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时尚的精灵

2009-12-29 00:00:00
伴侣 2009年9期


  陈曼,80后新锐时尚摄影师,从事摄影、设计、绘画、动画和影像的制造。是目前国内顶级的时尚摄影师之一:大学毕业才一年,就有了自己的工作室,有了自己的粉丝团,大学时就有了自己的经纪人和助手,不到3年便跻身国内顶级时尚摄影师的行列……
  转她的作品,曾多次在意大利、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获奖。刊登于法国《PREFERENCE》、纽约《UNLIMITED》、英国《NYLON》、《SPORT&STREET》以及国内《青年视觉》、《VOUGE》、《ELLE》、《BAZAR》、《Marie Carie》、《时尚伊人COSMO》、《MENSUNO》、《I LOOK》等杂志,并参加日本、法国等地举行的时尚摄影展,还在2003年、2004年、2006年作为青年视觉《VISION》的封面摄影。
  陈曼的摄影作品,是诸多奢侈品牌、时尚杂志、歌手唱片、电子产品的最后一道包装,也是他们打出的第一张王牌。大街上、媒体里,当我们忍不住开始端详一张照片时,商家的挑逗才刚刚开始,而陈曼已再一次到达目的地。
  
  时尚不是盲从,是有自己的范儿
  
  陈曼是个奇怪的个体,说话懒洋洋的,一出口就惊天动地,甚至都可以直接作为剧本台词了。明明做着艺术创作的工作,却绝口不愿提“艺术家”三个字,成天混在时尚圈、明星圈,骨子里却是一个爱玩儿的文艺女青年,这样矛盾的女孩儿也只有文化交杂的北京胡同里能长出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尚感受,但陈曼不稀罕“时尚”这个快被媒体用旧的词。相比之下,她更爱老北京话“范儿”。那么北京的范儿是什么样的呢?”过去,北京没有自己的时尚,先是抄港台,后来又抄欧美,80年代后渐渐拥有了自己的风格。但是说起北京的时尚特质,她仍认为就是北京蓝色的建筑,黄色的出租车,这些是其他城市所没有的,它就是北京的范儿。在陈曼看来,范儿是每个人内在精神的外在体现。要点是要具有强烈的并且恰当的个人色彩。范儿包括天生的内外在条件、发型、化妆、穿衣、配饰、谈吐声音、谈吐内容、肢体动作、眼神、你周遭儿物件、你周遭儿环境、跟在你周遭儿人的范儿、你的作品、你作品的一切细节等等,所以“范儿”不是去追捧流行中变化的潮流趋势,而是来自每个人的自身,是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都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他自己的“时尚”。
  所以言下之意,品牌和价位从来不是陈曼买衣服逛街考虑的前提。她爱逛街边小店,甚至批发市场,常常品牌和街摊货混搭着穿,她买过两元钱假的掉皮儿但掉得倍儿范儿的黑皮拎包,也买过上千元钱的小背心,不为什么,就是因为她自己的审美喜欢,没有出于任何经济的考虑。
  
  摄影是工具是媒介,是玩具是武器
  
  大学毕业不到3年便跻身国内顶级时尚摄影师的行列,这个年轻的女孩让部分一把年纪还在辛苦打拼、期待有朝一日能够成功的男性摄影师们自卑,让很多与她同龄,却仍在寻找自己人生目标的女孩子们羡慕,而陈曼自己却不认为这有什么了不起。
  陈曼说她做事一般都是凭兴趣而做的。从两岁开始学习画画,到考进中央戏剧学院,到一年后自作主张中途退学,重新考上中央美术学院,陈曼走的不是一条按部就班的路。两岁的时候,有天家里蹿出来只老鼠,还不太会说话的陈曼拿起笔就画,妈妈看了,觉得画得挺像挺准,立即决定送她去少年宫学习画画。后来不知道是因为起步早还是有天分还是各种因素都有,陈曼先后上了中央美院附中、中央戏剧学院、中央美院。传统绘画、平面设计、建筑,甚至舞台美术都在做,现在摄影是天天做的一样儿。问起为什么选择这个行业,她的回答跟想象中一样直接:“不是因为我小时候就对摄影机感兴趣,也不是因为照相可以美其名曰‘摄影师’,更不是因为单一为了挣几个钱。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擅长干什么,喜欢什么,并且能拿这个喜欢干的东西轻松地养活自己养活家人,养活别的不能养活自己但我喜欢的东西。”
  她还强调,相机只是工具,是身外之物,用什么相机并不是最关键的问题,关键问题在于自己的大脑,大脑和经历产生的观念和一点敏感。敏感、想象力、情感是陈曼总结的摄影最注重的要点。满足不同杂志、客户的风格需求也是必须的,例如谈起她曾给《Time Out》拍摄过的大片,她笑着说:“跟其他杂志的大片不一样,我知道《Time Out)的风格,更街头随意,所以那组片子基本都是抓拍的。”
  陈曼的日常生活就是拍片、修图、画画、做衣服、做设计、拍电影、写剧本和朋友待着玩游戏做饭,问到是否会担忧如今人人都可以拍摄这个状况时,她笑着说:“完全没有担心啊,就好像每个人都会做饭,但是大师级的厨师做出来的菜味道是不一样的。”
  当记者让陈曼展望一下她十年以后的状况时,她特认真地说:“十年以后,拍了片儿了,画了画儿了,做了几个展览;做了衣服了,别人穿了:拍了电影了,别人看了;生了孩子了,长大成人了;我爱的人还和我健康快乐地在一起并且还是非常爱我。”
  
  时尚达人眼中的陈曼
  
  陈曼老公:
  以前在一本杂志上看过关于她的专访,后来在一次亚洲设计工作室的PARTY上,当晚大家都很HIGH。排队上厕所的时候我们认识了。促成我们在一起的是大声展,当时我们都参加了这个展览,这应该就是缘分吧。我们的最大特点就是爱腻,别人跟我们在一起可能会不习惯的。但我们都觉得这样的方式挺好。我们两个在一起连一起熬夜工作都很快乐,爱情这件事情跟时间没关系,我相信“一直到永远”,没什么保鲜期的,爱情不会过期。即使两个人有了矛盾,举个例子,是和厕所有关的,我在美国的生活习惯是把纸冲进马桶里,而在中国大家都会准备一个纸篓,我们住在一起我老是忘记,她就特别生气,因为会堵塞。有一天我坐在马桶上,一抬头发现对面水池的瓷砖上她写了“不要把纸冲进马桶里”几个字,我就笑了,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乐趣,用有趣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洪晃:
  杂志改版的时候,朋友向我推荐了陈曼。以前没有跟她合作过,不了解她的作品,对于她的片子心里没底。在朋友力荐下,陈曼为杂志拍摄了改版后的第一期封面。主打人物是演员周迅,很多摄影师为她拍过照片,但是我觉得只有陈曼拍出了周迅骨子里的那种灵气,特别灵动的感觉。
  
  责编 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