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压是江西的现实选择”——访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电力公司总经理毛日峰

2009-12-29 00:00:00董显苹李洪明
中国经济周刊 2009年10期


  今年春节前,晋东南一南阳一荆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正式投入运行。这条特高压线路全长654公里,是我国首条特高压输电线路,也是世界上第一条投入商业化运行的1000千伏输电线路。来自山西的火电首次通过这条线路进入湖北电网,华北、华中两大电网首次实现了联网运行。由此,江西电网也成为接受特高压送电的主要省份之一。在今年“两会”期间,“特高压工程入赣”成为江西代表团代表热议的话题。《中国经济周刊》就此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电力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毛日峰。
  
  为什么需要“特高压”
  
  1月21日,在江西省电力公司一届五次职工代表大会暨2009年工作会议上,江西省副省长洪礼和提出,要继续加大电网建设投入,提高江西电网跨省输电能力,力争国家特高压电网在“十一五”期末落点江西。
  毛日峰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我们特别能理解省领导争取国家特高压电网早日进江西的急迫心情。”
  2008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雨雪冰冻灾害袭击了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因运输不畅导致的电煤紧缺问题开始凸现。当年8月份,受电煤紧缺、发电机组故障频繁等影响,江西省电力供应出现缺口。2008年8月10日,江西省电力公司启动了江西电网临时有序用电预案。到13日,江西用电最大缺口达150万千瓦,全省258家工矿企业参与了错峰避峰用电,让电于民。
  2008年,江西电网实现跨省交易电量73.45亿千瓦时。而据预测,江西省2010年全社会用电量达到583亿千瓦时,统调最大用电负荷达到1132万千瓦,年均增长10.6%。这意味着江西电网跨省交易电量将进一步扩大。
  毛日峰介绍说,江西是一次能源匮乏省,而且电源结构比较单一,当前水火电的比例为17.9:82.1,水电资源开发条件差。江西发电用煤主要依赖外省,目前火电厂用煤大都从2000公里以外的地区输入,燃料成本高,铁路运力已经饱和。
  “如果说我国现在广泛应用的500千伏电网是普通公路,那么特高压电网在流量、流速等方面就可以说是高速公路。”毛日峰向记者介绍说,输电线路达到1000千伏,输送的电能是现有的500千伏的5倍,输送过程的电能损耗和占地面积都可以节省一半以上。“特高压将让江西电网‘换骨’,走‘变输煤为输电’的道路。”毛日峰说。
  
  准备迎接“特高压”
  
  今年1月6日,1000千伏输电线路投入运行当天,江西电网就开始从这条线路接受电量,其中仅春节7天,江西电网受特高压的电量就达3360万千瓦时,为确保江西省春节期间的安全稳定供电起到了积极作用。
  毛日峰向记者介绍,为保证用电需求,江西省电力公司及时调整了电网发展规划,着力加快了500千伏主网架建设,协调发展220千伏、110千伏及各级电网。
  据了解,江西电网去年建成以南昌为中心,东起上饶,西至萍乡,南抵赣州,北以三回线路与华中电网相连的“v”字形双回路500千伏网架,从而建立起较为坚强的500千伏电网网架。
  今年1月21日,随着500千伏抚州变电站的建成投运,标志着江西电网主网架实现了由220千伏向500千伏过度,江西电网“十一五”规划目标网架提前两年建成。
  目前,江西电网已有500千伏变电站11座,变电容量975万千伏安,500千伏线路26条、长度2148公里。江西较为坚强的500千伏电网网架,为国家电网特高压工程落点江西提供了有利条件。“今年,江西省电力已做好了应对1000万千瓦负荷,而不拉闸限电的准备。”毛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