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地区地方文献特征略论

2009-12-17 06:22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09年5期
关键词:河洛文献

杨 琳

关键词:方志;河洛地区;地方文献

摘 要: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摇篮,这里的地方文献有着悠久的历史,通过对“河洛地区地方文献”的调查分析,发现“河洛文献”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和实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G2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09)05-0163-03

河洛地区是指黄河洛水之间的广大地区,以豫西平原(洛阳)为腹地,东起郑州,西抵潼关、华阴,南至汝河、颍河上游的伏牛山脉,北至黄河、汾水以南的济源、焦作、沁阳一带。2002年10月,在郑州举办的“河洛文化与台湾”学术研讨会期间,朱绍侯先生和沙旭升先生都曾谈到,由开封禹王台所存康熙所题“公存河洛”匾额等可以进一步说明,所谓河洛地区,向东还应该包括开封在内。这里是华夏文明的摇篮,河图洛书的诞生地,在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范围的地方文献,更是还原历史真相必不可缺的珍贵资料。经过对河洛地区地方文献近十年的研究和调查,笔者就河洛地区的地方文献的特征略作几点分析,以期对地方文献的发掘和研究有所帮助。

河洛地区地方文献是指记载河洛地区的政治、文化、经济、人物、艺术、历史、山川、风俗、气候、物产、自然资源等方面的各种信息载体。河洛地区的地方文献主要有:河洛地区地方志、河洛地区谱牒、河洛地区地方史料、河洛地区地方人士著述等。这些是全面了解和研究河洛地区的历史与现状的主要工具,具有非常高的历史价值。

1 地域性浓厚、特色显著

地域性是地方文献中最具特色的一个基本特征。河洛地区的地方文献,地域性浓厚,范围极其具体,小至村户都有记载,从谱牒中可以看出家族的人口增减、搬迁、发展、繁衍等概况。地域性的变化包括地理、气候、水文、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社会的各个方面,只因为有了这些变化,才有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才形成河洛地区特有的社会生活习惯、经济类型和文化传统。如:民国六年《洛宁县志》记载了天文、地理、山川、古迹、里区、沟洫、土产、田赋、风俗、建置、祀典、学校、学历表、职官、科员、人物等。这些浓厚的地域性对河洛地区的各种科学研究提供了极高的参考价值和使用价值。

2 年代久远、资料丰富

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起源,尤其是洛阳地区,是中国建都最多最早的城市,文化底蕴之丰厚,历史沉淀之繁多,在中国很少有城市可以与洛阳比拟。纵观河洛地区的地方文献,从中可以看出,这里的地方文献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资料,尤其在地方县志方面,修撰时间早,准确地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和自然面貌,为研究河洛地区的历史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的《偃师县志》,是现存最早的偃师志,载有:“邑旧有志,岁月寖久,不无残缺。”说明在此之前偃师就有志。又如: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的《巩县志》,是现存最早的巩县地方志,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又重新修撰。此次修撰含八卷,卷一又含疆域、建置、沿革、星野、邑名、形胜、风俗、山川寨;卷二含官治、禄秩、城池、边维、保里、坊表、店镇、集市、学治、坛壝、职官;卷三又含土产、户口、田赋、农桑、土贡、课程、荒政、武备;卷四又含古迹、城驿、故县、闸坝、科目、祠祀、陵墓、寺观、宫室、名宦;卷五含关梁、津渡、营寨、人物、流寓、孝义;卷六又含烈妇、实祥、黄河、公署、后妃、惠政;卷七含艺文;卷八含遗文。又如清朝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版《偃师县志》,是清代著名学者翰林院编修孙星衍领衔编纂的,原志书前有序言两篇,卷首有清乾隆帝诗文、谕祭文和疆域道里表。正文三十卷,分装为十六册,有叙、图绘、地里志、山川志、陵庙志、风土记、学校志、祀典志、赋役志、帝纪考、职官表、名宦表、选举表、名臣传、儒林传、忠节传、政绩传、文苑传、孝义传、隐逸传、流寓传、烈女传、仙释传、方技传、艺文志、金石录、祥异志、大事记等。其中,地理志、山川志和陵庙志是由孙星衍在北京撰写后寄来,金石录由清代著名方志、金石学家偃师人武亿积多年的研究成果撰写;其余由湘潭人张度西组织偃师名家撰写,最后由知县汤毓倬统编。该志内容丰富,体例完备,学术价值较高,准确性强,为清代诸多县志中的上乘之作,也是河洛地区地方文献中的佳品。再如《洛宁县志》,始于明朝中叶,清代四纂,民国两修,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永宁县志》是洛宁开山之作;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永宁县志》由当时知县佟赋伟纂修,立舆地、赋役、职官、人物、选举、杂志、艺文七卷,8.6万字,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永宁县志》增加到9.7万字;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永宁县志》增加到14.9万字;民国六年,知县贾毓鹗、车云修、前临颖县训导王凤翔纂的《洛宁县志》记载了地域、经济、社会状况、风土人情等共36万字;1991年由洛宁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箸《洛宁县志》记载了农业、水利、乡镇企业、工业、黄金采运、交通邮电、教育科研、文化艺术、医疗卫生,人民生活等多方面,共120万字,记载了洛宁的发展史与改革史。

3 历史可靠、研究性强

河洛地区的地方文献,实事求是地再现了当时河洛地区的历史、文化、经济等,从河图洛书开天辟地,至孔子入周问礼,至蔡伦改进造纸术,至张衡刨制地震仪,至孝文帝强令推行汉化,真实反映了历史过程,并且该地区的地方文献详细记载了历史文化名人的生活、社交、事迹等。河洛地区是我国历代碑碣、墓志、石刻聚集的地方,上起东汉,中经曹魏、西晋、北魏、隋唐、五代,下至宋元明清,历代皆有,数量浩瀚,内容丰富。如东汉蔡邕的《熹平石经》、唐朝武则天的《升仙太子碑》、明福王朱常洵等名人墓志等,皆有较高的史料和书法价值。河洛地区的地方文献资料真实的展示现存很多河洛地区的文物地址以及当时的概况,如现在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龙门石窟,汉魏洛阳故城,二里头城遗址,隋唐东都城遗址等,这些地方文献客观真实的展现了几千年前河洛地区人类的生活和生存概况以及经济发展概况。在洛阳老城及其周围地区发现了较多西周时期的遗址和墓葬,坐落在邙山南麓的庞家沟墓地,是一处大型西周贵族墓地,370多座墓葬出土的数万件随葬品中,有太保康伯等五公大臣使用的青铜器,在墓地南面的北窑村发现了一处面积约14万平方米的西周铸铜遗址,研究表明,这是周王室在成周地区设立的一处重要坊,还有洛阳老城东郊发现的“殷顽民”墓区、偃师商城遗址,是我国唯一保留下来的一处未遭严重破坏的商代早期都城遗址。这些与河洛地区的洛阳地方文献上的记载恰相吻合,为认识华夏文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4 学说学派完备、观点明确

“制礼作乐”这一对中国社会、中国思想文化、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工程是周公在洛阳完成的,周公制礼作乐,对巩固周王朝发挥了重大作用。成王、康王之时,天下安宁,40年不用刑罚,史称“成康之治”。更重要的是,周公在洛阳“制礼作乐”,后有“孔子入周问礼乐”,开创了儒家学说之初基。经学本系阐释儒家经典之学,在汉、魏、晋以后的长时期里一直是中国文化的正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史学、文学、艺术等产生过重大的影响。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文字学和古文经训诂的一大总结。洛阳太学是当时讲授儒经、抒发己见、著书立说、相互诘难的重要场所,初创于公元29年,《水经·谷水注》载:石经东有一碑,是汉顺帝阳嘉元年立。碑文云:“永建六年诏书修太学,刻碑纪年,用作工徒十一万二千人,阳嘉元年八月作毕。”老子是公认的道家学说和道教的鼻祖,他综观社会治乱祸福、历史兴衰成败,并融合多种思想观点,创建出自己的学说。他认为:“道”是世界万物的根本,“道”创生万物,在万物创生后,还要守着“道”的精神,依“道”而行。他的学说还包含有朴素辩证法的因素,认为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面的对立,而对立面可以相互转化。他的学说被称为道家学说或道家学派。魏晋时期,以国都洛阳为中心,玄学大为流行。这种哲学思潮用唯心主义解释天道自然,以老庄思想糅合儒学经义,以虚无玄远的“清谈”相标榜,成为当时风气。早期的代表人物是何晏和王弼,后有嵇康、阮籍等。理学是佛学和道家学说渗透到儒家学说后形成的一种新儒家学派。宋代理学的创立者邵雍、程颢、程颐兄弟都曾长期生活在洛阳,他们创立了一套系统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故他们的学说又称“洛学”或“伊洛理学”。他们把儒学提高到“本体论”的层面,把“理”或“天理”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理”是宇宙天地万物的本源,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准则。他们又把理作为封建伦理道德的最高标准,进行“饿死是小,失节是大”的说教。河洛地区的学说学派对形成和决定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和品格,对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文化生活都产生了关键性的影响。

猜你喜欢
河洛文献
太极三部曲Ⅲ·河洛象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