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若峰
关键词:自贡
天然的盐博物馆川南民居茶铺和盐帮菜
大规模的生产场景在这里早已不复存在,留下来的许多井架混合在居民区和街道旁,连同昔日繁忙的运盐码头遗址,构成了天然的、珍贵的盐城博物馆。
也许是大自然的赐予,作为盐都的自贡,历史上曾有过一口不需钻井就有卤水的 “自流井”,由此,就在这一带的山岗,自贡的产盐业步入钻探、提取、热炼、产盐、运输的规模化阶段,大量的工人及盐商汇聚于釜溪河沿岸,逐渐形成生活区域和商贸集市。现在的市中心——自流井区,就是这一地带的后身。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很难让你想象到曾经的盐市是何等的面貌,但从釜溪河上的“善后桥”而过,便进入了一条石板铺就的沿河街道,大名鼎鼎的“自流井”就在这条街上,因此,当地称此街为“自流井老街”。
大规模的生产场景在这里早已不复存在,留下来的许多井架混合在居民区和街道旁,连同昔日繁忙的运盐码头遗址,构成了天然的、珍贵的盐城博物馆,也是今人在此寻觅历史遗踪、尽享休闲时光的地方。
老街沿自贡的母亲河——釜溪河逆流而上,走在老街,河的另一边就是新建住宅小区,这和青砖灰瓦的老街住宅形成鲜明对比,仿佛河流成了一道隔世的屏障,一边是城市的喧嚣,一边却是宁静的百年老街。一条老街重现古老盐道。
事实上,这条街道是旧时运输井盐的盐道,从街口的路边井遗址开始,至最高处的自流井遗址止,全长约1.5千米。老街的建筑均为川南民居风格,基本属清末民初所建,依山就势,层层叠叠,既有单间连户的民房,也有独门单院的商家住宅。和晋商、徽商的豪宅深院相比,这里显得朴实无华。同行的朋友戏称道:“真是一条劳动人民的街道”。
自流井老街实际是早期井盐生产区和运盐道,并不是名副其实的商业街道,为方便在此劳作的大量盐工生活,沿路不免也有零星商店混杂其间。我们踏着被打磨光滑的石板而行,依次看到了路边井、钱川井、荣华井、四望井、火龙井,自流井,有些粗壮的木制井架依旧立在山岗上,让人联想到这里曾经的繁闹。据说,产盐高峰期,有上千民工和几百头黄牛日夜轮换,不停地劳作。
沿街上行至中段即可看到盐码头遗址。坐在岸边纳凉的一老者告诉我:“小时候,码头下游的几百米河道上,天天挤满了运盐的歪头船,搬运工穿梭于码头,从早到晚一派繁忙景象。盐从这里上小船,在下游王爷庙处转大船,经仙市镇出釜溪河到沱江。”和那些静默的老井不同,码头至今还在使用,只不过成为两岸市民往来的摆渡口,昔日的“歪头船”不曾相见,取而代之的是一条铁制渡船,悠悠地、毫无喧闹地往来于釜溪河上。
细细地观察不难发现,老街以古盐码头为界,往下的旧宅多数改变成茶铺、饭庄和特色工艺小店,古色古香的装修不失旧时的风貌,除了让旅游玩家来此寻古访幽,也给百姓提供了安神休闲的场所。喝茶是次要的,邀请好友搓上半日麻将,才是真正的爽!
往上行民居房屋密集成片,昔日的民工住宅区如今依然是人口集聚,而临街的许多住房改成了饭馆。正赶上傍晚时分,许多游客拥挤在那里,品尝着家常小炒,尤其是自贡人家家会做的泡菜。泡菜毕竟是盐帮菜里最大众化的,想吃真正的盐帮菜,可以从码头渡河到对岸,或沿着街道绕过自流井再下行,即可到达风味食品街,找家自己相中的馆子坐下,品品盐商们昔日独特的味觉,就像我在自贡市里看到的一幅广告:“盐帮菜,难道仅仅只有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