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位澳门委员联名提案解决澳门“超龄子女”问题

2009-12-29 00:00:00陈正湘
中国经济周刊 2009年10期


  在今年的“两会”中,来自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全国政协委员达到32名,他们在积极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极具“澳门特色”的提案。其中的一项,因得到了30位澳门全国政协委员的联名提交而分外惹人关注——《关于及早妥善解决澳门“超龄子女”问题的提案》。
  
  8000“超龄子女”滞留内地
  
  “超龄子女”问题从何而来?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副主席、澳门特区立法会议员陈明金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这主要是历史原因造成的: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大批新移民(主要来自广东省和福建省)获准来到澳门定居。尔后,他们尚留在内地的年幼子女(法定申请受理年限未满18周岁),却因当时政府调整并中止有关入境申请达十几二十年。由于岁月蹉跎,很多已经长大的移民子女无法办理申请手续,因而形成了“超龄子女”这一特殊群体。
  陈明进委员介绍说,还有一部分“超龄子女”的形成原因,是因当年的很多移民经澳葡政府1990年特赦,成为澳门永久居民,之后他们的配偶亦以团聚为由,持合法证件来澳定居,而很多合乎申请资格的子女至今仍滞留在内地。
  “根据社会各方面的综合调查,以及我们所掌握的数据,属以上两种情况的‘超龄子女’人数约在8000名左右。”陈明金委员说。
  
  “超龄子女”可助力澳门发展
  
  陈明金委员表示,“超龄子女”问题因为多年难以得到解决,已经给广大澳门居民造成极大困惑和失望,也对特区政府和整个社会带来极大困扰。因此,及早妥善解决澳门“超龄子女”问题,对澳门社会的长期稳定和谐,以及澳门的民生福祉至关重要。
  此外,在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形势下,尽早解决“超龄子女”问题也有助于澳门经济的向好。陈明金委员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当前全球金融危机虽然对澳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和冲击,但是,由于有强大祖国支持,以及全体市民的奋力拼搏和努力,澳门继续保持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经济仍然保持平稳发展。人力资源需求仍然十分殷切。及早妥善解决‘超龄子女’来澳团聚定居,既有利于澳门今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澳门社会的长期稳定和谐。
  陈明金委员详细介绍说,要达到将澳门发展成为国际知名新兴活力城市的目标,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人口规模和适度的人口发展规划。鉴于澳门目前只是一个微型的经济体系和人口规模细小的现实,及时审批这些受过良好教育和久经社会历练,且具各方面才能的“超龄子女”来澳定居,既可为澳门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活力,又可为长期饱受骨肉分离之痛的澳门居民以圆团聚之梦,是一项一举多赢的德政。
  据陈明金委员介绍,尽早妥善解决“超龄子女”来澳问题,得到了澳门特别行政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澳门立法会议员、澳门街坊总会、澳门工会联合总会、社会各界人士以及澳门新闻界等的深切同情和全力支持,具有广泛的民意基础和普遍认同。
  “我们建议中央政府特事特办,及早出台解决澳门永久居民内地‘超龄子女’来澳团聚定居的具体政策和措施,制订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甄别评分机制,分期分批有序安排符合资格的‘超龄子女’出境来澳团聚定居,以期解决困扰澳门特区多年的重大社会民生诉求的问题。”陈明金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