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过唠死”

2009-12-20 07:13
卓越理财 2009年3期
关键词:优点家长妈妈

天 明

曾经有调查机构数据显示,孩子们对父母最不喜欢的行为就是“唠叨”,后来发现这远不是中国的“特色”,无论日本还是英国,全世界的孩子们都是如此。

听听孩子的心声

孩子对“唠叨”后的反应各异,更多孩子表现为对家长“苦口婆心”的不耐烦。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而反抗的现象,在心理上叫做为“超限效应”。这种“超限效应”在生活中比比皆是,下面这几个孩子的心声督促我们或许应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些问题:

小明一直在班上是“三好学生”,他也有父母“唠叨”的苦恼。他说:“妈妈总是唠叨,一件事可以唠叨一百次,烦死了。像我只是一次没考好,她就一直说,说到全世界都知道我考得不好,即使下次我考好了,她还要说。我都烦死她了。但是我顶嘴她就说得更起劲,我就不说,也不理她。”

上小学五年级的小孟同学最近迷上了看《柯南》,于是经常被妈妈“唠叨”。他说:“自己看书入迷时妈妈突然喊,让我写作业,我向妈妈保证十分钟后就做作业的,可妈妈不到三分钟就又来催我,还不停地数落。有时候真想自己有一种魔法,把妈妈变成小孩,把我变成大人,让妈妈也尝尝唠叨的滋味,知道知道我的心情。”

初三学生王敏而临升重点高中的压力,每天学习都很辛苦,可她说最烦的还是妈妈的“唠叨”。她说:“我的妈妈真没劲!昨天早上,我刚要起来,妈妈不停地喊我。一遍就行了,可是一遍又一遍地喊,多让人心烦呀!她越叫我起床,我就偏不起来。其实我本来就要起来了。最让人烦的是,妈妈有时候唠叨,也不分青红皂白,还冤枉我,趁妈妈不在时就找没有生命的东西砸一一发泄。”

“唠叨”也有因由

其实,父母们爱唠叨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原因有三个:

其一是不自信也不相信孩子。对孩子总是不放心,也不知道怎样才能有效地教导孩子,不自觉地一次次地重复,错误地认为,一次不听,就说两次,两次不听,就说三次,只要自己多说几次,他们总会听进去吧。

其二是急于求成。总期望自己说到哪孩子就做到哪,马上见效。忽略了孩子是一个有主体意识的人,别人的话要通过他的消化才起作用,再者,人的进步和改变需要一个过程,父母没有给孩子时间,中间又来催促反而破坏了孩子改变的进程。

其三不懂得倾听。孩子对事物逐渐产生自己的看法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而父母的观念和习惯和孩子往往有很大的差异。父母不懂得耐下心来听取孩子的意见,一味的灌输、强化自己的观点和要求,结果导致说了没效果、没效果更要说的恶性循环。

改变“唠叨”的方式

看着孩子面对父母们的唠叨所表现出来的冷漠与无情,也想到父母们如此真诚的付出却被孩子断然的拒绝,如同一腔热情的火焰被一盆冰冷的凉水所浇灌,一定非常的伤心。那么,做父母的能否改变—下自己的唠叨,把这种很随意的唠叨达到良好的教育目的呢?

“瞧人家某某,你就不能像他那样取得好成绩吗?”每个人都不是完美无缺、十全十美的,总要有某些优点或缺点的。拿别人家孩子的优点比自己家孩子的缺点,是父母最常用的方法,本意是想激励自己的孩子向别人学习,却总是适得其反。其实,最好的办法是先发现孩子做得较好的某件事情,极力表扬自家孩子的优点。每个孩子都是有优点的,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大加赞赏一番之后,再加上一句鼓励的话:你要是在某某方面比谁谁做得更好的话,那你简直就太让我们高兴了……

“你要考第几名,我就给你买什么什么。”孩子猛一听,很高兴,总会问,真的?但他转念一想,又会很不高兴,有几个原因,一是家长所订的目标过高,想一想,自己肯定实现不了,所以就泄气;还有可能就是,上次你也说过类似的话,可当孩子真的达到了家长的要求,家长并没有兑现自己的诺言,孩子便觉得家长又要欺骗自己了……最好的做法是,正确地估量自己孩子的能力,不提什么目标,或是提一个让孩子跳一跳就可以够得着的目标,不用其他的东西来搞物资刺激,不跟孩子交换成绩。给孩子买东西,供养他的吃穿,是父母的责任,不要有“我供养你,你就得按我的意志行事”的思想。

“除了学习,你啥心都别操,啥事都别管。”孩子听到此话的第一反应是,那怎么行?我的篮球,我的音乐,我的明星,我的朋友,我多彩的青春花季,都要让我抛弃吗?我才不干呢!其实,正确的做法是改变对学习的认识,在让孩子学习知识的同时,给他腾出点时间,让他学习怎样做人……

让“唠叨”变成理性教育

总而言之,怎样才能不用唠叨又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呢?

首先要相信孩子。相信孩子喜欢美好的东西、渴望成功,相信孩子有向上之心并能够自己要求和管理自己,他们本心不愿意让我们对他失望,更不愿意和我们作对。孩子表现不好一定有他的原因,父母的责任是和孩子一起面临问题,而不是不明就里的一味指责和要求。相信孩子,倾听孩子的想法,适时适度的引导孩子,响鼓无需重锤。

其次要尊重孩子。很多父母设定的人生路线,其实并不是非如此不可。对于必须作的事情,孩子有权利决定怎么做,以及什么时候做。孩子没有必要处处随我心意,如果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对待生活,对此我们应该觉得欣慰而不是失落。

再者要就事论事。既往不咎的同时,也不根据孩子的现状妄加孩子的将来,孩子是不断变化的,每天都不一样。我们最好的做法,就是直接面对当下的问题,就事论事,用尽可能简明的话语来表达,孩子忘记了什么事,我们就提醒他;孩子做错了什么事,我们就告诉他错在何处,如果孩子自己明白了,我们就不用再说;孩子有什么需要改变的,我们就明确指出问题所在并提出我们的期望,同时尊重孩子改变的过程。

还要注意抓大放小。说得越多,孩子听从我们的机会就越小,父母的威信也就越低。科学的方式是:可说可不说的就不说;同时有好几件事要说的,就拣一件最重要的说,其他的事情等这件视了结后再说;复杂的事情要分步骤说,先从孩子最容易做到的步骤说,完成这一步再说下一步。

最后要懂得适时放手。该孩子承担的,父母尽量不要参与,孩子做不好会受到相应的“惩罚”(比如赖床导致迟到),孩子会因此纠正自己的行为。每个人都需要自己长大,都需要懂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孩子很难懂得自己不曾经历的事情,父母提醒无效不妨放手,孩子会“吃一堑长一智”。

猜你喜欢
优点家长妈妈
家长错了
学生的优点单
12星座之优点大集合
鸟妈妈
我的妈妈是个宝
家长请吃药Ⅱ
不会看钟的妈妈
犯错误找家长
妈妈去哪儿了
食疗有何优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