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外汇管理局湖南省分局课题组
进入2009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我省钢铁行业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加深,钢材出口急剧下滑,产能过剩的矛盾进一步突出,直接危及到企业生存和发展。为此,我们于近期与湘潭和娄底中心支局的同志,共同对辖内钢铁企业-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涟源钢铁有限公司和冷水江博大钢铁有限公司(以下分别简称湘钢、涟钢、冷钢),进行了专题调查,旨在分析金融危机对我省钢铁行业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以引起各有关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供决策部门参考,帮助其渡过“寒冬”。
一、湖南省钢铁企业进出口贸易与外汇收支状况及特点
近几年来,我省钢铁企业进出口贸易呈快速上升态势,2008年创历史新高,据商务部门统计,2008年全省钢材出口达19.03亿美元,占出口总量的22.63%。但自2008年9月以来,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省钢铁进出口贸易开始出现滑坡,2009年上半年一直仍处于低迷状态。据统计显示,2009年1-7月,全省钢材出口4.91亿美元,同比下降46.55%,占出口总量的14.63%;铁矿石进口6.12亿美元,同比下降18.2%,占进口总量的22.23%。
湘钢、涟钢及冷钢,分别是湘潭市和娄底市对外贸易的支柱企业,亦是湖南省钢铁行业龙头企业,具有年产钢1365万吨生产能力。出口产品主要为线棒材、板材、钢绞线、冷轧、热轧卷板等。在生产过程中,企业对进口需求较大,原材料铁矿石60%以上来自进口,其次为技术改造项目配套进口一些大型设备及其配件。
据调查统计,湘钢进出口贸易在2007-2008年呈快速上升态势,2008年进出口收付汇达8.27亿美元,占湘潭市总额的72.1%。但从2008年9月开始,因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进出口贸易呈现下降趋势,期间出口贸易更是急剧下滑,以致出口收汇从2008年下半年的51509万美元直跌至今年上半年的24119万美元。2009年1-7月,湘钢的钢材出口25万吨,价格下降了三分之一,出口收入同比下降了36%。娄底市的涟钢和冷钢,2006、2007年、2008年分别出口钢材40.2万、38.6万、43.6万吨,出口创汇额分别为1.9亿、2.1亿、3.7亿美元。进入2009年以来,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两家钢铁企业出口业务严重萎缩,冷钢已完全停止出口。涟钢上半年出口钢材3.04万吨,同比下降了87.29%;FOB(离岸价)平均价格为477美元/吨,同比下降39.16%;出口创汇1449万美元,同比下降了92.26%。涟钢上半年亏损5.3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28.99%。两家钢铁企业均需进口矿石,且进口矿石量占总用矿量的比例高达70%。
通过调查分析,自去年9月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省钢铁企业进出口贸易呈现以下三大特点:
1.出口贸易急剧下滑,贸易出口收汇额锐减。从湘钢了解,2008年9月,该企业线材出口订单量为38400吨,订单金额为3783万美元,2009年7月出口订单量为4180吨,订单金额仅有268万美元,降幅分别达90%和93%;另因金融危机的爆发,国际市场钢材价格大幅跳水,出口均价同比下降近50%。由此导致出口收汇随即大幅下降,从去年11月开始减少,至今年7月,出口收汇仅有1177万美元,是金融危机爆发前2008年9月出口收汇1.07亿美元的11%。娄底市的涟钢和冷钢,2008年9月出口钢材81618吨、出口收汇8380万美元,2009年7月出口降至4368吨,出口收汇仅为217万美元,此时冷钢已无出口贸易。
2.进口价减量增,但近期进口付汇呈回升的态势。继2008年年初进口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扬、海运费创历史新高之后,受金融危机影响,进口铁矿石价格迅速下跌,从去年一季度112.76美元/吨的均价下滑到目前79.73美元/吨,降幅达30%,海运费也随之下降。我省钢铁企业充分利用目前进口铁矿石和海运费价格大幅下调的利好势头,扩大铁矿石进口,调高进口铁矿石占用量比例,由2008年占总用量的60%提高至90%左右。据统计,2009年1-7月,湘钢进口铁矿石485万吨,同比增长39.14%;7月份,涟钢进口铁矿石117万吨,是今年上半年进口铁矿石的1.6倍。钢铁企业贸易进口付汇呈上升的态势。
3.贸易差额急剧缩小,从顺差转逆差,且有进一步扩大态势。金融危机影响实体经济前,湘钢2008年9月贸易顺差达8757万美元,之后一路下跌,直至今年7月出现贸易逆差最高达2540万美元,下跌幅度高达129%;涟钢2008年9月贸易顺差达4952万美元,随后下跌,至今年7月出现贸易逆差最高达7904万美元,下跌幅度高达259%,且逆差有进一步扩大态势。
二、影响湖南省钢铁企业进出口贸易的因素及原因分析
1.国际市场需求急剧萎缩。随着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进一步蔓延,国外钢材需求量急剧下降;加之人们对金融危机的爆发普遍存在着恐慌心态,对经济发展前景缺乏信心,导致国际市场需求急剧萎缩。据IMF研究报告,2009年将是“二战”以来国际贸易萎缩最为剧烈的一年。据企业反映,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国外钢材进口商观望气氛加重,大幅降低产品库存,一般仅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提前1-2个月下单定货。
2.主要出口地域“受灾”严重。据湘钢反映,金融危机爆发前,该企业的主要出口地区是北美(主要为美国)、欧洲、韩国,各占出口总额的30%,而欧盟与美国恰恰是这次金融危机的“重灾区”,今年基本无出口美国的订单,欧盟的出口订单也仅占到出口总额的1.8%,目前湘钢的出口地主要是亚洲地区,其中:韩国占64%,越南占16%,日本占14.8%。2009年娄底的钢铁外销市场已由过去的欧美、东南亚市场压缩到只剩下韩国一个市场,而且韩国市场也只维持了1个具有长期往来关系的客户。
3.国际市场钢材价格持续下降。国内外市场钢材较大价差一直是刺激我国钢材出口的重要因素。2008年8月份,国际钢材价格综合指数曾达284.4点,比国内同期价格指数高出132.58点。2009年以来,国内钢价渐稳,而国际钢价则仍然延续下滑趋势,使国内外钢材价差逐渐缩小,而且当前内销价高于出口价150元人民币/吨,钢材出口价格优势不再显现,导致出口受阻。据调查,2008年9月娄底钢材出口均价为1027美元/吨,2009年6月则降至415美元/吨。
4.人民币升值压缩了企业利润空间。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政府为了拯救银行和实体经济,将汇率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被频繁使用,一些国家的货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贬值。如我国钢材的重要出口国韩国,其货币韩元2008年较美元已贬值30%以上,而人民币则延续了坚挺升值的态势,自去年8月份以来实际有效汇率较美元升值超过10%,较欧元及亚洲货币升值超过20%。2009年初,国际市场上独联体国家热轧卷出口报价仅为400美元/吨(FOB),大大低于中国500美元/吨的价格,韩国市场已经基本上被独联体国家占领。人民币相对升值,企业利润空间降低甚至无利可图,出口成本增大,今年出口收益远低于国内销售,企业出口意愿不强。
5.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呈现日益加剧之势。2008年四季度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加深,一些国家纷纷采取措施保护本国钢铁工业的利益,中国钢材出口面对的贸易摩擦明显增多。如越南、伊朗、印度拟提高进口钢材关税,欧盟对中国不同型号的钢材发起多起反倾销调查,印度对中国热轧产品实施反倾销,俄罗斯申请对自中国进口的含镍不锈钢板材发起反倾销调查等。周边国家提高进口关税和所谓反倾销调查等,无疑是对我国钢材出口形成贸易壁垒,保护本国钢铁工业的发展。这种状况必然对我国钢材出口以巨大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