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西燕
摘要:在高等艺术设计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高等职业艺术设计教育异军突起,它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进行有机结合,更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培养目标能力要求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09-0079-01
一、艺术教育现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些新兴的设计艺术行业兴起,使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量变大,也促使了艺术设计类专业发展成热门专业,但我们通过对社会艺术类人才需求情况的分析也不难看出,艺术市场上有三分之二的岗位需要一般的职业人员,而他们未必需要大学本科毕业生,或许更多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由过去金字塔式的精英教育模式向普及教育模式转变。学校的扩招,专业类型的增设,都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大跨步的往前迈进。但是,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并不代表质量的提高。就拿我国高等艺术教育来说,长久以来,艺术教育的教育层次并没有拉开,教育目标不明确,教学大纲更是互相模仿,使得专业性不强。而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社会一线艺术职业人才的摇篮,更应明确教育目标,确定教育的定位。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能力要求
从职业教育的角度看,现代职业教育应以能力为本位,把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与理论的同时,注意相关专业知识的传授,在教学过程中尤其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能力培养目标应是具备从业能力和关键能力。从业能力是指受教育者从事一项职业所必备的能力,它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专业能力,很容易理解,既是专业技能、理论和相关知识。如包装设计等。它是职业者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和核心本领。方法能力,是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它是职业者不断获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重要手段。社会能力,即人际交往、公共关系、职业道德等。它是现代社会中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关键能力也被称为跨职业能力,是指具体的专业能力以外的能力,它超出了专业技能和知识的范畴。它如果成为职业者自身的基本素质,那么当职业发生变更,或劳动组织关系发生变化时,他就能够在变化的环境中重新获得职业者未来新的职业技能与知识。
三、高等职业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和对策
(一)强化特色,提高质量
首先在课程设置上要改革教学内容。高等普通艺术教育与高等职业艺术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结构上都应有明显的不同,高等普通艺术教育主要培养有深厚的理论知识、掌握艺术表现方法和技能的研究性人才,高等职业艺术教育主要培养的是具有实践和操作能力的实用性、技术性人才。而当前在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中,高等职业艺术教育的内容与其他高等普通艺术教育的内容差别不大,在课程设置上更存在一味的模仿,而不是根据培养目标和社会对实用性人才的需求标准来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没能将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特色体现出来。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要立足于就业岗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突出教学特色,更新教学大纲,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急需的实用性人才。
其次,要改善教学环境。我国目前高等职业艺术设计教育中,普遍存在师生比例失调,师资力量短缺,教师放在专业研究上的精力少,教学基础设施落后,教学资源匮乏,学生实践、实习场地少等一系列的问题。同时,还有部分院校的教学条件满足不了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这些都为高等职业艺术设计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这就要求学校继续加大投资力度,改善教学环境,以满足快速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同时高等职业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对师资和设备的要求都很高,光靠学校的力量很难办好,需要积极与企业、行业、单位相结合,以创造良好的实习条件和场所。
(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建立动态师资队伍
学校在鼓励教师继续学习深造,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可以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外聘教师队伍,他们主要是由一些有一定知名度的设计师来担任,主要讲授一部分专业设计课。同时,将外聘教师引入师资队伍,也可以促进外聘教师与本校专业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有利与本校专业教师素质的提高。
(三)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复合型人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单位的性质已不仅仅是国有企业,更多的是私企、民营企业,在当今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用人单位更需要一专多能型的人才。而学校固守的教育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的用人需求,因此,我们应积极调整专业结构,综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实行通才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