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 青
2005年初冬的江而泰州,一场寒流突然袭来。让不少贫困家庭猝不及防。看着寒风中一些孩子仍旧衣衫单薄,小手甚至生出冻疮,年逾古稀的周剑秋心疼得要命。她戴着1 400度近视外加200度散光的眼镜,开始为孩子们织毛衣;同时给《泰州晚报》写信,呼吁其他老人也行动起来,让贫困孩子在严冬中也能感受到温暖。
这封信打动了晚报的工作人员,他们决定策划一个“爱心奶奶”活动,让全社会都来关注贫困家庭和贫困孩子。《本报征集“爱心奶奶”为贫困儿童织毛衣》的文章登了出来,立即引起轰动。报名参加的人越来越多,还有多家企业捐出“爱心毛线”。首批毛衣织好后,晚报组织了一次义卖,近2万元善款。连同这些买走的毛衣,一起被送到贫困儿童手中。
为了帮助更多的孩子,晚报又向社会征集冬衣。大家踊跃参加,不少人捧来的衣物是崭新的。2006年元旦期间,记者和“爱心奶奶”代表一起,将这数千件寒衣送到10个贫困乡镇。那个冬天,至少有1000名贫困儿童不再感到寒冷。
如今,“爱心奶奶”已经逐渐形成品牌,成为泰州市一张温馨靓丽的名片。
“爱心奶奶”早已成为所有热心慈善事业、关心弱势群体的人的共同名字。他们中,既有百岁老人,也有学步孩童;既有事业有成的企业家,也有收入微薄的下岗职工。连外籍教师们都扮成圣诞老人,为贫困家庭的孩子送去阵阵欢笑。
他们捐出积蓄、开展义卖,助失学孩子重返校园,让重症少女恢复健康,帮袖珍女圆了骑车梦;他们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与留守的外来务工人员共度佳节,为特困孤寡老人与孤儿送上丰盛的年夜饭和新春祝福。寒冬腊月,他们通过“暖冬行动”,使泰州大地涌起一片热潮;盛夏酷暑,他们为高温下坚守岗位的建筑工人和交通警察端去绿豆汤,为资困家庭和老弱病残人员送去电扇等夏令用品,让人们感到阵阵清凉。
周剑秋老人当初恐怕也没有想到,自己的一封信竟然带动起这样声势浩大的全民爱心活动。她说,她只是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2007年5月,她在《自愿身后捐献角膜协议书》上签下名字,成为泰州市首批捐献角膜志愿者。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她和其他“爱心奶奶”把来泰的灾区孩子接回家共度儿童节;端午节前夕,他们又一起包了几百个粽子,送到来治疗的伤病员床前。周奶奶最自豪的是能成为北京奥运会的火炬手,已经74岁的她,不仅轻松跑完全程,还觉得距离太短。
如今,这位瘦小但矍铄的老人,为了困难群众。继续忙并快乐着。她说:“‘爱心奶奶是一项长久性的公益事业,只要我活着,我就会不遗余力。等有一天。我老了,走不动了,其他人会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