫女。皇上来了兴趣,连忙派人去传。明朝的宫廷内设了十二监、四司、八局,也就是俗称的内廷二十四衙门,针工局是“八局”之一,负责制作宫中衣服。局中的太监、宫女地位比较低下。
  程刚心中一惊,不知那姓唐的宫女会不会就是唐小穗?宫中的宫娥太监有好几千人,他派人把唐小穗送入宫中后,也不知她现在在哪个衙门?又一想,怕什么呢?自己现在是皇上跟前的红人,她一个小小宫女还能兴风作浪吗?
  唐小穗自从进宫以后,一直在寻找机会,在皇帝面前告御状。哪知道进宫半年多来,连皇帝的影子也没见到。倒是一个月前,有个妃子经过针工局,她连忙上前哭诉,可惜只说了句自己姓唐,就被太监拖开了,还遭受一顿毒打。不过,她没有灰心,一直在等待机会。只是心中对雷双成的思念与日俱增,食不知味,夜不能睡。
  唐小穗正在做针线活,突然听到皇上传姓唐的宫女。针工局中共有三位姓唐的宫女,三人一起去见皇上。唐小穗好一阵激动,感到机会来了,连忙起身就走。走到半路,才发现自己走得太过匆忙,手中竟然还拿着剪刀,连忙藏在衣袖中。
  进御书房行过礼后,宪宗帝让她们三人站在青花大瓷盘前,和画中女子比较。唐小穗看到瓷盘中的人物,顿时就知道这个瓷盘是雷双成所制,睹物思人,思念如江潮溃堤,再也顾不得什么,上前抱住瓷盘,大叫一声:“双成哥……”失声痛哭。
  宪宗帝一看情形,就知道其中一定有隐情,问是怎么一回事?唐小穗止住哭声,看了程刚一眼,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全说了。程刚见皇上脸色不悦,连忙跪在地上,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皇臣。唐明德有如此好的瓷器,竟然不肯献于皇上,有失臣子之礼啊。”听他这么一说,宪宗帝的脸色好看了不少,想想他这次景德镇之行,为自己搜罗到不少好瓷器。对唐小穗道:“唐老汉既然已不在人世,再计较也没有用了。朕会下旨厚葬你爹,你若愿出宫,可以出去和雷双成相聚。”顿了一下,又道,“雷双成手艺不错,程刚你再出宫一趟,把他带来见朕,朕要当面嘉奖他!”
  程刚又吓了一跳,不敢再隐瞒实情,道:“皇上,雷双成为了烧制成这个青花大瓷盘,焚身于火才能功德圆满……”唐小穗如五雷轰顶,心头的惟一期望,刹那间灰飞烟灭。叫了声:“双成哥,你等我!”拿出衣袖中的剪刀,狠狠地插入自己的胸口,一腔热血全喷洒在青花大瓷盘上。
  宪宗帝感慨不已,对雷双成和唐小穗的痴情大为惊叹,让程刚向着青花大瓷盘叩几个响头,当作谢罪。哪知道就在程刚跪下去的一瞬间,“哗”的一声,瓷盘突然暴裂,碎瓷片全砸在程刚的身上。程刚惨叫一声就倒了下去。其他的太监,七手八脚地扶起程刚,却见一块碎瓷片如利剑一样插入他的心窝,神仙难救。
  宪宗帝对青花大瓷盘虽然万分舍不得,却也无可奈何,喃喃道:“花好月圆,比翼双飞。朕明白了,原来雷双成是借这个瓷盘来带走唐小穗,也为唐明德讨回公道的,用心良苦啊!”派人把这些碎瓷片连同唐小穗的骨灰,送去景德镇小唐村,和雷双成合葬在一起,并在他们坟墓的四周种上四季不凋的鲜花。
  后来有人传说,每到花好之时,月圆之夜,在雷双成、唐小穗的坟墓中,会传出笛瑟合奏的乐声,情意绵绵,其乐融融……
  (责编/邓亦敏插图/黄全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