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志成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逐渐增长,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农村的文化建设从总体来说还比较薄弱,还是难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不断丰富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意,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09-0070-01
一、目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一,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落后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物质生活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农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快速提高,但相对应的农民文化生活却提高不快。农民对文化生活的投入非常有限,多数乡村农民每年用于订阅书报刊物、看戏看电影的支出几乎为零。其中农村老年人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最为贫乏,47.6%的农村老年妇女把“烧香拜佛”当作精神支柱,其余时间都从事家务劳动,几无精神文化生活可言。
第二,农村文化建设落后于城市文化建设的不平衡现象非常突出。近年来,农村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体上来看,发展速度仍然相对缓慢,其滞后于城市文化建设的状况也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乡二元体制,重城市、轻农村的发展方式,使城市文化日益强化、乡村文化不断衰落由此也形成了城乡“二元文化结构”。由于福鼎财政相对困难,对文化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农村公共文化资源十分匮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尚未全面启动。文化消费普通低下。农民急需的科技图书很少,看书难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仅仅依赖于“文化下乡”,缺乏一种长效机制。
第三,基层党委政府“重经济、轻文化”的倾向依然存在。乡镇党委政府的工作重心是搞经济建设,把主要精力放在追求GDP的增长上,而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基层文化的发展问题。有的乡镇领导为了追求立竿见影的政绩,把有限的财力大部分用于经济建设项目上,无暇颐及农村基层文化建设。
二、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立足点
第一,贴近农村建设发展的实际。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转型时代,至少是面临着四大变化:一是传统的农业国向工业化国家转变;二是传统的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三是传统的社会结构向现代化社会结构转变;四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农村发展变化的现实表明,我国大多数乡村已经不是传统的农村形态,农民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之间的差别正在不断缩小和融汇。新形势下多种内容多种样式多种层次的文化需求,迫切需要文化活动与时俱进,拉近与农村的距离,抓住农民最关心的内容和最感兴趣的形式开展文化服务。
第二,贴近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在调查中不少农民认为农村文化就是老百姓过日子的文化。近年来农民对文化需求发生了这样的变化:一是追求文化服务的内容扩大。农民法律意识、民主意识、维权意识增强;通过市场信息和科技手段致富的愿望迫切;希望子女成才、邻里和睦、能够互助互敬互亲的期望值提高;借助岗前培训提高素质和技能达到社会流动的人数巨增;参与娱乐活动追求身心健康的积极性高涨等等,都是文化活动和文化建设必须贴近的内容。二是参与文化活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由家庭、邻里、村组自发组成的学习型、娱乐型、健身型、经营型自治性文化群体不断发展增多。三是文化需求量整体增大。突出的表现是农民闲暇时间增多。据统计表明,我国农村机械化操作程度已接近80%。农民生产条件和生产环境的改善,休闲时间增多为农民参与大量的文化活动提供了条件,那种忙时停闲时玩、节日喜庆过把瘾的时间安排已经成为过去。
第三,贴近本地群众的文化“口味”。一方文化养一方人。农村在历史的文化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特色文化、不同的审美趣味。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具有较稳定的文化语境和较强的文化同质性。近年来虽然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但主流还是好奇、尝试和有限地接受。特色文化的魅力就在于它所具有的亲和力,由此产生的向心力、自豪感和自信心,这正是文化凝聚力的显示。今天的农村年轻人不是不喜爱传统文化,而是希望创新,在内容和形式上跟上时尚。
第四。贴近农民的文化消费观念和消费水平。近年来,农民的文化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文化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消费已由过去的被动型接受转变为文化主动和文化自觉,讲究文化投入和效益回报。如子女教育、技能培训、家庭喜庆等就是农民积极投入的项目。消费的类型选择也有无偿型扩大到有偿型和经营型,以收益大小作为定夺的标准。值得注意的是,农村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民以及专业大户、工商个体户、乡镇企业对大型的娱乐性的文化活动需求量增加,他们为了增强社会资本,比如搞好人际关系,美化形象和提高知名度而经常举办的联欢、喜庆、促销等大型活动,丰富、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