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志勇 刘 琳 侯妍妍
摘要:美术基础课是高职院校美术类专业的重要课程,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下一阶段的学习。部分高职院校的美术类专业出于多方面考虑,多年来一直招收参加普通高考的学生,而非美术类考生。这些学生情况特殊,教学难度大,需要教师认真思考,大胆创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为学生在后续课程的学习中奠定坚实的美术基础。
关键词:循序渐进主动辅导因情施教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09-0080-0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越来越重视,审美水平也越来越高。于是,一些高职院校在近几年的发展中,逐步开设了以培养美术设计基础人才为目标的电脑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影视设计、动画设计等专业,以满足社会对各类美术人才的需要。由于各个学校的具体情况不同,招生方式也不尽相同,就生源而言,大致分为两种情况,部分院校按艺术类院校的招生方式直接招收美术类考生,这些学生在进人大学之前,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还有一部分院校则是招收参加普通高考的学生。这些学生大部分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美术训练,基础薄弱,甚至基础为0。而因为专业的需要他们又必须在大学第一年的学习中逐步掌握一定的绘画技巧。具备一定的造型能力。所以开设素描、速写、色彩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所在的学校就是属于后一种情况的一所高职院校。并在其中从事美术基础课程教学多年,积累了一些经验,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破除疑虑。树立信心
大部分学生在报考专业的时候,并不是很清楚将来入学以后具体开设哪些课程,因此,在上第一节素描课时很多学生往往表现的一头雾水和缺乏信心,受现在社会风气的影响,人们总有一种认识,认为美术必须从小学起将来才有希望。所以学生们不免担心自己将近二十岁了,才第一次笨拙的拿起画笔。是不是有些太晚了。这种担心可以理解,但作为教师一定要耐心的说明原委,破除学生的疑虑,为他们树立学好的信心,才能开展正常的教学活动。在这里主要从三个方面人手向学生解释:首先学校既然采取这样的招生方式,一定是经过认真调研考察和论证的,那也就是说,其他院校类似专业的实践证明O基础的学生在经过一定的学习和训练后是能够达到本专业对其美术基础素质的要求的。其次大量的事实也证明美术的学习也并非越早越好,很多起步很早的孩子,反而因为在最后枯燥单调的训练中没能坚持住而最终放弃了美术。还有一部分,起步虽然早,但理解能力,理性思维能力不足,很多绘画的道理不能理解,因此盲目训练最后误入歧途。没能取得多大的成就。而学生们他们虽然没有基础,但控制力,思维水平都已具备,虽然起步晚,但进步却会很快。从而使学生树立信心。最后就是降低目标,有必要向学生讲清楚,高职院校的美术类专业对美术的学习不是要成长为像毕加索、齐白石那样的绘画大师,而仅仅是为后续的软件类和设计类课程打下一个美术基础。通过学习能做到透视正确、比例准确即可,没有太高的要求。
二、循序渐进。注重细节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其实是处于劣势的,对于学习的内容和进度往往没有选择权。因此,能够换位思考,移情的站在学生的立场和处境上感知学生需要的老师往往是被学生认可的好老师。对于一个熟练掌握绘画技巧的人而言绘画基础训练的内容好像前后的逻辑性不是很强,但对于一个从来没有经过正规美术训练的人来说可能他们之间的难易和先后顺序就会很明显。因此对于没有基础的学生教师一定要忘掉自己已经掌握的技巧和知识,切实的从0去感知一下他们的需要,把所有感知到的知识点都列出来然后再细心的区分他们在逻辑上的先后顺序和操作上的难易程度,综合这二者,然后有序的安排教学内容和步骤。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不会有自身能力与所达到目标之间遥不可及的错位感,而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效率自然会大大提高,教与学才会和谐有序的整体向前推进。另外,就是一定要注重细节,很多在教师眼里看似不是问题的问题,对于学生而言可能却是从未接触过的新的知识。特别是对于这种强调动手操作的课程,细节还往往相当于是一个“小窍门”或是“捷径”。学生自己摸索很长时间可能都没有头绪,而教师一两句话点出来,可能马上就会奏效。同样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主动辅导。因材施教
绘画基础课大都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开设,学生刚刚从高中学习的重压下解脱出来步入大学,性格上大都还比较胆怯内向,还没有找到大学比较自由宽松的学习感觉,所以。开学初期,课堂气氛往往比较沉闷。绘画不像理科课程,有对与错的明确界限。同时也不像文科那样至少有—个大致正确的答案。而只是有一个好与不好的模糊范围,而对于这个模糊的范围作为初学者的学生,因为没有以前的经验作为参照,往往也很难判断,所以画的好不好,对不对,学生自己看不清楚,因此,也就没有太多的问题。另外,因为是初学,有些学生碍于面子,担心自己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和幼稚。从而引来其他学生的关注,往往也就欲言又止了。所以,在作画初期,学生主动问问题的不是很多,但这并不代表学生没有问题,也并不代表他们都能按要求画好。相反,往往在这样的悄无声息中,很多学生已经在错误的方向上走出很远了,但他自己却不知道。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学生中,来回走动,仔细观察,发现问题及时主动纠正和辅导。如果等着学生主动来问,可能错误就已经很大,纠正起来就很困难了。
另外,学生虽然基础差不多,但天赋上高低不同,兴趣上也浓淡各异。所以,几次课过后,学生学习程度上的差别就会显现出来。当然大部分处于一种比较正常的学习状态,而有的则明显的掌握的比较快,且兴趣更加高涨,有的则画的很吃力,缺乏信心。教师过高的目标设定对于落后的学生是一种巨大的压力,会无形中更加戳伤他们的自信心,而过低的目标设定对于优秀的学生又起不到拉升的作用,因此,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一定要区别对待,在要求上要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从而使指导真正起到推动学生能力水平提高的作用。
四、察言观色,因情施教
学生天赋不同,兴趣不同,个性也不同,甚至每一次上课的心情都不同。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这些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灵活的运用不同的方法,从而借由学生的性情差异产生一种杠杆作用,将教学方法和手段借由此杠杆放大成一种成倍的教学效果。在美术基础课的教学中,因为其课程的特殊性,教师需要随机辅导,和学生接触机会比较多,对学生的了解也比较全面和入微。所以很容易做到因情施教。不同性格的学生对于批评和鼓励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因此,当众夸奖,当面鼓励,私下批评,适当打击都是教学方法。得分别对待,用好了会取得很好的效果。比如,有的学生很爱面子,荣誉感强,但性情浮躁,爱玩,坐不住。画的不是很好,如果有一天他的作品里有一个闪光点,就应该抓住了,当着全班的面给以表扬。这种方式很容易激发这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其产生自律性,自觉的克服自身的一些毛病。还有的学生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喜欢一个人呆在角落里,有点自卑的,这样的学生适合单对单的诚恳鼓励,他能从老师的鼓励中获得一种被关注和重视的感觉。从而淡化他被边缘化或者被放弃的主观臆想。这样的学生老师要尤为重视。要通过不断的私下鼓励,从而坚持在绘画上的探索。还有一种学生,比较有性格,争强好胜,画的也不错,这样的学生,因为其对自身的认识比较自信,所以适当的批评,甚至纯粹专业上的打击,往往会产生反弹效果,会促使其在一种“较劲”心理的作用下更加努力,画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