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媒体报道称,有“权威人士”向记者透露,为了防范大型骨干企业资金断裂,“有关方面”已决定在必要时给予银行贷款、财政贴息等支持。
据此语焉不详的报道,我们无从知悉所谓“权威人士”和“有关方面”确系何人,但文中所指大型骨干企业,倒是无需多少凿实功夫即能肯定,其权属除却国有别无他选。
大型国企优惠之多早已不是什么秘密,时逢“保八”更是有着千般借口恃宠而骄。这种显而易见的软约束“退一进二”式地发展至今,似乎就连表面文章都已无需劳心粉饰,以至于申报财政贴息的说辞竟然是“解决大型企业流动资金困难”、“弥补目前拉动内需政策惠及大型企业的措施不足”。这不能不让人想到马歇尔一百多年前就曾描述过的“数量悖论”,即,“坚持一方面利益的少数人不断地大声疾呼因此,少数人获得胜利,即便可用的利益统计表明,这少数人的总利益只占许多沉默者的总利益的十分之一或百分之一。”
在中国这样脱胎于计划经济的国家,因为种种原因,继续保有大规模的国有经济成分自然有其必然性,更何况,国际经验表明,只要能够给予其严格的内外部约束并切实尊重其市场主体地位,国有企业并未见得一定不适应市场竞争。如新加坡淡马锡,身为国有独资企业,该公司自1974年成立以来,创造了年均复合股东回报率18%、年均股东现金收益率逾7%的傲人业绩。
中国的国企改革已历时三十年,虽有诸多成效,但对于作为其所有者的国民而言,看到和听到的国有企业消息中,既有航空公司之类的巨亏,也有中石油、中移动之类虽巨赚但又甚少回报的“账面英雄”。对于这类国企,如果继续不问由来、不计效果地给予包括贴息贷款在内的特殊照顾,其愿望和结果难免出现南辕北辙的谬误。
淡马锡经验中核心的要件是,政府对其而言仅仅是股东,政府对其行使社会管理者职能时严格按照普遍适用于各类企业的规范来进行;反观中国的情况却是,政府对国企的双重身份经常出现合二为一的现象,最明显的例证就是,为了实现 “做大做强”的国企愿望,政府常常热衷于用其公权体现“父爱”。
政府越界庇护国企既失公平又损效率。
就公平而言,大量实践表明,垄断型国企对外不受竞争的冲击,对内却有经营的权利。因此,他们很容易将优势资源所产生的福利转化为单位福利。有学者认为,近年来,在个人收入差距中,个人所处单位、行业、所有制等集团性因素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再就效率而论,不同于其他新兴工业国家,中国不断加速的资本深化过程中并未出现技术进步的明显迹象,全要素生产率在1992年以后甚至出现了明显恶化,而这种现象之所以发生,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国有企业获得了大大超过其贡献的廉价资金——依靠这些资金,自上世纪90年代起,国有企业在技术变化方面表现突出,但是,在技术效率方面的明显退化拖累了全社会动态效率的持续改善。
市场经济区别且优于计划经济的重要特征是,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因此,既然中国历经痛苦抉择已经走上市场经济之路,那就既没有理由、也有必要留恋那些公、私不分的老套路。要知道,政府擅权施“爱”,即便对于那些被宠爱的国企来说,也绝算不上什么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