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地理

2009-12-15 09:09李雪野
车与人 2009年19期
关键词:吴三桂圆通陆军

李雪野

逼死真假有说 历史沧桑有语

云南这块土地出没过不少皇帝,一直纠缠在死因真假中的明永历帝就是一位。虽然在昆明华山西路至今有他的遇难标示碑,无奈这段时间忽忽已经几百年,当年那个或明月清风,或电闪雷鸣的夜晚到底发生了什么,从无定论。于是,关于昆明翠湖附近那段不长不短的路,到底是该称其为“篦子坡”,还是唤作通俗且血腥的“逼死坡”,完全依个人的爱好。

每座城市繁华的背后总有许多传说,翠湖周边即为一例,而此前提到的这个坡更是其中一则神秘的段落。

翠湖曾是古滇池一个湖湾,后来因水落石出而遗落人间,成为一汪清潭,元代时曾是百姓洗涮的“菜海子”;明朝自沐英起,历任官府都视为自家后花园,大兴土木添建亭台楼阁,广植垂柳,湖内莲荷飘香,最终成就为一颗“镶嵌在昆明城里的绿宝石”,总占地21.6公顷,19世纪初正式定名“翠湖”,寓意水色如翡翠般美丽。

“真假”逼死坡

华山西路南段的那个陡坡,民间称之为“逼死坡”,还有老叫法——“篦子坡”。旧因半坡之上,有数家卖篦子的小铺而得名。

而“逼死坡”的来历相对就有些“嚼头”了,这和明末的永历帝朱由榔有关。

明末,李自成、张献忠等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席卷大江南北。李自成进入北京,推翻明王朝的统治。接着明将吴三桂勾结清军入关,共同镇压义军,阶级矛盾逐步转化为民族矛盾,农民义军由反明转向抗清。

明王朝在江南的一些官吏,为撑持半壁河山,曾先后拥立明王室后裔福王朱由崧、鲁王朱以海等为帝,但都很快失败。公元1646年11月,又拥立桂王朱由榔于肇庆,次年以永历为号,即为永历帝。

公元1656年2月,原农民起义军张献忠部将李定国等,把永历帝护迎至昆明。李定国治军严明,云南暂时得以安定。永历下令举行乡试,开科取士;改铸铜钱“永历通宝”,便于流通;以“扶明”为口号,团结了一批抗清力量。昆明一时成为抗清的重要基地。

公元1658年12月,清军三路入滇,集于曲靖。永历帝召集群臣问策,李定国建议“南走,缓出粤西,急入交炆”;刘文秀遣表“请入蜀”;沐天波则主张走滇西,急则退入缅甸,缓则据守两关,或可仿南诏、大理图谋一方。永历帝同意后者,遂率军西走,越兰津,过腾冲,至缅甸。吴三桂带领清军步兵追击。

公元1662年3月,缅王迫于压力,将永历帝及其家属送交清军带回昆明。

此后,就出现了永历帝殉难的三种版本。

一为吴三桂担心将其押送北京途中会有反清人士劫夺的危险,经清廷批准,于当年4月14日将朱由榔及其眷属25人押到昆明篦子坡头绞死,从此,篦子坡改名为“逼死坡”。

二为吴三桂绞杀永历帝。他令部将进帛,永历帝与太子等遂被迫自缢于五华山西侧的篦子坡金蝉寺,后人以谐音称之为“逼死坡”。

三为吴三桂为断绝后患,断绝南明残部以永历帝为精神领袖来号召反清,擅自用弓弦勒死永历父子,用力过大致使先主永历身首异处。

从地名的演变来看,笔者认为第二种说法较为可信,否则何来“逼死”一说?

据说当日霎时阴云密布电闪雷鸣,记录下了这惨绝人寰的忤逆恶行,传说经过多年后,每逢雷雨交加的夜晚,都会隐隐传来凄厉的惨叫和哀哀的哭声。云南三迤人民尽属前朝教化,同情永历帝的遭遇,鄙夷愤恨吴三桂,背地里口口相传称此为“逼死坡”,直至吴三桂再次造反兵败,病死湖南衡阳才敢公开。后来清代官府为回避这一段历史,取“升平盛世”之意,于道光年间(1821-1850年)强制更名为“升平坡”。但民间仍习惯称“逼死坡”,以控诉汉奸吴三桂犯上弑主的恶行。

1911年辛亥革命后,蔡锷将军在此立“明永历帝殉国处”石碑,至今尚存。逼死坡陡,无论上下坡头,走到半山腰碑前,人们沉默无语、缓缓而行;马车至此下车步行,禁止吆喝出声;汽车到该处松一脚油门,减少一丝马达轰鸣,按一下喇叭,以此致哀。,

作为昆明历史文化的渊源之地,翠湖附近除了“逼死坡”,还有不少有价值的人文景观和名胜古迹,堪称昆明深厚文化底蕴的缩影。

大兴坡与大智慧

据说到圆通寺礼佛,主仕途最为灵验,老昆明流传着“求官去圆通寺,求财到盘龙寺,求姻缘达棋盘山”的说法。

踏上圆通街,即可转至大兴坡。圆通乃观音的法号之一,意为“明白”“大智慧”之意。圆通街因圆通寺而出名。到圆通寺上香,一路上都可以看到虔诚的善男信女们,喜怒哀乐神态各异,但都怀着礼神敬佛的心态,祈求消灾减难。这是老昆明上香的必经之地 ,据说,走上“大兴坡”,有“走上坡路运道大兴”之意。

云南贡院 至公堂

从圆通后下坡,沿青云街走到古代云南贡院(今云南大学内),此处原来是科举考试的考场,明清时在此街中段有一龙门桥,考生要经过此桥才能到达贡院,考试及第为举人后才能入京应试,取“一登龙门身价百倍”和“沿此路方能青云直上”之意。

贡院建筑布局谨严。中心的大堂为至公堂,至公堂前为明远楼,楼之东西为文场,南为龙门、仪门,左右有牌坊各一座,左为“腾蛟”坊,右为“起凤”坊,至公堂后面为衡鉴堂。现除至公堂和东号舍外已无存。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先生在至公堂举行的李公朴先生死难经过报告会上,曾拍案而起,怒斥国民党的暴行,铿锵之声余音绕梁至今回响。

云南陆军讲武堂

在近代云南的历史上,有一文一武的两所学校,都非常著名,“文”指西南联合大学,“武”指云南陆军讲武堂。前者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后者培养出一大批杰出的军事家、革命家。正因为如此,曾经是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学员,后来成为共和国元帅的朱德,称云南陆军讲武堂是“革命熔炉”。

创办于1907年9月的云南陆军讲武堂,一幢米黄色砖木结构的四合院二层建筑,由东、西、南、北四座楼房组成,走廊相通,楼端各设拱券门一道。占地面积1390平方米。主楼西南尚存有大课堂(礼堂)和兵器库一幢。南楼中部设阅操楼,楼前依稀难见当年宽大的演武场,历经世纪风雨的老四合大院尚存。20世纪初,清政府决定在全国编练新军,各地开办陆军学堂培养人才。在云南陆军讲武堂接受过军事训练和民主革命思想洗礼的一批学员,成为辛亥云南起义的重要骨干和基本力量。

辛亥革命后,云南陆军讲武堂先后培养了数千名人才。护国、北伐、抗战及解放战争中,这里人才辈出,英名显赫。除了共和国开国元勋朱德、叶剑英外,讲武堂的师生中还有曾担任云南都督、省长、主席的唐继尧、龙云、卢汉等六人,曾任贵州省、江西省、热河省主席的一批人,民国陆军首脑将官六七人,曾任滇军总司令的李根源、李烈钧、顾品珍、杨希闵以及抗日英雄周保中,著名军事家罗炳辉,还有邻国朝鲜和越南的革命家等等。云南陆军讲武堂将星璀璨、历史辉煌,令人惊叹。

老昆明常告诫后人,千万不要直接从青云街直奔五华山。欲速则不达,太顺了反而风险更大。不在大兴坡吃点亏,为人处世没历练到“圆通”的境地,难以在五华山立足。您看到“逼死坡”了没?晦气,连真龙天子都走不过这段通往五华山的山坡啊!

太多的历史和辉煌遗址,我们无法一一道来。翠湖周边任何一条街、一道巷,甚至一幢跨世纪老建筑,一棵久经岁月的老树,都有着一个令人唏嘘不已的历史故事,一段惊天动地的岁月传说。

猜你喜欢
吴三桂圆通陆军
多尔衮巧降吴三桂
圆通上市 赵薇将获利数千万
圆通上市 赵薇将获利数千万
圆通速递 快递第一股
中国陆军司令外事“首秀”给了巴基斯坦
命运多舛的俄罗斯陆军总司令部
吃货康熙定三藩
烦人的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