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大明是残疾人,只有一条腿,却在小安山做脚夫。小安山要在山顶修建亭台庙宇,所有沙石均从山下运来。于是,山道上就多了几十个挑夫。别人挑一百斤,江大明拄着拐杖,扛30斤。别人一天四个来回,江大明顶多走两次,还常常走到天黑透才回来。
在小安山,驼背几乎成90度的李乔山是江大明的伴儿。他在山顶卖面包矿泉水,早早挑上去,没游人的时候再挑下来。半路碰到江大明,李乔山就会拿两个快过期的面包递过去。江大明毫不客气,接过来就吃。他一天扛沙只挣10块钱,一天两顿饭,除了馒头咸菜就是咸菜馒头。面包对江大明来说算是改善伙食了。
偶尔,江大明问李乔山,为啥给他面包吃?李乔山摇头,说扔了可惜,不如给他吃掉。还有,这是女儿燕子叫他这么做的。
“你女儿?她认得我?”江大明诧异。
“她在济南读大学呢,怎么会认得你?我也不知道为啥。”李乔山的样子颇为自豪。
江大明低下头,说:“我儿子读的是北京大学。”
李乔山大吃一惊,接着摇头,不相信。江大明仰起脸,说四年没见儿子了,不知道这小子长成了啥样。每年放假,他都闹着回来,可又心疼路费。一年一年,竟四年都没回。
李乔山信了,问他拼死拼活是为了儿子?江大明说是啊,儿子每个月光吃馒头也得100块,北京,馒头贵着呢。李乔山咂咂舌,说自己闺女有奖学金,每个月还要两百块。听说,别人家的大学生,每个月一千块都不宽裕。江大明说不能跟人家比钱,要比就比自己的长处。李乔山连连称是。
这天,李乔山生意不错,早早的,面包和矿泉水都卖完了。看看天色还早,他想再下趟山,背些东西上去。半山腰,正看到江大明往山上走。李乔山朝他挥挥手,没等说话,一个戴鸭舌帽的年轻人冲到他身边,突然伸手扯下了他半敞的外套。鸭舌帽手很快,迅速将外套里侧口袋的钱夹掏了出来,转身就跑。李乔山见状,拼命喊着“抢劫啦!抢钱啦!”下面的江大明仰起头,看到鸭舌帽冲下来,呆愣了一下。不过是一闪念,他马上将背上的沙袋扔到石级上,用力撕开一条口子。细沙顺着缺口流出来,鸭舌帽收脚不及。一下子跌倒,顺着石级滚落下去。
擒住了抢匪,李乔山对江大明的机智佩服得五体投地,两人成了患难之交。每天傍晚,李乔山都特意等江大明一起走,两人一路走一路唠。说起来,他们竞有许多相似之处。年龄差不多,都没有了老伴,只有一个孩子。他们,都在尽心尽力地为孩子活着。
转眼,又是夏天。江大明往袋子里装着沙,却有些心事重重。儿子今年毕业,现在,应该离开学校了吧?装满沙袋,江大明半趴在地上,将沙袋扛上肩,手扶着拐杖吃力地站起来。
天下起了雨,石阶格外的滑,很多挑夫都不再上山,可江大明却依旧往山上走。一天十元钱,除了吃饭还能剩下六元。这六元,该够儿子一天伙食费了。这么想着,江大明的身上就有了使不完的力气。
身边有游客走上去,江大明急忙闪避。他刚开始扛山时,一袋一百斤的沙石扛在肩上,像游客一样从从容容地走。自打十年前的冬天扛山摔断了腿,他就不记得从容的滋味儿了。
拄着双拐,江大明走得格外小心。雨越下越大,江大明的额头沁出黄豆大的汗珠。他倚住石阶栏杆,正要抹一把汗,这时,身后突然伸出一只手,一把将他身上的沙袋扛到了自己肩上。
江大明大吃一惊,急忙回过头,只见眼前站着一个高他一头的年轻人。江大明几乎都要惊呆了,竟然是他的儿子江遥!他呆呆地看着儿子,结巴着问:“你,你咋来了?”
江遥一言不发,眼里的泪水和着雨水滑下来。他说自己早就想来了,他知道父亲在骗他,他根本不是替人看仓库,而是又来扛山了。江大明问他怎么知道的?江遥一言不发,扛着沙袋朝山顶走。
江大明在后面跟着,四年没见,儿子已经长成了大小伙子,结实,魁梧,就像他年轻的时候。
到达山顶,江大明看到李乔山正坐在一个地摊边傻笑。替他看摊的是一个身材高挑的女孩,李乔山兴奋地对江大明说,这是燕子。江遥怔怔地看着燕子,燕子也看他,不知怎么,两人竟脸红了。
在山顶呆了一整天。江大明知道,江遥找到了一份好工作,明天就去上班了。并且,他还知道,江遥和燕子,一个在北京一个在济南,竟然已经认识了很久。不过,今天来小安山,是他们第一次见面。
江大明怎么都不懂,隔着这么远,他们怎么认识的?江遥解释说,有游客来小安山,拍下了江大明扛山。李乔山挑担子。江遥和燕子都看到了图片,分别跟帖认下自己的父亲,他们的举动,还引发了一场关于亲情的大讨论。
但无论如何,这张照片激励着两个年轻人,让他们成为朋友。他们通过电子邮件互相鼓励,自强自立,硬是凭着勤工俭学读完了大学。毕业后,江遥被一家电子公司聘为经理助理,而燕子当上了某制药公司的市场分析员。也正是通过照片,燕子嘱咐父亲,如果可能,尽力帮一下江遥的父亲。
江遥对父亲说,以后,他不用扛山了,他的工资足够父亲养老。燕子也对父亲说,他身体不好,以后该安享晚年了。
仅仅团聚了一天,见劝不动父亲,江遥和燕子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小安山,又只剩了江大明和李乔山。江大明仍旧扛山,由一天两趟改成了一趟。这样,他轻松了许多。李乔山也减了背囊,只卖面包,不再卖矿泉水。矿泉水,常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夕阳的余晖洒下来,两个老人一起下山。李乔山劝江大明:儿子这么有出息,不用攒钱了!江大明嘿嘿一笑,说给未来儿媳买金戒指。江遥和燕子的关系,他早看出来了。李乔山也笑,他叹口气说自己也在攒钱呢,上次来,见江遥的皮鞋底子都磨破了。真心疼。
走到山底下,两人停下来歇口气。李乔山突然又说:“年轻人,以后日子还长着呢。要不,咱不给他们买东西了。咱老哥俩买台彩电,下雨天不上山,呆在家里看电视。”
江大明半眯着眼,说了声“好。”
下雨天,呆在家里看电视,那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责编/方红艳 插图/魏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