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凤仪
师生课堂交往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在交往过程中教育、教学活动得以实现和完成。交往的主体是富有活力的生命个体,同时交往过程不是既定的而是互动的、生成的,具有变化性和不确定性,因而师生交往本应是一个共生的、发展的、体现出生命律动的过程。然而,在现实的课堂中,师生交往却常常过于形式化、表面化,忽视生命个体的成长,缺少生机与活力。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真正“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努力。
一、师生课堂交往过程中生命性的缺失
(一)生命主体的缺失
师生交往实际上也体现了一种资源的分配,每一个学生个体都应该是平等的,都应该获得同等的交往机会。但是,在现实的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交往频率并不是均等的,教师交往的对象总是会集中于某些学生群体,如班干部、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相对而言,在学生群体中地位较低、不担任班干部的学生和教师交往的机会相对较少。另外,在交往过程中这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往内容通常是表面化、非针对性的,如回答一些常规性的问题、进行一些指令性的活动等。因此,在师生课堂交往过程中一部分学生处于弱势状态,他们作为生命个体的意义和价值在师生课堂交往中并未受到重视,师生课堂交往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主体缺失的状态。
(二)生命关系的失衡
在师生课堂交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同为生命个体,在课堂中教师应该把学生作为平等的交往关系实体来对待,将学生视为有生命的个体。在交往过程中师生之间体现的是一种平等的、共生的关系。但是,在现实的课堂中,师生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平等的,交往过程出现明显的单向性特点,尤其体现在以教学为目的的交往过程中。教师通常作为主体控制着交往的发生与进行,信息的传递依旧奉行着如夸美纽斯所说的“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学生的注意如同一个水槽,知识的溪流,由教师的嘴里流向学生头脑里”的模式,教师被视为信源,学生被视为信宿,教学活动就像信息的输入与输出,教师扮演着“知识转换器”的角色,学生被当作加工的客体,个体生命的主动性、能动性被忽略。因而,在这种师生交往关系中,体现的不是生命个体的平等与共生,而是一种单向的、不平衡的关系。
(三)生命价值的偏离
师生课堂交往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为了课堂教学而发生的交往,即围绕教学内容的教与学而展开的交往活动,在教师的主导下,师生通过对话、交流、合作等使教学活动得以完成。另一类交往虽然不指向教学,却以一种潜在的方式与那些有着明确教学意图和教学指向的交往共存,并间接影响到教学的进程及结果,如为维持课堂秩序而发生的交往活动。第一类交往在课堂上占有主要地位,若没有此类交往则其他交往就不复存在。第二类交往的发生与介入,使得课堂教学呈现出多样、丰富、具体的形态,也使得形式化、统一化的教学有可能有多样化、具体化的结果。第一种交往实际上是以知识的获得为目的的,体现的是工具性价值,第二种交往则常与情感、态度发生联系。在实际的师生课堂交往中,第二种交往常常受第一种交往的影响。如果教师和学生在以知识传递为主的交往过程中发展良好,那么教师和学生在第二种交往中也会保持良好的态势。因此,不难发现,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通常比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在师生交往中占有优势,身心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这反映了在师生交往过程中,以知识为标志的工具性价值得到过度的重视,而与生命个体更为息息相关的情感、态度的发展让渡于它,将情感发展视为理智发展的手段,将知识、情感、态度割裂开来,偏离了生命价值的重心。
二、“生命性”缺失的原因分析
师生课堂交往本应是教师和学生作为生命主体围绕教学活动展开的对话、沟通、协商,从而实现知识、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共生、共享、共进的过程,进而体现了交往过程动态、生成的生命性特质。然而,在现实的课堂上师生课堂交往却未体现出这种生命性,其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一)传统观念、文化环境制约生命个体价值的提升。
自古以来教育在我国便具有很强的功利性,传统思想中的“学而优则仕”等观念依旧在发生作用,同时,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对人才的要求更加重了教育的负担。在这两种力量的作用下,教育的价值直接转变为培养在考试中取得成功的“人才”,分数成为了衡量教育效果的唯一标准。师生之间的交往围绕知识的传授和接收,教育的工具性、目的性增强,教师和学生作为主体的生命价值受到贬损,学生生命的成长简化为知识的获得,教师所具有的生命影响力简化为知识的传递。教师和学生作为生命个体之间本应进行的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已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和价值。因此,传统的教育观念和现在的文化环境使得师生交往过程中的师生个人的能动性、创造力等得不到发挥,情感、态度的发展让渡于智力的发展,生命价值被简单化、工具化,生命个体的价值难以得到提升。
(二)教师权威绝对化影响师生交往双向互动的生命特质。
课堂上教师的权威地位常常是不容质疑的,过分强化教师的权威,使课堂交往偏离了主旨,使本来应是教学主体间双向沟通、平等对话的交往活动变成了教师的单向说教和知识的单向流动。课堂中主要以教授法为主,教师面向全体学生授课,更多地体现了教师对全班的控制。为了保证教学效率,教师常常控制着交往发生的时机、交往对象、交往时间等,而学生多处于被动的服从的状态,成为教师单向传递知识的受动者。教师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命令的口吻向学生提出不容置疑的硬性要求,以训诫、警告、惩罚等手段限制学生的课堂行为。教师对学生单向的、线性的影响,导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知识信息由教师向学生单向流动,抑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创造性的培养。因而,使课堂师生交往过程丧失了本应具备的双向互动的生命性特质。
(三)交往时空的局限性束缚了师生交往的动态生成。
师生交往常常发生在以传递知识为目的的教学过程中,而师生的情感交往、品德交往、个性交往及审美交往所占用的时间较少。当这些交往存在矛盾或冲突的时候,情感交往、道德交往常会让渡于知识交往。另外,“秧田型”的座位排列方式常会形成“前排——中间”效应,而后排和两侧学生与教师交往的机会较少。因此,时空的限制使当前师生课堂交往过于死板、固定化,影响了师生交往随时随地动态性地生成。
三、建构具有生命活力的师生课堂交往关系
师生课堂交往是生命主体间具有生命意义的互动、交流的过程,然而,面对当前学校课堂中师生交往的生命性的缺失,如何使师生课堂交往重现生机与活力,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升课堂交往中人的生命价值。
每一个个体都有存在的价值,每一个生命都有存在的意义。在师生课堂交往中更是如此,教师和学生作为交往的主体,其生命价值不应被知识价值所替代。教师和学生作为交往主体的自主性、创造性、情感性等生命特质均应得到保护和重视。在交往过程中,作为教师应该拥有更多的自主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摆脱教学大纲、学校规定等制度性的束缚,能够自主地、创造性地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师生交往内容、交往方式。教师的情感因素也不容忽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师生交往顺利开展的情感基础,发挥教师积极的情感作用能增进师生课堂交往的深度。在师生课堂交往过程中,不论学生个体具有怎样的差异,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成为交往的主体。每一个学生都是平等的生命个体,都有自主参与、积极创造的权利,每一个学生的情感都应得到尊重。每个学生都有交往的机会,每个学生都能够在交往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每个学生的情感都能够得到肯定与关怀,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师生交往的意义与价值。因此,对课堂交往中教师和学生的生命价值的重视和强调是建构具有生命活力的师生课堂交往关系的必要前提。
(二)建构平等、共生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师生交往的基础,怎样的师生关系往往决定着怎样的师生交往模式。建构具有生命性的师生交往关系一个基本的环节就是将传统交往中师生间的单向沟通转变成双向的或敞开式沟通,彻底走出传统理论将师生关系理解为主体对象二元对立关系的误区,建构师生间平等、共生的师生关系。这就需要教师合理运用自己的权威,将师生之间的交往不仅视为向学生传递知识、促进学生社会化的过程,还要将其视为自身的知识、情感、态度等在交往过程中不断调整、更新和完善的过程。在不断的交往过程中,师生双方共生、共进,在相互促进的过程中各自都有收获和提高。在这种平等、共生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师生课堂交往才会具有动态的、生命关怀的生命性特征。
(三)重塑师生交往的时空格局。
从交往时间来看,师生交往常常发生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发生,而建构具有生命活力的师生交往模式需要教师更好的把握交往的时机,在一些文娱活动中教师和学生通常能够以更加轻松的心态进行交往,从而使师生交往达到更好的效果。从交往的空间来看,秧田式的座位排列方式,常常会影响坐在两侧和后排的学生与教师的交往,因此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马蹄形”、“圆形”等多种座位排列方式,从而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和教师进行交往。随时随地、灵活多变的交往时空格局更能促进师生交往的生成和发展,使师生课堂交往具有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