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金融危机与新自由主义的破灭

2009-12-22 04:11张新平
开放导报 2009年3期
关键词:自由化自由主义金融危机

张新平 王 展

[摘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演化成全球范围的经济危机,而导致这次经济危机的原因主要是新自由主义指导下的消费拉动方式、金融自由化、资本的金融化,以及美国的新自由主义生存方式。从社会和经济的角度来看,新自由主义都是不可持续的,这次金融危机有力地宣告了新自由主义的破灭。

[关键词]金融危机经济社会透视新自由主义破灭

[中图分类号]F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09)03-0021-03

[作者简介]张新平(1964-),甘肃武山人,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政治学、国际政治研究;王展(1977-),山东金乡人,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美国金融危机研究室主任,讲师,兰州大学在职博士生。研究方向:世界经济、国际关系理论、党政民主与政府体制改革。

从经济角度来看,导致这次经济危机的原因主要是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指导下的消费拉动方式、金融自由化、资本的金融化。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历来重视消费促进经济的发展。例如,亚当·斯密认为消费是所有生产的唯一归宿和目的。C.哈伯勒提出来的财富效应(the Wealth Effect)认为人们资产越多,消费意欲越强。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消费拉动经济是城市享乐生活的高度世俗化,即奢侈消费、超前消费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自从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之后,美国的经济发展一直缺乏动力,于是,在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指导下,加大投资力度,采取一系列措施刺激消费,以求经济增长,后果却是恶性循环。格林斯潘主导下的美联储,将银行利息降至1%,无限量向金融机构放贷。“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美国社会的储蓄率不断下降。上世纪70年代国民储蓄率的平均水平为10.3%,80年代就降至7.6%,1990年再降为5.5%。2005、2006年居然为负数,2007年为0.5%。”“由此,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中产阶级家庭进入到一个超前消费的时代。”与此同时,美国采取一系列措施打击工人的力量以及降低工人的实际工资水平(至今都未恢复到上个世纪70年初期的水平),如直接打击、瓦解工会组织,解除对劳动力市场的管制、监控,劳资关系市场化,等等。由于工会力量的衰落,劳动者的收入无法得到保障,工人的实际工资水平下降,失业率长期高居不下,社会贫富差距急剧拉大。为了生活,工人就要付出更多的社会劳动时间增加收入和消费能力,并且大量借债消费。

工人劳动时间和实际收入的反差,以及美国新自由主义价值观念中的超前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推动,个人追求财富的驱动,资本市场的“财富效应”大大刺激了借贷消费行为。美国的家庭消费不是因为拥有巨大的财富能力,而是建立在依靠借贷、依靠消费促进经济持续繁荣,收入继续增加,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的幻觉之上。短期来看可能实现了经济增长和繁荣,但政府与民众背上了难以想象的债务包袱。房价、股价大增,造成人们拥有大量财富的海市蜃楼景象,又进一步刺激了借贷行为,美国家庭的欠债超过了国内生产总值的9070和家庭可供支配收入的130%。美国家庭以房产做抵押向金融机构贷款就高达9000亿美元之巨,随着房地产泡沫危机和次贷危机的发生,大约有900万户的房产资不抵债,50万户的房产将被金融机构收回、拍卖,给美国的家庭消费造成巨大冲击。作为美国经济推动力的个人消费在美国GNP中的比重超过70%,对经济的贡献率为80%左右,而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所反映出的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方式无疑是新自由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失败。据统计,美国的GNP为十三四万亿美元,而债务总额已高达50万亿美元,其净外债总额由1999年的7662亿美元增到2006年的2.6万亿美元。美国几乎是靠举外债过日子,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这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势必给美国经济以沉重的打击,经济的衰退现象越来越明显。

美国在二战后,受凯恩斯主义的影响,实行了严格的金融监管政策(如《巴塞尔协议》),金融市场虽说危机不断,但总能自善其身。而上个世纪70年代中叶以来,几乎每隔十年就爆发一次大的金融危机,大型金融机构破产时有发生,冲击力度不断加大。而究其原因,则是新自由主义指导下的金融自由化(金融监管自由化)政策所导致。新自由主义一贯主张小政府、大经济(或大市场)理念,认为金融市场具备自发的纠错能力,政府的监管是低效的,甚至多余的,让金融市场自由运行,资金的配置才是最有效的,金融市场才会更有效地推动现代经济的发展。正因为如此,美国国会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通过了解除对金融业的两个严管法案以及废止了金融分业经营法案(1999年)。1994年美国国会出台了《跨州银行法》,在美国金融史上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正是在新自由主义理论指导下,美国实施了一系列金融自由化政策,其具体表现为:金融市场日益开放,趋于国际化;利率渐趋自由化;金融机构业务综合化;金融工具多样化;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直接控制作用下降,一些政府金融机构面临收缩、取消或私有化的处境。结果是金融市场失去监控、信息的非对称化、行业的信用丧失、行业欺诈盛行等。在金融运作过程中,金融机构体系为获得丰厚利润,冒险采取各种措施,向低收入或者无收入、甚至没有偿还能力的人群、家庭发放按揭贷款,以按揭抵押债券、债务抵押凭证、信用违约掉期等形式转移风险,严重的信贷紧缩现象发生,金融市场危机爆发了。继上个世纪末的东亚金融经济危机到2002年的安然事件,再到现在的雷曼兄弟公司以及各大金融公司的破产,都又一次证明了新自由主义金融自由化政策的弊病,新自由主义金融自由化政策这个“万能的法宝”变成了美国经济发展的“紧箍咒”。

这次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是美国的房地产泡沫,而房地产市场泡沫危机是金融危机的一般症状。资本金融化的基础就是房产泡沫。“虽然2000年股市的巨大跌幅似乎昭示着严重的经济衰退,但房产泡沫减轻了企业遭受的损失,阻止了更广泛的经济紊乱的发生一这使2001年的经济仅经历了一个相对轻微的衰退。”美国的金融分析师斯蒂芬妮·庞贝伊形象地将其称为“巨大的泡沫转移”,“即住房抵押市场的投机性泡沫奇迹般地弥补了股市泡沫破裂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自此以后,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投机性盛行,住房抵押贷款和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急剧增加,房屋价格猛升,2007年的房地产价格比1995年上涨了70%,在当时美国房地产总价值(21万亿美元)中有8万亿美元的泡沫成分(相当于总价值的38%)。在随后而来的房地产市场恶性循环中,按揭贷款政策起到了推动作用,几乎无原则性的信贷扩张,使次级按揭贷款大量出现,其比重由2000年的360亿美元剧增到2008年第一季度的1万亿美元之巨,房主的偿还压力越来越大,几近崩溃的边缘。“危机是以金融市场突然发生逆转趋势为标志的”,次级按揭房贷

的金融化使投机演变成了危机。按帕利的金融化理沦来看,“(资本的)金融化可能导致经济容易陷入债务型通货紧缩和长期衰退状态”。这再一次证明了新自由主义金融自由化政策的失败。美国的金融市场和经济发展在新自由主义的漩涡中苦苦挣扎,不仅拖累了本国的金融市场和经济发展,还拖累了其他国家的金融市场和经济发展。

再从社会的角度来审视这次经济危机,美国一直崇尚的新自由主义生存方式无疑是另一个重要的源头。这次金融危机的源头并非仅是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指导下的消费拉动方式、金融自由化、资本的金融化的作用,而是美国社会运转机制中隐藏着的更深的东西,即美国传统价值观的堕落和新自由主义的生存方式出现了问题。

我们知道,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念、生存方式来源于盎格鲁一撒克逊价值观,具体表现就是新教价值观,即崇尚劳动、勤俭持家、清心寡欲,以及美国信条(American Creed):个人权利、法律面前的平等和个人事业(Individual Enterprise)观念。自20世纪70年代中叶,新自由主义在美国国内的经济领域确定了主导地位,其价值观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传统新教价值观日益衰微,个人自由至上主义盛行,大胆冒险精神肆意,加上政府对这种新自由主义观念的倡导,目前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处于狂热的提前消费、肆意消费的漩涡中。美国人在新自由主义生存方式的消费观念驱使下,欠债几乎与国内生产总值持平,成为全球最大的债务国。人们拼命追求空前的财富和享乐、过度浪费资源(占世界5%的人口却消费世界30%的资源)、精神空虚、享乐主义至上。当人们肆无忌惮地提前消费、贷款消费、投机取巧,金融危机的爆发就自然而然了。美国贪婪的资本主义本性充分暴露了给世界带来毁灭性影响的必然趋势。当危机来临时,美国并不想深刻反省本国新自由主义生存方式带来的危害,反而是变本加厉地攫取更多的金融资本、经济资源,把危机转嫁给其他国家。极度的、不负责的新自由主义生存方式,势必会给世界社会经济带来危害。这场由美国金融危机而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可能会持续两到三年的时间,世界经济将备受煎熬。

新自由主义是不可持续的。上个世纪的东亚金融经济危机中,受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生存方式影响最典型的国家日本至今都没能从泥淖中挣脱出来,经济社会秩序回天乏力。这次金融危机会不会终结美国主导的超强时代?“美国金融危机的扩散效应和冲击波在不断加剧。虽然目前来看,此次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世界经济动荡会否超过1929年的世界经济大萧条还难以定论,……目前金融危机向全球扩散,对各国都产生冲击和影响,但性质是不同的,对美国的冲击是根本性的,关系到经济是继续增长还是衰退的问题,而对其他国家影响则是有限的,更多的是经济增长的压力加大”,而这种经济增长压力的负荷一旦随着金融危机全球化的加深,经济衰退或经济危机就会在世界局部地区或全世界范围发生。从2009年开始,美国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以“多米诺骨牌效应”演变成大规模的全球经济危机,受害最深的,自然首推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指导下的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无论从美国,还是从世界上其他国家来看,新自由主义主导下的全球化经济政策的失败无疑宣告了新自由主义的破灭。

挑战即是机遇。这次金融危机带给世界两大重要契机:一是国际金融和经济体制的重构,全世界将抛弃美国新自由主义主导的盎格鲁-撒克逊经济模式,以及美国一国超强的形式,由世界主要国家共同制订和协调金融和经济政策,建立新的国际体制、秩序,来应对未来的新挑战;二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尤其中国科学的、可持续的、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和东南亚发展模式,极有可能取代美国的发展模式,即过度放任的新自由主义市场体制将被有力的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主导型的模式所取代。

责任编辑:垠喜

猜你喜欢
自由化自由主义金融危机
公允价值会计的历史沿革及其推动因素
近几年国际新自由主义动向回顾
浅析金融危机化解救助的效果
浅析金融危机化解救助的效果
基于LTE网络自优化方法研究
当代俄罗斯媒体语言的显著特点及其成因
新自由主义
曾荫权谈金融危机中的亚洲经济
金融危机扑克牌“通缉令”
欧美对华纺织品设限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