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周围,往往有一些身怀绝技却不自知的奇人,平时发现不了,偶遇机会,人家可就表现出来了。
老刘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他到省城办事,住在一家小旅店里。除去办正事,一有空闲,他就喜欢去新华书店。
12月4日这天上午,老刘从小旅店里出来,前往新华书店。途经一个大广场时,他被一阵喧哗声所吸引,抬头看去,只见广场一角扎了一个醒目的大舞台,台下围满了人,热热闹闹。老刘刚开始以为是唱戏的,过去一看,却见舞台背景之上贴了几个大字:法律知识大奖赛。主持人拿着话筒,正在向下面的观众介绍今天的活动。
原来,今天是全国法制宣传日,省电视台为配合全民普法宣传教育活动,特意举办了这场法律法规知识大奖赛。既然是全民普法,这次活动就要突出全民性,让老百姓也参与进来,于是,节目组精心策划,不仅将比赛现场安排在游客众多的省城中心广场,而且,还在台上特设了一个草根比赛席,主持人与台下的观众互动,出法律问题让大家回答,答对的不但能赢取纪念奖品,还有机会上台跟其他选手同台较量,博取最后的大奖。
此时,台上的比赛席上已经坐了六名参赛选手,个个西装革履,正襟危坐,人人一副志在必得、舍我其谁的自信表情。只有草根比赛席还在虚席以待。另外,在舞台四周,还摆放了几台摄像机,工作人员正在调试设备,本场节目要现场录制,将来要在电视上播放的。
闻讯而来的观众越来越多,主持人眉飞色舞,正在着重介绍比赛奖品,鼓动大家待会儿踊跃回答问题。其实不用他鼓动,台下众人的热情早就调动起来了,奖品在台上明晃晃地摆着呢,一台亮闪闪的液晶大彩电,还有一套法律大百科全书。既能赢取奖品,还有机会上电视露露脸,何乐而不为呢?不断有人在催促着:“好了,别介绍了,快开始吧。”
老刘也放弃了去新华书店的打算,挤到了一个比较靠前的位置。他倒不是想上台参赛,虽然他对那大奖也有兴趣,但有自知之明。台上那些选手打眼一看都是满腹学识的样子,刚才听主持人介绍,有的是大律师,有的是法官,有的是检察官,最差的一个,也是在校学习法律的大学生,个个不凡,自己肚子里这点学问,哪能跟人家比呢?他是想好好听一听,今天这个机会,肯定能学到不少法律知识。
主持人见大家热情高涨,其他各部门也已准备就绪,便说:“好,我长话短说,简单介绍一下比赛程序。首先是选拔草根选手。我出三道题目,你们最先能全部回答上来的那个人,就可以上台参加正式比赛。正式比赛采取末位淘汰制,共举行六轮比赛,每轮淘汰一名选手,最后剩下的,就是大奖得主。明白了没有?”
台下轰然作答:“明白了。”
于是,主持人宣布比赛开始。首先选拔草根选手。
主持人取出一张小纸条,让大家仔细听好,随即念道:“第一题,为什么把12月4日定为法制宣传日;第二题,民事诉讼的时效一般是几年;第三题,信访条例规定的最恰当的信访方式是什么。知道的,请举手回答。”
老刘心说这有什么难的?他回头看了看,却并没有人举手。大家有的在凝神思考,有的在低声协商讨论。
老刘又等了片刻,看看这个,又瞅瞅那个,见还没人举手,忍不住将手举了起来,大声答道:“法制宣传日定为今天因为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通过的;民事诉讼的时效一般是两年;最恰当的信访方式是书面形式。”
主持人大喜,“完全正确!来,这位老伯,请您上台来。”
一时间,周围无数道羡慕的目光聚集到老刘脸上,台上的几台摄像机也一齐对准了他,老刘哪里见过这个阵仗?他面红耳赤,想拒绝,甚至想跑开,却被身边的众人一推,身不由己,跌跌撞撞就上了台。
众人见答对问题的竟是这样一个土里土气的老头儿,一片惊叹声。
主持人现场采访:“这位老伯,您太有才了!贵姓?”
老刘局促地答:“刘。”
主持人问:“老伯,您法律知识这么丰富,退休前一定也是搞法律工作的吧?”
老刘摇摇头:“不是,我是农民,我……”他顿了顿,摸了一把自己花白的脑袋,难为情地低声对主持人说,“你别喊我老伯,其实,我还不到五十岁。”
主持人忙说:“对不起。”他不相信地又端详了他一遍,心说怎么看起来这么老啊,他见老刘很拘谨,又不善言辞,也就不再追问,请老刘入座后,宣布正式比赛开始。
比赛的试题全部都是抢答题。
刚开始,老刘还慌慌张张,前几道题目虽然他都知道答案,但心里没底,怕出错没敢抢答,另外,他还有些纳闷,有些不相信:有没有搞错?这些问题也太简单了呀?我怎么可能都知道答案呢?
就这样,直到第一轮的题目都过去了一半,他还没有开张,仍是零分。
台下观众见此情景,叹息声一片,觉得他势必第一轮就要被淘汰。有人就开始起哄,吆喝老刘下台,换个有用的上去。
第八道题的时候,老刘终于下手拍响了抢答按钮,回答正确,得十分。开张后,老刘心中有数了,心想不过如此,没啥难的。他心中大定,头脑也清晰了,动作也敏捷了,接下来往往主持人的话音刚落,他的手就拍到抢答按钮上了。如此奋起直追,第一轮二十道题目过后,他竟然排在第六位,侥幸过关。
顿时,众人对他无不刮目相看,台下的观众更是兴奋,纷纷为他加油鼓劲,他每答对一道题,叫好喝彩声便如春雷般轰然而起。
老刘越比越兴奋,越答越自信,接下来,第二轮、第三轮……他一一顺利过关,最后,竟然闯进去最后一轮,与2号选手,一位很出名的律师争夺大奖。
不光台下的观众兴奋不已,台上的主持人也是暗暗激动:太神奇了,一个随机选拔出的草根选手,一个自称是农民的邋遢老头儿,竟然一路过关斩将,将学法律的专业选手一一淘汰出局,进入最后一轮决赛,土八路打败了正规军,这结果太意外、太刺激了!凭这噱头,这个节目将来播出,一定大受欢迎。
主持人按捺下激动的心情,举手示意现场观众安静。待台下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停歇下来以后,他走到两位选手跟前,做起了采访。
他先问大律师,“王律师,你现在心情怎样?有信心取胜吗?”
王律师傲然一笑,一副胜券在握的表情:“当然有信心了。另外,我很佩服这位老同志,如果我判断没错,他现在或者曾经一定也是一位法律工作者,法律知识太渊博了。”他顿了一顿,“不过,我还是有信心战胜他,夺得大奖。”
说到这里,他冲一旁的奖品扫了一眼。
主持人见机就问:“如果你拿到这些奖品,有什么打算?”
王律师声音洪亮,毫不迟疑地说:“我要将电视机和书全部捐给贫困山区的学校,让山里的孩子能看上电视、学习法律。”
顿时,他的话博得台上台下一片喝彩。
主持人又转向老刘:“刘师傅,你有什么感想?”
老刘吭哧了半天,说:“我没什么感想……还是赶快比赛吧。”
主持人打趣道:“刘师傅这么着急,一定是急着把大奖搬回家吧?请问,如果你赢了,拿到奖品,有什么打算?”
老刘看看奖品,仰天想了想,才认真地说:“如果我赢了,那套法律大百科全书我就留下,这套书我太需要了,有了它,以后我就不用到新华书店蹭书看了,我就能完整系统地学习法律法规了。”
主持人一愣:“你说你到书店蹭书看?”
老刘尴尬地咧咧嘴,窘迫地说:“现在书太贵了,我买不起,只能去书店白看。”
主持人感叹万分,“刘师傅,您真是太好学了!”又问:“那么这电视机呢?”
老刘不好意思地问:“这家伙一定值不少钱吧?”
主持人笑笑:“是啊,一万多块呢。”
老刘的眼睛里顿时放出光来,惊喜地道:“这么多呀?那我就把它卖掉,换成钱。”
主持人奇怪道:“换钱干什么?”
老刘叹口气,犹豫了一下,说道:“打官司呀,我那个官司,不定还要打到什么时候呢。”
主持人大感意外:“你还在打官司?”
老刘点点头:“是呀,这场官司已经打了八年了,我这次来省城,就是来省高院上诉的,正在等消息。为了这场官司,这八年来,只要能找到的法律书,我都要学习、研究,我没有钱请律师,只能靠自己去学习。”
主持人恍然大悟:“怪不得你懂这么多呢。”他万没想到,面前这位法律通竟然是打官司打出来的。怪不得老人面容如此沧桑,这场旷日持久的官司,一定让他吃了不少的苦。
主持人心中甚是同情,此时此刻也不好问官司的详细情况,只能安慰他说:“您别着急,法律一定会给您一个公平的结果的。”
老刘眼窝一潮,喉头有些哽咽:“这点我也坚信,要不是相信法律是公正的,我也不会坚持到今天。”
主持人点点头,说言归正传,继续比赛吧。
老刘与王律师展开了最后一轮的决战,两人的分数交替上升,比赛异常激烈。台下的观众知道老刘的遭遇后,更是一边倒的去支持老刘。现场除了他的对手王律师,几乎所有人都希望他能获胜,能赢得大奖。
说来也巧,只剩下最后一道题的时候,两人的总分数竟然完全相同。
比赛到了一道题决胜负的关键时刻!
全场静悄悄的,每个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千万双眼睛都紧张地盯在主持人的身上。
主持人取出最后一道试题,先看了一眼,脸色微微一变,似乎有点无奈,他抬头看了看两位选手,笑道:“哈哈,没想到最后这道题是跟律师有关的,这道题对于2号选手来讲,简直太小儿科了。”
全场观众立刻发出“嘘”的一声,大家都在为老刘惋惜。
题目不可更改,主持人读道:“请问,律师的责任是什么?”
果然是简单,他的话音刚落,王律师的手就迅速地拍向抢答按钮。
但是,在接触到按钮的一刹那,他的手突然停下了。就在这一停顿的工夫,老刘那边的按钮响了。
老刘回答道:“律师应当维护当事人的权利,维护国家的法律法规,更重要的,他要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
回答正确。
全场欢腾了。
王律师含笑走到老刘身边,向他表示诚挚的祝贺。老刘心中纳闷,忍不住问道:“王律师,你是律师,怎么连这个最基本的问题都回答不上来?你是不是在故意让我?”
王律师笑笑,说:“没有啊,你应该也完全有资格得到这个大奖。”他取出一张名片,递到老刘手里,“刘师傅,你那官司如果需要律师,我可以为你服务,免费的。”
老刘全明白了,一时间,他心中火热,双手紧紧握住了王律师的手。
(责编/邓亦敏插图/乐明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