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的文化反思,热切的现实关怀

2009-12-23 03:39吕周聚
文艺评论 2009年5期
关键词:海权革命文化

吕周聚

汪应果先生的长篇新作《海殇》作为作者正在写作中的长河性作品《百年海梦》的第一部,重点描写了清政府在甲午战败后重建海军的努力以及日本占领台湾后中日双方围绕争夺南中国海诸岛屿展开的激烈较量。小说既有清朝海军与日本海盗之间的激烈战斗,又有曲折浪漫的爱情,还有惊险刺激的海下探宝——所有这些,无不对读者产生极大的诱惑。然而,这些又并非这部小说的全部。作为一位著名学者,作者在讲述故事的同时,还表达了自己对历史、文化的深刻反思和对现实的热切关怀。

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中日民族之间的战争是中国人难以忘记的心灵之痛。日本对中国的主要侵略,历史教科书、文学作品均有所记载、表现,但关于日本对南中国海的入侵,却很少有人提及,从这一角度来说,《海殇》是第一部描写清朝海军与日本海盗在南中国海进行较量的长篇小说。

小说以甲午海战为背景展开叙述,日本人不宣而战,中国海军以失败告终。日本侵略者占领了中国的东北、山东半岛和台湾等地,将其目光停留在辽阔的南中国海上,因为这里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渔业资源和海下沉船宝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小说的主人公汪治东出现了。他自小立志要为在甲午海战中受重伤的父亲报仇,为了惩治东洋、克服日本,进了江南水师学堂,并给自己起名叫“治东”,号“克本”,毕业后成为南下巡航“海容号”的副舰长。日本政府暗中支持海盗犬养次郎在南中国海烧杀抢掠,横行霸道,生活在南中国海诸岛的渔民深受其害,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汪治东指挥“海容号”与犬养次郎的“南鲨丸”号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在第一次重创犬养次郎的海盗船队后,汪治东又冒着生命危险,化装成哑巴打入犬养次郎的队伍内部,最后给予犬养次郎匪帮以致命一击。在汪治东等人身上,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

中国是一个农业文明的国家,对陆地有着特殊的感情,而对海洋则缺少重视,因此,当列强侵略中国的陆地时,我们都有强烈的反应,而当列强侵略中国的海洋时,我们则显得有点淡漠,其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国人缺少海权意识。西方人在1873年就提出了海权理论,并制定了由海洋走向世界的策略,他们在海洋上取得自己的发展空间,控制海洋上的交通要道,进而达到对他国陆地的控制乃至占领。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入侵都是从海上进入中国,鸦片战争、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甲午战争、日本的侵华战争,无不如此,可以说,近代以来中国倍受侵略,其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中国海军力量的薄弱和海权意识的淡漠。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人能从海洋走向世界的时候,也正是中国在世界上异常强大的时期,如郑和七下西洋,然而,这样的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如昙花一现。鉴于当时严酷的现实,晚清政府意识到海军的重要性,斥巨资建立了南洋水师和北洋水师,但相对于中国的辽阔海域,这样的海军力量显得非常薄弱,无法守卫中国广大的沿海,无法捍卫中国海权的尊严。小说中的汪治东等有头脑的海军将士,意识到了海权对中国的重要性,并竭尽全力、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捍卫中国的海权,与侵略南中国海的日本、法国等侵略者展开的殊死的战斗,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捍卫了中国的海权。

在21世纪的今天,海洋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海洋不仅具有丰富的渔业、油气、矿产资源,而且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各国的海权意识越来越强烈,各个国家对海洋的争夺日趋激烈。在东海、南海等海域,日本、越南等邻国无视中国的海权,屡屡侵犯中国的海权。严峻的现实要求我们要增强海权意识,发展壮大自己的海军力量,捍卫国家领海主权的完整。从这一角度来说,《海殇》虽然写的是历史题材,但它却具有深刻而重要的现实意义。诚如作者在其博客中所写:“我不希望它成为鼓动狭隘民族主义情绪的作品,我只希望它能促使国人的自省,愿意从此脚踏实地地去改造我们这个民族。因此这本书是献给真正的爱国者阅读的,是献给有思考能力的读者阅读的,是献给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一代阅读的,是献给我们民族的‘拼命三郎阅读的。”

在19世纪之前,中国一直是世界上的超级大国,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统治王朝,出现了一代又一代的显赫名君。然而,到了19世纪,中国日趋衰落,西方列强乘虚而入,他们用枪炮轰开了中国封闭已久的大门,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可以说,西方列强在带给中国现代文明的同时,也给中国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与屈辱。从那时开始,中国的文化先驱者就开始苦苦地思考、探寻导致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由于先驱者思考的角度不同、出发点不同,导致他们所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同。有的人看到了中国物质、技术层面的原因,有的人看到了中国体制方面的原因,有的人则看到了中国人精神上所存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在五四时期达到了高峰,后来随着中国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尤其是新时期以来随着中国的崛起,人们的忧患意识淡化了,对这一问题的思考越来越少。作为一位有历史责任感的学者,汪应果先生并没有随着社会的转型而忘记历史的责任。在《海殇》中,他通过近代中国海军的兴衰、通过主人公命运的起伏,来深刻地思考导致中国海军衰亡的原因,进而思考近代中国衰落的内在原因。

19世纪,中国在物质技术层面的落后是有目共睹的,即使是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也被迫承认这一点,并花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来改变这一落后的状况,于是有了著名的洋务运动。然而,在买进了大量先进的军舰、武器等物质技术之后,中国在与列强的战争中仍一败涂地,导致这一恶果的直接原因便在于清政府的用人体制,狭隘的种族歧视是导致清朝衰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清朝是满人执政,汉族人处于被统治地位,汉人虽然有才华,但却得不到重用,因此满汉之间充满着矛盾。以慈禧为首的清朝统治者,坚信越是有能耐的人越不能重用,处处只为满清贵族着想,将国家民族的利益置之脑后,这一点在小说中有着具体的表现。小说中的喜昌是颐和园里培养出来的所谓海军指挥官,不学无术,但因为是满人,又会讨好主子,因此深得慈禧的赏识,尽管他没有任何驾驭指挥军舰的能力,但慈禧还是将指挥海容号军舰的权力交给他,科班出身、精通军舰指挥的汪治东却只能出任副手,要听他的指挥,虽然最后在汪治东的指挥下海容号化险为夷,但功劳却都成了喜昌的;在深入敌穴、重创海盗之后,汪治东虽因剿匪有功、官升两级,但却从此不予重任,必须永远调离军舰去任参事工作。汪治东的曲折的经历及凄凉的结局,是晚清时期有知识、有能力的汉族知识分子的缩影,他们的悲剧结局也正是清政府的衰亡原因。

除了对清朝政府的用人体制进行反思批判之外,作者还从文化的角度来反思清朝之所以衰亡的原因,并进而反思影响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内在病源。文化是一个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抽象之物,但它在日常生活中又有具体的表现。在作者看来,清朝之所以衰亡、中国社会之所以发展缓慢,在于中国文化本身有问题。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中国文化可分为清流文化和浊流文化,这两种文化在中国都有悠久的历史,前者代表先进,在社会发展起着正面的作用;后者则代表着落后,在社会的发展中起着负面的作用。晚清时期,这两种文化的冲突达到了极端化的程度,而其冲突的结果,则是后者战胜了前者。小说描写了以汪治东、萨镇冰等为代表的清流文化与以慈禧、喜昌等为代表的浊流文化之间的冲突,作者通过熟谙中国人特点的日本人富山之口,道出了二者冲突的结果:中国皇帝为世界造就了数以亿计的愚不可及的群氓,他们会起来造反、革命,他们就像一群饿狼,首先吃掉的将是他们当中的优秀分子,过于杰出必然有过于卑劣来加以抵消:岳飞被秦桧所杀,袁崇焕被明思宗所灭,因为他们自有一套消灭自己优秀分子的文化。非常不幸的是,中国历史上的悲惨一幕又在晚清时期上演了。汪治东、萨镇冰等人尽管怀有强烈的爱国之心,具有丰富的现代海军知识和指挥经验,但因为他们心地善良,因而输给了善于勾心斗角、善于钻营的喜昌之流。正是因为喜昌对汪治东的制约,汪治东在对日本海盗的战斗中处于被动的地位,不仅无法全部歼灭日本海盗,甚至连海容号及全舰官兵的性命都差点搭进去。汪治东与喜昌的内耗正是敌人所希望的,而浊流文化对清流文化的制约在很大程度上帮了日本海盗,产生了日本海盗武力都难以达到的效果。

浊流文化对清流文化的制约所产生的负面作用不仅体现在与外族的冲突过程之中,而且还体现在中国社会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在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充满着进步与落后、先进与保守的斗争,而斗争的结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是不同的。在晚清至辛亥革命时期,落后、保守势力占上风,因此,中国虽有一次次的革命运动,最后却都以失败而告终。小说描写了以汪治东、萨镇冰等为代表的清流文化与以杜喜珪、汤香茗为代表的浊流文化在革命中的冲突较量,杜喜珪、汤香茗等人是革命的投机者,他们将个人的利益置于大众利益之上,为了达到个人的目的而不择手段。于是,我们看到,杜喜珪一次又一次地算计汪治东,想将他置于死地而后快;高含光因被杜喜珪告密而被捕遇害;汪治东、萨镇冰等在革命中前赴后继、流血流汗,但在革命后却被迫引退;而杜喜珪、汤香茗等在革命中缩头缩脑,最后却成了“真正”的革命者。这些浊流文化的代表人物在窃取了江山之后,会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何种影响,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因为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问题。

浊流文化对中国社会发展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它不仅存在于过往的历史中,而且在今天的现实社会中也并不少见,在政界、商界乃至教育界都有其市场。从这一角度来说,作者对浊流文化的批判不仅具有历史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与西方、古代与现代文化的冲突是自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文化的一种主要存在形态,这种冲突在目前还处于进行时态,因此,对其冲突的某些结果目前还没有公认的结论。在作品中,作者尽量避免直接的议论,而是采用隐喻、象征的手法来表现对中、西方文化的冲突,表达对这一问题更深层的思考。

中医与西医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文化,它们的性质、特点、功能、效果各不相同,因此,它们之间的冲突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两种不同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冲突,这种冲突在当下仍然持续存在。在小说的开头,汪治东的父亲汪士钧在甲午战场上身负重伤,被人送回家时已是气若游丝、形同枯骨,奶奶找了两个亲戚来给爷爷治病,一位是西医,一位是中医,面对爷爷的重病,西医姜瑞光的治疗只能是救急不救病,治标不克本,要克本得把整个左腿从根部截去,但这样的手术当时还没法做,可以说是束手无策;中医茂引之开出了以毒攻毒的药方,他以砒霜下药,但即使有效,却也难以避免其它疑难怪病的发生。无奈之下,奶奶选择了中医的治疗方法。爷爷吃了中药之后,腐烂的伤口确实好了起来,但随之也出现了新的病症,有时疯疯癫癫,胡言乱语,有时头脑清醒,性格暴戾。作者用身受重创的爷爷来隐喻晚清时期的中国,用医生来隐喻社会改革者。对于病入膏肓的老人来说,如果不进行治疗,马上就会没命。然而,对于疾病缠身、满目疮痍的晚清社会,应选择运用什么样的治疗方法来进行治疗,才能收到良好的疗效呢?这正是当时的社会先驱者在思考的问题。

人类社会发展往往面临着某些共同的问题,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思想家在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人类社会发展的模式不外乎两种:一种是改良,一种是革命。前者强调对社会进行逐步的改革,渐渐地向前进步,社会性质不发生变化;后者强调对社会进行本质性的改变,社会实现突飞猛进的变化,社会在短时期内完成从一种形态到另一种形态的转型。这两种模式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表现,英国人选择了君主立宪式的变革,美国人选择了激进式的革命,由于革命的方式不同,导致社会的形态及发展模式不同。在严峻的生存危机面前,清朝的统治者也明白了“不变革则中国亡,变革则满清亡”的道理,但最终他们还是选择了“宁保满清,不保中国”,反对社会改革;社会革命的先驱者也明白“不变革则中国亡”的道理,他们要改变中国的命运,然而,是立宪还是共和?这也是20世纪初摆在中国人面前的两难选择。这两种不同的政见在中国都有其拥趸,孙中山主张美国式的激进革命,萨镇冰等则主张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小说通过具体的人物形象表现了当时这两种不同政见的冲突。汪治东和高含光虽是一对恋人、夫妻,但由于他们的政治信念不同,因而走上了两条不同的人生道路。高含光追随孙中山参加了同盟会,成为革命党人,积极参加革命,并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汪治东追随萨镇冰,不主张革命,最后在辛亥革命面前退出了舞台。他们两人曾经激烈地讨论过中国社会怎样变革才是最好的方式这一问题,并产生了很大的分歧——汪治东担心在民智未开的情况下革命会不会变成一场大闹剧、大悲剧,而高含光则认为中国就像一具奄奄一息的僵尸,只有下猛药才能苏醒。尽管他们的政见不同,但他们都以国家、民众的利益为重,是中国社会发展的脊梁。与他俩相比,袁世凯、杜喜珪、汤香茗等人则成了革命的投机者,成了革命的跳梁小丑,他们将革命视为一场赌博游戏,将革命作为捞取个人功名的机会与工具,希望通过革命实现个人在官场上的飞黄腾达。结果,革命党人高含光、喜娃等为了革命英勇牺牲,萨镇冰、汪治东被迫离开军舰,而袁世凯、汤香茗、杜喜珪等则窃取了革命的果实,成为新的掌权者。诚如小说中的萨镇冰所言:“中国历来的革命造反都是:精英牺牲,小人夺利,浊浪滔天,清流引退呀,中国倘还革命,若有,怕也仍然如此”,这意味着,辛亥革命尽管推翻了满清政府,但却并没有实现真正的共和,共和就像喜娃临死前在地上写下的两个字,只是一种美好的希望,无法变成真正的现实,这既是辛亥革命的悲剧,也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悲剧。从这一角度来看,小说中的爷爷、汪治东、高含光、杜喜珪等既是具体的人物,又是一个个的象征符号,在他们身上,表现出丰富的思想内涵。

此外,作品中描写的几个怪异的梦境、太岁、喜娃的死、汪治东两个失败的爱情等等,皆具有浓郁的象征意味。可以说,作品从头到尾都充满了象征与隐喻。据作者说,他留下这些隐喻和象征,让后代人不停的去猜想,估计作者身后也还会争论不断(作者给笔者的电子信件)。

历史是无法假设的,更是无法更改的,但这并非意味着历史是虚无的。今天我们之所以重新反思历史,之所以对历史上丑陋的行径进行批判,就是为了借史鉴今,就是为了使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这既是本书作者的创作意图,也是本书的主要价值之所在。(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海权革命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马汉海权论在我国百年翻译史初探
谁远谁近?
中国需要确立自己的海权意识
中国的出行革命
新海权时代
浅析国际法视角下“一带一路”中的法律问题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