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1日,捷克共和国正式接替法国,开始担任为期半年的欧盟的轮值主席国。1月15日,号称欧盟处理欧洲与中国关系的“三驾马车”——捷克驻华大使格雷普尔、欧盟驻华代表团大使安博及欧盟下半年轮值主席国瑞典驻华大使林川在北京一起亮相。捷克驻华大使格雷普尔表示,在今年上半年担任轮值主席国期间,捷克及欧盟各国将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的互信与合作,“我非常有信心中欧关系将尽早地完全恢复正常并向前发展。”
同一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表态称,“中欧关系现在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和宽领域的互利合作格局。中方促进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发展的政策没有改变。”
1月30日,布鲁塞尔欧盟总部新闻大厅,温家宝总理在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进行会晤之后,共同宣布:第11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将在年内尽快举行。第二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将于今年4月举行。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2月5日,法国总理弗朗索瓦·菲永表示,法国希望加深与中国的关系。菲永在法国议会上称:“我们需要中国,世界也要靠中国走出经济衰退。”菲永还强调,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捷克大使:我们应该务实加强对华关系
1月15日的记者招待会上,捷克驻华大使格雷普尔对媒体表示,“捷克将进一步加强欧盟与中国的政治性对话,大力发展中捷关系。”
2008年末,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导致的中欧“峰会风波”一度令中欧关系紧张,但中欧经贸往来却并未因此止步。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欧盟继续保持中国最大贸易伙伴和出口市场的地位,全年双边贸易额达到4225.8亿美元,同比增长19.5%。其中,中国对欧盟出口2928.8亿美元,增长19.5%,占当年出口总值的20.5%;自欧盟进口1327亿美元,增长19.6%;对欧盟贸易顺差1601.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4%。
而根据捷克国家统计局对华贸易的统计数字来看,中国已经成为捷克的第七大贸易伙伴,同时也是捷克外贸赤字的最大来源国。以2007年为例,中国对捷克出口的商品总值为91.4亿美元,进口总值6.916亿美元,出口是进口总值的13.2倍。捷克方面预测,以这种发展趋势来看,中国很可能成为对捷克出口商品的第一大国。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欧洲各国经济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捷克总理米雷克·托波拉内克曾在1月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