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小型报的政治传播意义探微(1927—1937)

2009-12-24 05:43
新闻界 2009年5期
关键词:小报报刊报纸

彭 垒

摘要民国时期小型报的出现具有重要的政治传播意义,特别是对于如何发挥大众报刊的政治传播功能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民国时期小型报政治传播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

在中国报刊史上,小型报出现于211世纪20、30年代,以管翼贤于1928年在北京创办的《实报》和由成舍我于1935年在上海创办的《立报》为代表。小型报的异军突起代表着报刊发展的新思路,这不仅表现在小型报独特的办报模式上,更重要的是小型报的出现大大加强了报刊的政治传播功能、以往的小型报研究大多侧重从前者的角度进行分析,极少对小型报的政治传播意义进行专门研究有鉴于此,本文拟从政治传播的角度,探讨小型报出现的意义、

一、多元的读者结构与报刊的公众意识

甲午战争后,在维新报刊、政论报刊和商业报刊发展的同时,中国也出现了针对下层社会的报刊,主要是清末的白话报与民国初年纷纷出现的小报。白话报自1897年出现后数量开始剧增,据不完全统计,从1900年到1911年问,共出版了111种白话报。‘戊戌以后,中国报刊市场还出现了小报,至民国初年,小报更是蜂起,南北各大城市均出现大量小报,其中的佼佼者“销数甚畅,不让大报”。

这样一来,作为中国报刊市场主流的《时报》、《民报》、《新青年》、《晨报》、《时事新报》、《国闻报》、《申报》、《大公报》等报刊的读者结构越来越集中于社会的中上层,越来越远离了下层社会,而成为一种中上层社会的专属品,甚至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而白话报与小报成为社会下层读者的主要阅读对象,如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报业主要有两类报纸组成:一类是被人称为“小报”的消闲趣味性报纸,主要读者是以上人阶级、商铺店员等为主的中下层市民。另一类则是以上层知识分子及政界,工商界人士为主要读者的主流大报,以《申报》、《新闻报》为代表。下层民众难以接触主流大报,报刊的读者结构呈现为社会中上层和下层社会两个缺少联系的平行双线趋向,同时针对社会中上层读者的报刊成为市场主体,而针对下层社会的报刊少,进而形成双线一强一弱的格局、

20年代末期小型报的兴起代表着报刊发展的新思路,使原有的读者结构有所变化一这种变化源于小型报内在的公共性,报纸的企业化经营所引发的激烈市场竞争以及愈演愈烈的民族危机在救亡图存的压力下,报刊所产生的社会作用更为重要,越来越多的报人认识到:“大报看的人总算很多;但从严格方面说来,也只限于通俗所指的‘中流社会以上的人;在社会上还是不能普及,所以支配社会的力量,比较仍旧是很小的,惟独这小新闻纸:因为一张只卖一个铜子,又用的是一种极容易懂的白话;无论摆摊子的,卖饽饽的,开小饭馆的,……都要买来看看:所以这类新闻纸底好坏,和社会发生很密切的关系,绝不是闹着玩儿的!”。他们开始关注报刊不合理的凄者结构,并付诸实践予以革新。《立报》的出现集中代表了这一革新,

《立报》创办伊始就举起了“立己”、“立人”、“立国”的大旗,要使小报大办;同时又提出了“报刊大众化”的几号,要使报纸立于民众之中,加强与普通百姓的联系,从而办一份“使全圆国民皆能读,爱读,必读”的报纸,使国家的观念打人最大多数国民的心中,而不是走精英化、政党化的办报之路。

无疑,这里的“全国国民”既包括社会上层的知识分子,也包括中层的普通市民和居于社会下层的劳动群众。如《立报》的三个副刊,占了全部版面的八分之三,可算空前。但三个副刊明确针对不同的读者群。第一个副刊名为《言林》,是给文化界、教育界人士看的,在严肃中带些趣味性,第二个副刊,名为《花果山》,每期有《山中人语》,是主编者所撰的短集小言,主要是一般市民、自由职业者与商人阅读。第一个副刊,名为《小茶馆》,它极力为劳工呼吁,所以主要读者对象是劳动者:在这里,下层民众不仅获得了丰富的信息,而且拥有平等的参与权因此《小茶馆》在30年代的上海颇有声望,工人群众几乎人手一张。由此在同一空间内,不同社会阶层的读者汇聚一堂。品味着共同的阅读世界,报刊读者结构不合理的状态终于被打破。

多元的读者结构强化了小型报的“社会公器”意识,进而带动越来越多的报纸不仅在思想上意识到报纸是公众的,报人在进行报道或者评论时必须以公民地位发言,服从公共利益。而且力争使报纸成为社会的工具,公众的工具。

二、“小报大办”的报道风格与读者阅读视野的扩大

任何一种民主理论,即便是精英民主理论,都要求大众具有起码的关于政治核心问题的知识。小型报兴起之前,针对下层民众的报纸,无论是白话报还是小报都无法起到上述作用。因为个人办的白话报存在时间短,有些虽有影响但并不深入,而小报的庸俗化新闻不能给观众或读者提供实践公民权利的必要知识。为此,小型报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北京的《实报》采取“小报大办”的方针,对大量的稿件实行精编、浓缩,版面编排也生动活泼。其创刊初期,以登载社会新闻为主。如当时发生的燕子李三案等,均连篇累牍予以披露,顿使报纸销路激增。后来在第二版上端还特辟《谈话》专栏,主要刊载社会新闻。随着《实报》的发展,管翼贤为了扩展销路,开始注重丰富报刊的内容,把第四版正版地位辟作《畅观》专栏,并聘请张铁笙以某夫人的笔名,在《畅观》版内辟出《某夫人信箱》专栏,每天解答读者来信,如关于社会问题,家庭问题,恋爱问题等等,受到读者欢迎。

成舍我的《立报》“小报大办”的方针贯彻得更为彻底。成舍我强调要以最快的速度刊登新闻,以通俗的文字、风格鲜明的议论撰写文章。《立报发刊要旨》谈到报纸内容时,首先将评论列为第一位,规定评论必须短小精辟,“每日最少_一篇以上,说大家要说的话”,既发表有关重要政治事件的言论,又对市民关注的社会问题进行议论。从而不仅以公正、犀利的言论赢得大众的信任,还以“说大家要说的话”激起大众思想感情的共鸣;在新闻报道方面,“用真凭实据报告新闻”,奉行精编主义,国内外新闻在广泛了解各通讯社发稿内容的基础上,摘取其主要内容,编成简明扼要的消息,力求文字简洁、准确通畅、接近口语。对于当地的重要新闻或社会新闻,《立报》则花大力气派自己的记者去采写,往往采取“新闻特写”的方式,力求独家新闻生动精彩。而且《立报》四版的新闻和副刊都是第一流的记者和作家执笔,所以每一则新闻、每一篇文章,都有相当价值和份量。

在形式上,《立报》第一版转载国内要闻、短评,报头两旁附以人物图画,时事漫画,二至四版下半版分辟三个副刊,上半版分载国外新闻、本埠新闻和社会动态,这改变了小报的固有格式。从三十年代后期,绝大多数小报改三日刊为日刊,加强编辑力量,改变过去采访、撰文、编辑一人负责到底的情况,实行分版负责,其版面也由原来的五花八门大体定型为一张四开报纸、四个版面。

此外,《立报》还重视报道和评论重要历史事件和市民

关注的社会问题,如“五卅”运动、“三,一八惨案”、“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等重大事件以及上海发生的“七君子事件”,这与小报截然不同。《立报》的出现不仅在于使小型报发展到高潮,而且还推动了上海小报内容的革新,扩大了下层民众的阅报视野。

在《立报》的影响下,众多小报在内容上一改过去不问时政,偏重娱乐消遣或某些专门领域的倾向,熔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新闻于一炉,向综合性方向发展。而且还逐步改变过去多用道听途说的消息和耸人听闻的标题招徕读者的做法,开始用比较客观、健康的笔调对社会名流和重大事件进行报道。这一系列改革,使一部分以趣味性为主的小报朝着综合性小型报的方向发展。由于《立报》的旗帜作用,小报经历了一个重大变化,从内容到形式,都向大报靠拢,文字格调有所变化,这是小报界顺应历史潮流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小报界的一大进步。j

小型报与大报也关系密切,虽然小型报在形式上有别于大报,但在新闻编排和内容上,与大报并无二致。可以说,小型报乃是大报的缩影,由于《立报》志在办一份为大众所看的、为大众做喉舌的报纸。所以“凡所刊载,均严格之精选。其与最大多数人民无切身关系,或不感兴趣者,虽一字亦不浪费,否则搜本求源,不厌求详。故篇幅虽仅一张,可读资料实远在日出若干大张者以上。”“成舍我甚至说“除量的方面以外,质的方面,只有比大型报更优胜,更精美,亦即中国所谓‘以少许胜多许”。这当然带有自诩的成分。小型报发展的时间毕竟较短,有的还难免低级趣味,有的甚至凭空捏造,毁谤诬蔑,有损新闻记者的道德,但小型报确实有比大报更进步的地方。邹韬奋就曾认为“小型报纸虽还未能尽满人意,但较所谓大报和在从前专门谈风月的小报,却有很显著的进步。例如注重白话文的运用,新闻材料的重新改写(撮取精要,扫除渣滓),有的更注意于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消息和讨论”。茅盾也认为小型报纸不应仅仅是大报的简要,更“应该是大报的精华。他们所要的是不多几句然而警辟扼要的记载”。

于是在内容上,小型报突破了传统四开报纸的游戏化风格,改变了不同社会阶层的读者阅读世界也相应不同的状态,使社会下层的读者了解到更多的公共事务,也为他们提供了与社会中上层读者相同的话语权。

三、读者来信的互动方式与民众的政治参与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报纸企业化竞争的越来越激烈,各大报刊更加注重面向读者,寻找报业生存的空间:同时民族危机也愈演愈烈,在救亡图存的压力下,人们不断发出改革政治、实现民主的呼声。作为社会精英的报人们大多认识到,要贯彻现代政治理念,就必须要教育民众,引导民众。读者来信栏目实现了传者与受者以及读者之间的互动,更为关键的是,它使怀有启蒙思想的报人可以充分利用它与刊物上的其他栏目配合,从而有效地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成舍我的《立报》即为这方面的典型。

《立报》创办时,在1935年9月20日的发刊词《我们的宣言》中阐明了办报方针:“我们要想树立一个良好的国家,我们就必先使每一个国民,都知道本身对国家的关系。怎样叫大家都知道,这就是我们创办《立报》唯一目标,也就是我们今后的最主要使命”。在具体的实践中,《立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不懈地努力着。如松沪战争爆发后,全国人民一致要求对日宣战。但由于国民政府态度暖昧,迟迟未作出抉择。针对这个情况,《立报》在lO月2日2版的评论中首先提出了“对日经济绝交还能再缓吗?”的问题。紧接着10月3日的头版又刊登了一则“本报征求对日经济绝交意见”的通知,希望各界人士就此问题投稿,并决定在10月lO日发表讨论此问题的专刊。为了扩大影响,这个通知从lO月4日起连续登了4天。同时于10月3日四版的《小茶馆》发表了读者蔡醉的来信《对抵制日货的三点意见》和编者了了的《谈对日经济绝交》,以此号召更多的读者从自己做起抵制日货,并关注此问题,积极投稿发表意见。10月5日2版发表了《买卖仇货应有国法制裁》,10月8日又发表了《最起码的表示一对日绝交》两篇评论文章。到了10月9日,头版又发表了“国民对日经济绝交讨论专刊明日随本报附送,不另收费”的通知。lo月10日《立报》增加了两个版,第五版上端是用美术字写的“国民对日经济绝交讨论专刊”通栏题头。这个版刊登的是专题讨论座谈纪要,右上端列登了与会者的亲笔签名,接着登的是讨论问题的七个纲目,随之发表了每个人的发言摘要。这个版的中心加框刊登了座谈会的结论。第六版刊登的是读者来稿,最后刊登了编者的话。据其透露,该报几天之内就收到了读者来信数百封。

由此,报社的评论、各界人士的讨论专刊和读者的来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报纸的言论。通过这种立体的舆论活动,至少使爱读《立报》的读者明晰了“本身对国家的关系”,从而收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立报》还尝试在具体的话题中,循序渐进地培养读者的洞察力,其中包括针对一些读者来信展开对话。一方面在栏月里发表读者亲身感受到不平的事实,一方面发表小言论,深刻点出造成这一事实的原因:或从读者来信中找出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配上一篇七八百字的评论加以发表。如1936年下半年,上海的公共租界当局无视中国领土主权,任意越界筑路以扩大租界地范围。针对这个问题,读者纷纷写信反映,《立报》的“点心”专栏几次予以刊登,同时编辑萨空了也发表了好几篇评论文章。其中7月15日发表了题为《报告两起发生在越界筑路地带的事》的读者来信,针对这封信,萨空了发表了题为《谈据理力争》的文章,以此事为例,点出了为什么中国总是失去主权的深刻原因,“在这华洋杂处的地方,中国人因袭着庚子以来怕外国人的心理,损失主权的机会就会很多,现在有许多人做官,常有以献媚外人为能事……中国主权之失也就为此了”。除此之外,编者还积极引导市民们监督政府官员,养成他们据理力争习惯。”

在现代社会中。大众媒介不仅能为民众参与民主政治提供重要渠道和平台,而且有助于培养民众的理性批判意识,尤其是报纸通过刊发读者来信,集中地为民众讨论政治事件提供一个公共的平台。从政治传播的角度看,读者来信栏目对形成公众舆论并从而推动民主政治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小型报注重读者来信栏目,积极发挥了这一栏目的政治传播功能。

总体而言,小型报的读者来信栏目偏重于社会政治评论,同时来信的读者群扩大到下层民众。这些变化使报刊的读者来信栏目扮演了引导民众参与政治的全新角色。民众的自我意识不断被唤醒,最终由漠视国事到积极参与讨论政治。这种转变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传统的政治运行方式。

四、结语

小型报的出现具有重要的政治传播意义。它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传统的报刊读者结构,将社会中上层与下层的读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多元化读者结构;与此同时。“小报大办”的报道风格,拓宽了读者的阅读视野;在使读者了解到更多公共事务的同时,小型报积极利用读者来信的栏目,在报刊与读者之间搭建互动平台,积极引导民众参与政治。可以说,小型报的勃兴对于如何发挥大众报刊的政治传播功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小报报刊报纸
Should I Go on a Diet?
走进数学
确实不容易
2017年“少儿报刊阅读季”启动
在“门”字内加字可以组成新的字,试着填填下面的空吧!
非常魔典
脑筋急转弯
2009年10月报刊广告刊登额排行榜
居高临下的祝福
旧报纸·巧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