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瑜
慈善需要公开。只有透明,才能赢得民众信任和支持。
2008年抗震救灾时,慈善信息公开和监管备受关注。之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小天使基金善款被挪用事件和余秋雨“捐赠门”引发的作家信誉事件,暴露出当前慈善信息公开和监管的诸多漏洞。恪守透明理念、加强监管力度已成为打造政府慈善管理部门和慈善组织公信力之核心。
公信力是慈善事业的生命线。济宁市的慈善全公开给了我们诸多启示。尤其在当下些政府慈善公信力面临质疑时,通过网络和实体运作的全方位公开,使得慈善和爱心真正在阳光下得到传播,不失为一种良策。只有对全社会实现慈善的公开透明,才能赢得民心,汇聚民意,爱心捐赠才能真正进入良性循环。
慈善需要合力,爱心需要汇聚。实践证明,“联合”是慈善事业未来的趋势。只有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和个人形成合力。才能更有效地实现慈善的覆盖和救助。
当前慈善界关注热点正是联合救助和联合劝募。温家宝总理救助白血病儿童李瑞后,全国联合救助平台建设加快。以“大病救助”为切入点,由政府部门与慈善机构(含非政府组织)、捐助方共同搭建的全国性联合应急救助平台雏形已形成。此外,首都公益慈善组织联合会正在探讨联合劝募机制;上海浦东“慈善联合捐”已成公益品牌。一些非政府慈善组织也在协调有公募资格的基金会筹划网络联合劝募平台。
这只是萌芽,慈善联合已成大势所趋。青岛第一个“微尘”出现时,似乎还比较渺小;当千千万万个“微尘”涌现时,就足以汇成爱的海洋。
慈善需要机制。所有的公开和合力都需要纳入制度化的轨道。正如以人为本的理念需要通过科学有效的机制去实现。慈善公开透明的理念和做法,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以及个人的合力均需要通过严谨科学的程序和轨道以保证其发挥最有效的作用。
目前,由民间组织购买政府服务,民间善款通过基金会进入政府财政,成为善款使用普遍模式。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认为,政府投入都在基础建设上,缺乏有针对性和细腻的项目去满足民众需求。慈善组织则能提供很多人性化的灵活服务,提高民众满意度。因此,民间组织的参与,能弥补政府投入的不足。未来,让慈善机构和基金会转而与非政府组织对接,或成一场制度革新。
何谓慈善。老子曰:上善若水。孔子曰:仁者爱人。
窃以为,因慈而善,因善而慈。孰先孰后均不重要,重要的是富有同情心,即爱心。
不禁想起济宁市汶上县刘楼乡孔庄村慈善工作站那块高悬于正中的牌匾,上书:“为善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