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阳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梦寐以求的古典巨著《红楼梦》。刚一翻看,我就被这本书深深吸引,特别是其中人物的语言,更是让人回味无穷。
我印象最深的是“黛玉进府”一回中,描写林黛玉初进荣国府时的情景。作者通过对人物语言的描写,展现了荣国府众人不同的态度,寥寥数语就把人物刻画得细腻传神,其中王熙凤的“表演”,可谓是惟妙惟肖。
王熙凤是王夫人的侄女,贾府上下的事都由她料理,可以说,她是非常世故圆滑的。在文章的开始,作者就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天才表演者”的形象。
见黛玉前,王熙凤故意来晚,在大家都敛声屏气的时候,她的精心打扮、簇拥而至和高声笑语都显示了她在贾府特殊的地位。而出场后她和黛玉之间的几句对话,尤其令人回味——
王熙凤又忙携黛玉的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先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玩的,只管来找我。丫头、老婆子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老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啦,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王熙凤二一连问了林黛玉三个问题,乍一看,觉得她很关心黛玉,可她真的关心吗?细细品读,不是!三个问题一口气问出来,黛玉来得及回答吗?来不及。王熙凤想让她回答吗?当然不想。她没工夫听,也不想听,因为这不是她的目的所在。那她的目的是什么呢?从两个“只管来找我”和询问老婆子的话中可以看出,她等于在说:在贾府我说了算,听我的没错。王熙凤真算得上是“机关算尽”了。
称赞一个人美丽的话有许多种,如:“你真美!”“你真是天下无双的美人!”而这些,王熙凤都不用,她说黛玉:“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算是见了。”这哪是赞美,简直是赞叹,这赞叹表达得真是自然得体。但她的下一句话却转喜为悲了:“只可怜我妹妹这样命苦了,姑妈怎么偏就去了呢?”因为她知道光显得高兴不成,老太太刚丧女,肯定要伤心,所以她想赶先一步伤心。可是她来迟了一步,不知道老太太已经大哭了一场。于是老太太听了此话,不是哭而是笑道:“我才好了,倒来招我。”这可让王熙凤难堪了。谁知她不慌不忙,转悲为喜:“正是呢,我见了妹妹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了老祖宗,该打。”她难道真的忘了老祖宗吗?当然不是。正好相反,她一心都在老祖宗身上,其虚伪和逢迎善变的性格暴露得淋漓尽致……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红楼梦》中光语言这一方面,就做到了“语表七意,语下三意”,让大观园里的每一个人物都跃然纸上。这个暑假,我沉浸在《红楼梦》的世界里,为书中人物的不同命运而感叹,为曹雪芹大师出神入化的文笔而赞叹。我忍不住感叹:《红楼梦》真不槐为经典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