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过后,感悟数学教学

2009-12-11 08:25安戈英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09年10期
关键词:审题中考运算

安戈英

新学期开始,我带领学生经历了几次备战中考,又回到七年级教学,感觉有必要写些东西中考这样的考试不仅牵动着千家万户,更对以后的教育、教学改革起着一定的导向和推动作用在仔细研究近几年的中考数学试题后,我感悟到,与其在九年级复习阶段苦苦鏖战,倒不如把精力集中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把中考的各项要求渗透到日常的教学中去,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中考成绩.

一、注重对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理解,立足教材,落实“双基”.

河南省的课改已经进行了5年有余,伴随着对课标的学习也如火如荼我们要将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真正地、切实地落实到日常教学工作中.

数学的基本概念、性质、定理、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核心,也是各种能力形成的基础,离开知识的积累,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形成因此,在新授课阶段必须紧扣课标,把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思想方法掌握牢固,加强变式教学与训练,对课本中的典型例题多研究、多引申,逐步渗透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解题原则,达到“做一题,会一片,懂一法,长一智”.

首先,是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在数学中考的推理论证、运算解答过程中,由于条理不清、语言混乱、步骤不到位、方法不得要领,是造成大多数学生失分的原因在平时教学中加强数学语言训练,使学生能准确地、完整地运用数学语言表达思维过程和解题过程.

其次,是运算能力的训练运算能力是数学的一项基本能力,数学运算包括了概念、判断、公式、推理及方法等一系列知识和技巧的综合应用例如,2009年数学试卷的16题,就考查了运算能力的三个方面,一是简捷、合理的运算过程,二是准确无误的运算结果,三是敏锐的判断、估计、验算能力平时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教师除了精心设计训练的题目外,还应多提供一些时间,让学生动手完成,踏踏实实地写出运算过程不仅要求会,而且要求对严格的训练要从七年级抓起,让学生从审题、解题到反思,独立地完成解题过程.

二、树立过程意识,加强对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的教学.

教学中,要将数学教学作为一种数学思维活动来进行,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问题的提出过程、解决方法的探索过程、问题结论的深化过程、方法能力的迁移过程例如,2009年第21题随着旋转角α的变化探索四边形EDBC的形状,对各种形状的图形求AD的长,第19题判断他们能否在汽车报警前回到家?请说明理由都很好地考查了学生“观察——发现——自主探索”的思维过程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尽量避免现成题,题目对每个考生来说都是公平的平时教师要注意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提出过程,重视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概括过程,使学生在学习期间不是简单地背,而要展开思维,弄清其背景和来源真正理解所学知识,同时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关注社会,加强实际应用问题的教学.

加强数学与实际的联系,学以致用,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进对数学的理解与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基本理念.

近几年,我省的中考内容对此十分重视例如,2009年的第18题以奥运为背景设计的统计问题,第22题背景取材于同学们所熟悉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家电下乡问题设计的方案等使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中我们要时常关注社会生活实际,编拟一些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有实际背景的数学应用试题,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审题、获取信息、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启迪他们平时关心生活,关注社会.

四、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中考及各类考试中,好成绩很多不是靠临时抱佛脚取得的,很大程度上要靠平时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1良好的审题习惯.

有些题学生会,但是没有答对,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审题不清,有的学生对审题不够重视,匆匆一看便急于下笔,以致题目的条件与要求都没有吃透至于如何从题目中挖掘隐含条件、启发解题思路就无从谈起,所以,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2良好的书写习惯.

这次中考,有些学生的成绩与之前所估的分数有很大的差距主要的原因就是“会而不对”、“答而不全”,例如,几何证明中的“跳步”;做选择题时,选错时不是拉掉重写,而是在错处涂改,因无法识别而失分;添加的辅助线不予说明,书写不规范等所以,课堂上要重视数学题的书写和解题格式,让学生在平时就养成书写规范、严谨、整洁的习惯.

3搜集错题,编制错题集的好习惯.

受“短板效应”的影响,数学考试成绩的高低往往是因为某些薄弱环节决定的考前消除这些薄弱环节比做一百道题更重要因此,平时可指导学生建立纠错集的习惯每一道错题要搞清楚是概念理解上的问题、粗心大意的问题、书写潦草凌乱给自己带来的错觉问题还是习惯性错误(书写不规范、不良习惯)等找出错误原因,不断复习错误,进而改正错误考试之前,心平气和地研究这些错误,力图通过错误,找出走向正确的途径.

总之,每经过一次中考备考,都给我很多启发日常教学应源于课本,高于课本,回味演化,融会贯通,适当补充演练,把功夫下到平常.

猜你喜欢
审题中考运算
重视运算与推理,解决数列求和题
因式分解中考都考啥
有趣的运算
“三招”学会审题
七分审题三分做
垂直平分线,中考怎样考?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知识归纳
放松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