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南京!》中的人物刻画与人性救赎

2009-12-21 05:11陈琳舟
电影文学 2009年19期

陈琳舟

摘要《南京!南京!》着眼于对各个人物的深度刻画,以不同的镜头描绘了各阶层人物在战争期间的表现。影片对片中人物的灵魂进行了一次洗礼,使各个人物均充满了血性与圣洁的光芒。片中人物有着不一样的背景身份,但是他们在国难当头的情况下,以自己的方式救助着国家,救助着人民,这是一次人性的救赎,是一场历史的铭记。

关键词人性救赎;反战

《南京!南京!》自上映以来,就有众多褒贬不一的争议,有人盛赞影片所要表达的反战理念,有人不满导演对人物的刻画手法,甚至于有人直接给陆川扣上一个“卖国”的帽子。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南京!南京!》这部类似于纪录片形式的电影还是给观众留下了一些不一样的思想。整部片子并没有过于血腥残暴地来渲染日军1937年在南京所犯下的罪行,而是用—个日本兵角川的视野来观察整个战争所带来的种种不幸与磨难,最后以开枪自杀来寻求心理的解脱,或者说是赎罪。然而这也是本片最受争议的地方,有观众指责陆川导演在片中过分美化日本兵,并对整部影片进行了抨击。暂且不论影片是否有美化日本兵的行为,就整部影片对片中人物的阐释以及人物在面对残酷战争所表现的种种行为而言,本片不失为一部优秀作品,我们可以从内心感受战争的残酷和受难者的惶恐与不幸。

本片着重刻画了几个代表人物,通过对这几个人物的描写反映了战争期间日本军人与中国普通民众对战争的控诉。

一、心存良知的日本兵——角川

角川,应该说是本片绝对的主角,他是一个普通的日本兵,有着单纯的想法以及对家乡的思念。在教堂中,会因为自己误杀了几个中国女孩子而深受打击,情绪差点崩溃。对待慰安妇百合子有着单纯的爱恋,甚至希望战争结束后她会成为自己的妻子。他一直强调自己是角川。他希望百合子能够记住这个名字,而且为她带来家乡的礼物,可惜的是他在百合子眼中与其他日本兵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过来解决生理需求。

望着满街被凌虐的普通中国民众的尸体,看着那被高悬的头颅,角川的脸上闪现的是不忍和惶恐,他低着头,不敢面对……看着一车赤裸的堆叠在车上的女子尸体,他惊恐地发现其中有那个带着脚链站在自己的面前,麻木地被自己手下凌虐的女子,眼睛睁着,显得如此不甘。面对着难民营中的姜老师那一声“shoot me”的无声要求,他照办了,许是不忍再有—位女子在自己面前被凌辱,许是他觉得清白与尊严对于—个女子的重要,他在没有上司允许的情况下。按着自己的意愿开了枪,他知道这对于姜老师来说是最好的结果。

角川,他有着自己心中的道德底线,对于自己深爱的国家,他无力去指责这种暴行是对是错,也无力去改变上司的命令,他唯有用自己的行为来控诉战争的错误。所以在影片的末尾处,他释放了小豆子和老赵,并以自杀来结束自己的他抵抗不了自己良知的泣诉,所以他以死谢罪,忏悔日军犯下的罪行。角川用这种方式来达到自己灵魂和人性的救赎。

我们可以发现,导演并没有将日军妖魔化成一个杀人机器,他们有自己的娱乐,有自己的思维和良知。角川代表的便是这部分日本兵,他们在战争结束之后,一直活在战争的噩梦中,活着的远比死去的辛苦得多。

二、英勇奋战的中国军人——陆剑雄

国民党士兵陆剑雄,他是当年南京十几万守城官兵中的一个,是没有随长官弃城逃跑誓于国都南京共存亡的无数无名英雄的缩影。在他身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军人那闪亮的品质:永不退缩。在首都南京沦陷后,陆剑雄却依然带领着仅剩的部下奋勇抗战。与日本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在被俘虏后,又目睹同胞战友被日军集体残害屠杀,而在周围所有人都在死亡的威胁下暴露出贪生的本能时,陆剑雄却面对着日军的枪口第—个站了起来,直面死亡。他的举动代表了他的勇气,同时也是其他战俘直面生死的勇气来源,众多战俘集体喊出“中国不会亡!”这是他们对于自己牺牲后的最后的愿望,陆剑雄带着一名军人固有的骄傲与英勇,在日军机枪扫射下牺牲了。在影片中他没有过多的言语,有的只是他脸上那倔强的表情以及为战斗所做出的努力。

陆剑雄这一角色应该说是在战争期间,英勇抗战的军人代表,他们为了祖国的存亡,为了军人的职责,直面生死;为抗战作出自己的努力。导演对其安排的戏份并没有很多。但却完整地体现出当时军人奋战的情景,明知没有希望,却依然冲锋在战场的第一线,为身后的亿万群众坚守家园。

三、为难民营奉献的老师——姜淑云

在《南京!南京》中,有—个美丽、知性、为难民营无私奉献的女子,她就是姜淑云。姜淑云是难民营的领导者、教导者和保护者,她用自己柔弱的身躯做着抗争,与难民营里的国际友人拼尽全力救人,她是一个如此圣洁的角色。可是同时,她也是软弱的,缺乏勇气的。当难民营因为日军的兽行,而要求女性剪短发,穿男装的时候,自己却因身份特殊没有剪发。当她号召100位女性自愿站出来救难民营的其他同胞时,虽然泪流满面,失声痛哭,却始终没有举手站出来,或许小江临走那一眼让她了解到自己的懦弱,她开始了自己的救赎。当日军抓捕了众多男性,而只允许每名女子可以领回一名男性亲属时,她不断的易装,为多救出一个人而努力。当时的她显得那么娇小却又赋有力量。她的异常举动最终被发现了,或许她早就清楚地知道自己被抓后所要面临的命运。一句“shoot me!”这是—个女人为了尊严可以做的最后的选择。姜淑云的死,并没有什么背景音乐,有的只是一片肃杀的寂静,随着那一声枪响。姜淑云倒下,她终于可以有尊严地死去,终于可以摆脱自己心中的愧疚、自责与不安。对于她来说,为了解救别人而牺牲自己这已是对自己最好的救赎。

导演在安排这个人物时明显加入了人性最普通的情绪,姜淑云是一个知识分子,她有自己的骄傲与尊严,她宁死也不会让人玷污自己的清白,所以在一百名女性自愿奉献的时候,她懦弱地选择了退却。

四、从懦弱到坚强的拉贝秘书——唐天翔

唐天翔,是一个懦弱的胆小怕事的拉贝秘书,他是在德国人拉贝手下做事的,他一心只是想要保护自己的老婆和孩子,活着对他们一家子来说是幸运的事。—开始,他希望依靠着拉贝能拯救他的家人,当这一希望破灭后,他出卖了自己的良知。天真地相信了日本人对他的承诺,用出卖难民营中伤残的中国军人来换取与日军的合作,并自以为是保护了自己家人的安全。但其实他所怀抱的幻想很快就被粉碎了,他的女儿被日本兵当着面摔下了窗台,小姨子被日本兵抢走,最后被奸杀……于是,一直低声下气的他开始幡然醒悟,他用自己的生命来反抗日军。他知道自己没有了活的希望,但是他仍笑着安慰妻子:“下个月我会把薪水寄给你的。”他在被枪杀前还笑着对日本兵说,“我太太又怀孕了。”只这一句,就透露出他希望他的孩子为中国继续革命、做出贡献的决心。唐天翔这个角色是片中前后反差最大的人物,他从一个小人物走向大人物,并且从懦弱走向坚强。

很多人不理解唐先生的转变如此之快,从前一刻贪生怕

死的罕见角色一下子转变成英勇就义的英雄形象。对此,范伟对于自己饰演的唐先生的理解是:他是战争下的知识分子代表,心灵波动最大,从沾染污点到渐渐呈现出亮点。该人物真实,不是—个单纯的坏人也不是单纯的好人,只是一个战争中的父亲和丈夫。他所有的改变都是源自于对战争的认识。透露着知识分子的天真与迂腐,随着他渐渐意识到战争的残酷,于是开始清醒,开始成长。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导演对于这一角色的诠释,这是普通中国老百姓的形象,能活着当然最好,但是当家园遭到破坏,当亲人受到威胁,死也就不是那么可怕了。不是不爱国,只是国家没有亲人来的实在。

五、永存美丽瞬间的妓女——江香君

江一燕在电影中饰演了妓女小江,即使一开始她的形象并不讨喜,但就是这样才在后来显示出她的伟大。小江,是—个妓女,在首都沦陷、人人自危的情况下仍留着一头漂亮的卷发及红指甲,这不仅是女孩子爱美的本性,还是她吃饭的道具。在德国人拉贝保护下的南京难民营里,为了躲避日军对妇女的摧残,所有女性被要求剪掉头发和换上男人衣服时,倔强的小江一句“打完仗后还要靠它吃饭呢”而道出了自己的身份。—开始如此“刺儿头”的形象却在后来被颠覆。

日军威逼难民营交出100名女性来换取粮食和其他生活用品,否则就摧毁整个难民营,难民营的管理人员希望有人能够自愿站出来来承担这个磨难,来换取更多人的存活。小江第一个举起手来,用如此空灵的声音说道“拉贝先生,我愿意”。因为她的勇气,一个个妇女走了出来,她们用自己的牺牲来换取众多民众的安全,女人无疑在这影片中为自己塑造了伟大的形象。小江,即使他是一个妓女,但是她用自己的行动来向大家表述她灵魂的纯洁与美丽。据称,小江被带走时回头的那一眼,被评为《南京!南京!》最美的瞬间,她的眼中含有泪水,更有着坚强。她和其他被带走的女性向观众传达了誓死保卫祖国同胞、捍卫中国尊严的决心。

据说,小江这一角色是没有名字的。但在最后影片中人物出来的时候,我们赫然发现原来小江叫做“江香君”。古时,有个江南名妓叫做“李香君”,相信导演用这一名字也是有其用意的。陆川导演在影片中对于这个女子的刻画可以说反映了中国当时底层妇女对战争、对日军的抵抗,即使是耻辱的,但我们不能抹杀她们的牺牲。因为她们,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女性的坚强。

六、承载中国希望的孩子一小豆子

小豆子,这是一个孩子的形象,这个孩子很特别,他贯穿了整个影片的始终,并且在这场残酷的战争当中活了下来,他是整个战争的亲历者与见证者,他象征着中国的希望。小豆子是一个勇敢的孩子,他在战火纷飞、硝烟弥漫,大批军人溃逃的战场上留了下来,继续战斗;在与陆剑雄并肩赴死的时候,依然能够展开纯真的笑容。死亡在孩子的印象中或许远没大人想象中那么可怕,于是本该被枪毙的小豆子,却在死人堆里神奇地存活下来了;在难民营中,他开心地和人们一起生活,充满了暖意;在影片的最后,小豆子在原野上,开心的吹着蒲公英,那么纯真,那么坦然,仿佛从来没有经历过战争,仿佛战争在他的生命中并没有残留下阴影。小豆子,这个形象是中国的希望,是一个火种的延续和民族的传承。

据陆川导演透露,影片《南京!南京!》中的小豆子是有原型的,他曾在建川博物馆抗虏馆中看到一张娃娃兵的照片,名叫季万方,他是被日军俘虏的年龄最小的士兵,据说后来也是被杀掉了。但在影片的最后介绍中,小豆子的相片下却是“还活着”,这无疑是在向观众说明中国的希望永不会灭。

《南京!南京!》在相当程度上还原了南京的当时的情景——破落的城市、弥漫的硝烟、悲惨的民众;有麻木接受死亡的普通百姓,有为救助百姓而进行反抗的军人、知识分子以及心怀大爱的普通民众。影片中主角们并没有过多地对话,而是通过镜头的纪录来告诉大家——南京大屠杀的残酷,并没有日本右翼所说的“南京事件”那般轻描淡写。对于历史而言,铭记的是战争的残暴,而不是仇恨。日军中更多的也是普通军人,他们被政府蒙蔽,一味地在战争中制造惨案,以至于自己灵魂的丧失。导演揭开那段充满伤痕的历史,为的是提醒国人:不要忘记历史。历史的存在不容抹杀,战争是人类的悲哀,和平是全球人民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