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整合诊断书

2009-12-14 09:06韩小伟王爱俊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19期
关键词:李老师课件学科

韩小伟 王爱俊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而是一种理念,一种有效的实践,它的灵魂是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方法和思想融入到学科教学的各个层面中。许多教师都在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创新,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教师难以领悟整合的理念和实质,错误定位,从而步入误区。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症状一: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是一种固定模式,即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简单相加。

病例:“王老师,这次要评选信息技术与英语整合优质课,快帮我做课件。”——小张是我们学校的英语教师,经常参加优质课评比。当我问她信息技术与英语整合的课有什么具体要求时,她说:“和以前一样,不就是得有课件嘛。”

小张的想法代表了大多数教师的想法。每当有优质课的评选,我总免不了帮老师做课件,与教师沟通时,不少人认为:整合嘛,就像1+1=2一样,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简单相加就是整合,甚至认为用多媒体作为教学手段的课就可以称为整合课了。

剖析:教条主义,思想僵化,理念不清,定位不准。

这是目前很多一线教师存在的通病。不少教师忽视信息技术的学习,认为信息技术只与信息技术教师有关,既然要整合,当然要请信息技术教师参与。其实,“整合”昭示着这样的精神: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这两方面都要下一番大气力,经过一番整治,使它们在新的水平上结合成一个整体—全新的课程体系。整合的目的和意义不仅是为了发挥信息技术的工具功能,而是赋予了新的教育意义,是要通过整合促进教学模式的变革,实现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全方位的现代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离真正的整合还有很大一段距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处方:更新观念,提升素养,挑战自我。

课程体系与理念的重大变化,对教师的教学观念和专业素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整合,是高品质的学习,不是简单的组合、捆绑,也不是简单的附着,而是一种共同发展的策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容相契,是将信息技术与学科之间的屏障洞穿。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关键是课堂,课堂的关键是教师。要做好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师必须掌握相关的技术,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有些教师上课时用的课件、网页不是自己亲自做的,教师对于课件的使用生疏,对课堂上出现的突发性的技术问题无法处理等,均会造成课堂教学组织不严密,张弛度把握不好,影响教学效果。

为提高素养,教师应自我加压,与时俱进,这是一种使命,更是一种责任。教师应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被动到主动,更新观念,提高自己的素养,促进自我成长。只有先进的理念,才能决定整合的方向和目标定位;只有教师具有深厚的学科功底和信息素养,对教学方法和学生透彻了解,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才能成为可能。

症状二: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主导是信息技术,即信息技术水平越高,整合越有效。

病例:我还走在路上,李老师就打来电话:“王老师,上次请您做的课件能不能帮我修改一下,我想添加一段录像,然后再请您帮我做段动画。对了,界面最好再美化一下。”我刚在办公室坐定,李老师就赶来了,又提出了一通要求,我发现,按照她的思路,45分钟的课单课件的演示就要30多分钟。当我提出自己的疑问,李老师说:“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不就是要一节课从头到尾使用课件吗?”

李老师的想法也代表着很多教师的想法。他们认为,要体现整合就要频繁地使用信息技术,他们追求的是形式上的“整合”与场面的热闹。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课程整合提供了理想的平台,这似乎又给人一种错觉:要取得理想的整合效果就要用最先进的技术。这在公开课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课件越做越专业,你用交互多媒体课件,图文声像并茂;我请专业公司制作三维动画,花几百上千元,在所不惜。今天BBS,明天互动平台,技术实现的招数越来越新异,教师演示越来越精彩,课堂越来越“后现代”。

剖析:重形式,轻内容,得其皮毛,哗众取宠。

是形式决定内容,还是内容决定形式?这个问题乍看很简单,但在操作中,有些教师却把形式放在了第一位。一节课究竟何时用信息技术,用多少?用少了还是不是整合?课程整合将信息技术看作是各类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课程整合不是信息技术竞赛,没有必要追求高尖的技术,只要能达到教学目标,优先选用容易实现的技术,二维动画能解决就没有必要使用三维动画。譬如,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可以展示铁在氧气中燃烧,就没有必要用信息技术去模拟。所以,整合课应“该用什么就用什么,该用多少就用多少”。

处方:自我反思,洗去浮华,返璞归真。

我们不应该把课件的精彩等同于整合的好坏,把课堂的热闹等同于学生学习的活跃,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不仅是声与色的汇集、视觉与听觉的盛宴,更是洗去浮华后的平实,是思想的启迪与智慧的碰撞。整合中还应允许求同存异,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或采用任务驱动,或以活动贯穿,或欣赏,或思辨,采用多种方式,让课堂具备开放性、参与性、群体性与趣味性,以学科创特色,以整合求发展。

波斯纳的“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要求我们在不断向上攀登的过程中,也要潜下心来思考,对自己的教育观念、教学设计、教学行为、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进行反思,突破经验的狭隘和局限,从而对教学进行改进和提升。作为教师,我们要摆正心态,别让整合束缚了手脚,也别被整合冲昏了头脑,及时对自己的课堂进行诊断,只有不断地否定自己,才能不断超越自己。整合,我们不要表面的精彩纷呈,不要场面的轰轰烈烈;整合,我们追求的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追求的是思想与智慧的共生。内涵才是一节课的生命力。

症状三: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主体是教师,即教师是整合的主角,学生是看客。

病例:放学回家,女儿告诉我:“爸爸,今天我被上课的老师选中去听课了。”“哦,讲得什么?听懂了么?”“我也不知道,老师说是什么整合,反正挺好玩的。那个老师长得真漂亮,会唱歌会跳舞还会画画,还放动画片给我们看呢。”其实当你听了这样一堂课,你也会如坠云里,不知究竟要学习什么。这样的课,纯粹变成了教师的自我展示,学生被晾在一边,充当看客,或者是“配合者”。

剖析:偏离主体,主次不分,目中无“人”。

也许我们打着整合的旗号,却在整合的路上越走越远。一些教师认为:整合,不就是教师“整合”,学生“随和”嘛。这其实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思想作怪,他们忘记了无论何时,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人,整合课也要体现六个度:学生主体的参与度,学生心理的调适度,学生思维的有效度,学生情感的内化度,学生语言的鲜活度,学生能力的形成度。

处方:关注学生,把握尺度,以“人”为本,求同存异。

学生永远是课堂的主体。当我们把整合当作任务,把教师当作了整合的主角,我们只会在整合的路上越走越远;如果我们的教育教学始终从方便教师自身教学的角度出发,而忽略学生的话,我们的教育就谈不上面向全体,“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广大教师在“研究、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的探索之路上不断前行,需要教师边研究、边发现、边完善。当我们消除整合中出现的急躁心态和功利倾向,学会构建,学会思辨,跳出学科的羁绊,从学生一生发展的角度从事教育与教学的整合时,我们会发现,教与学会变得更幸福。我们开出了课程整合的“诊断书”,但要真正“治愈”整合的“顽疾”,还需要广大一线教师“照方抓药”、“按时服药”,才能使整合走向更加健康的未来。

猜你喜欢
李老师课件学科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该得奖的李老师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宠物难伺候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初中数学教学中课件设计的重要性
“超学科”来啦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WEB课件开发系统的设计思路
精简课件,优化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