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华鹏
如今,很多文章、很多谈话,一说到中国当代文学的现状和变化,不是亮出一副忧心忡忡而又无可奈何的语调,就是摆出一副真理在握的毅然决然的架势,然后一五一十细数:60后作家如何如何,70后作家怎样怎样,80后作家如何如何。说什么“如果说‘60后作家的‘断裂事件还只是文学审美原则的挑战,‘70后作家向‘美女作家的转变还只是商业力量的侵袭,‘80后作家的崛起已经基本是另起炉灶”。说什么“尽管60年代出生的作家曾咋咋呼呼搞‘断裂,但真正的断裂的可能在80后作家,70年代出生的作家不是‘遗老,而是‘遗少……‘70后被命名为夹缝的一代,过渡的一代,分裂的一代,边缘的一代,自相矛盾、不知所措的一代,浑浑噩噩、没有主见、因而也没什么前途的一代”,等等。
每每读到这些,听到这些,我就心生疑惑和茫然:您所说的“60后”作家“70后”作家“80后”作家他们是谁?他们在哪里?他们是一二个还是三四个?还是所有的?由此,您概括的他们身上所具有的文学特征或文学潮流,是指“60后”“70后”“80后”作家的个体呢还是指群体?如果是个体,又怎能冠以“某零后”呢?如果指群体,他们又在哪里呢?清代学人讲“例不十法不立”“孤例不立”。咱们的学人,写文章或说话,只凭印象先“立”了再说,“例”不“例”就打马虎眼过去了。这些观点看起来是那么回事儿,但仔细一琢磨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当然,无论怎样,人们还是喜欢以出生年代来将作家分成一堆一堆来说事儿,像以前堆在坪场上的谷堆——“60后”堆、“70后”堆、“80后”堆,据说“90后”堆也出场了,仿佛只有这样界限分明地划分,他们文章的观点才“看起来很美”,有深度有广度。我闹不明白,“‘某零后作家”这只笼子,能装尽天下所有“‘某零后作家”这群大小不一生猛各异的飞禽走兽吗?“‘某零后作家”这顶帽子的荫凉,能遮盖住所有“‘某零后作家”的个性和共性吗?
秘鲁著名作家略萨说,确立名目是一种不可救药的毛病。武断地用“‘某零后作家”来分析文学现象,就是不可救药地确立名目,它只会缩小、限制我们的视野,让复杂对象简单化,除此再无任何意义。确立名目或者说确立概念,是文学评论见怪不怪的手段,可以说中国当代文学评论的概念的繁荣远远超过了当代文学作品的创作,只要是个学者是个教授都有自己的概念,我们时常可以听到他们说“我把这一文学现象称之为×××”“我给它命名为××××”。
在“60后”作家、“70后”作家、“80后”作家这些概念中,最先出现的是“80后”作家这一概念。最初还不叫“80后”作家叫“80后”写作,或直接叫“80后”。这个概念是从诗歌圈而来。出生于1980年以后的年轻人在气质和生活方式上,和前几代人有着根本的不同。大约1999年开始,陆续有一些年轻诗人认识到这种不同,并逐渐开始用“80后”这个概念,后来很多人加入其中并认可自身的“80后”身份。“80后”的真正命名是在2002年左右,这一年中诗歌界年轻一代的诗人盛极一时。2003年以后,“80后”这个概念分化,逐渐使用在小说领域,慢慢变成“80后”作家。(见人民网《对“80后”青年思想及其写作的社会学反思》)应该说“80后”作家这一概念“走红”,媒体和书商功不可没,寻找兴奋点和制造市场点是他们的“工作”,当“80后”身上所具有的写作低龄化,早熟叛逆,与历史、传统隔离等特点出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看到了兴奋点和市场点,于是合力相推,让一批“80后”的小说热卖大卖,媒体和书商利得益满,部分“80后”作家也名利双收。由此,“80后”作家的概念得以确立。时至今日,媒体依然喜欢用“80后”作家的概念来“炒作”新闻,制造“80后”作家与所谓的传统作家的“战争”,比如“80后作家‘炮轰作家入户门槛太高”(《广州日报》),“80后集体反思父辈 羞于提起曾经喜欢先锋派”(《南方都市报》)等等。
本来,“80后”作家是媒体和书商制造的一个模糊而暧昧的概念,他们的目的是为吸引眼球,但这一概念进入文学评论家的视野后,“60后”作家、“70后”作家的概念便应运而生,评论家需要用这些概念来相互对比,发现规律,得出文章开头所引用的那些结论。“80后”作家成为媒体流行的一个概念后,难道我们文学评论非要跟风再复制出“60后”“70后”这些概念吗?某种程度上说,“80后”是一个不可复制的概念,提到“80后”人们头脑中会出现韩寒等人,但是你说“60后”“70后”,人们会想到谁呢?谁也不会想到,所指都变得虚无起来。这样做,只能说明我们的学人一是乱跟风二是贫乏。殊不知,用这种生硬的、一刀切的年代划分法来分析一代一代作家所具有的特性和规律,是没有说服力的,因为他太容易陷入以偏概全、以简代繁、概念先行的泥沼之中,从而混淆视听。
就说以偏概全吧。照有些文章说,“60后”作家靠传统的文学期刊成名,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的中坚,有成名作有代表作;“80后”作家靠市场媒体成名,成为当代文学的“新宠”,有成名作无代表作;“70后”作家传统期刊和市场哪一头都没抓住,是“夹心饼干”,没有成名作也没代表作。这是“戴帽子”“打棒子”的分析方法,简单地用“某零后”作家来代替某一时期。我们知道,社会文化、文学现象及特征的流变是发生在某一时期,以几个代表人物为标志,但不能说“某零后”作家都具有这些特征,“某零后”作家是个全体概念,而某一时期是个个体概念。这样说便以偏概全了。“70后”作家也有靠市场和网络成功的,“60后”作家也有很畅销的,“80后”作家也有很传统的经典写作意识和写作实践的。
我并不否认1960年代、1970年代、1980年代我们的文学在格局和生产机制上发生了重大改变,而且这种改变是在一个一个十年之间瞬间发生的,让人惊奇。我之所以深深质疑“60后、70后、80后作家”这种提法,是因为用一个出生年代命名的作家群体概念来代替一个阶段时间内文学的变化,势必会掩盖作家个体的丰富性、作家与作家之间的差异性以及作家创作并没完结的不可定论性。每个作家都是丰富的,无论1960、1970年代还是1980年代的作家,他们的创作并没有终结,只要是个勤奋有追求的作家,他总在文学和时代的变迁中调整自己,无论哪个年代出生的作家他们都在传统、网络、市场中写作,任何一个年代出生的作家都有可能写出流芳千古的大作品来,出生年代从来不是问题的根源。
而刻意在作家出生年代上做文章,只会限制了我们的视野,30年,在文学的时间刻度上是很短暂的,若干年后当我们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这三十年来三个时代的作家在创作上的成就和文学自身的发展变化时,我们一定会模糊他们在年代上的差异,无论“60后”“70后”还是“80后”,我们早已忘了他们之间所谓的代沟所谓的差异,我们记住和在意的是那个过去的20世纪,我们的那群作家留下了什么什么作品。就像我们现在阅读海明威和福克纳,我们才不管他们是“某零后”呢,我们也不会管这两个同一国度同时代生同时代死的伟大的作家是否见了面文学观念是否有什么对立,至今仍在说话的是他们的《永别了,武器》和《喧哗与骚动》。
回过头来说一点,所谓的“80后”作家真的与所谓的传统作家有那么大的鸿沟那么大的对立吗?“80后”作家真的那么“新”“60后”作家真的那么“旧”了吗?我读过一些“80后”作家的小说,我并没有觉得他们是从外星球降落地球的,他们的文学观念和文学技法依然是“很传统”的,有些不同的是他们呼吸上了时代气息的文学语言和少年老成的文学敏感。有些“80后”靠网络和市场一夜成名,暴名之下,“80后”的特征被放大,被夸张,就分出了“80后”的“新”和“60后”的“旧”,其实从所谓的“80后”和“60后”的现有作品来看,真正“新”——文学形式开拓和文学题材深广度挖掘——的还是所谓的“60后”“70后”写出的作品。每个时代的作家都会老去,都会被后来的人称为“老土”,但每个时代的作家都值得期待,因为他们都还活着,都还在写着,一切都没有定数。
所以,我以为“60后”作家、“70后”作家、“80后”作家是三个命名武断内涵模糊的概念,用它来分析我们当前文学的变化及其规律,是不适合的。如果说“80后”作家这一概念还可以存在一些时日的话,是因为它的标签和符号“价值”,媒体还需要用它制造话题,但这个概念已经跟文学不沾边了,那么再提什么“60后”作家、“70后”作家这些概念便更没有什么意思了。忘掉所有作家身上被贴上的年代标签吧,只去想想,他们到底写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