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为中南海新华门影壁题字
解放后,毛泽东主席和党中央入驻中南海,除了对已经非常破旧的中南海做一些必要的修缮和装饰,中南海里一直没有大的布置,很多砖墙仍保留着上个世纪初的外貌,上面什么装饰都没有。新华门的影壁也还是袁世凯修建时的样子,深灰色的砖壁,中间有一个椭圆形图案,四个角上刻着花纹。
1961年的一天,毛主席和汪东兴乘坐苏联赠送的“吉斯”防弹车经过新华门,毛泽东对汪东兴说:“门口的影壁是不是考虑给它用起来?”汪东兴当即说好,就写主席的“为人民服务”,另外还可以写上“艰苦朴素”。毛泽东问汪东兴:“写我的话好吗々”汪东兴说,这是我们党的宗旨,我们中国共产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主席点点头,示意同意。随后,汪东兴安排中共中央警卫局的工作人员周启才和武建华两人负责此事。不久,在中南海新华门和中南海东门的影壁上便出现了毛泽东体的“为人民服务”和“艰苦朴素”。
明朝推广种植棉花
大约从元代开始,棉花织物与原有的蚕丝织物的发展并驾齐驱,且有取代之势。棉纺织材料,成本低于蚕丝,种植范围广泛,加工工艺简单。棉纺品除不如丝织品华丽美观外,更便于广大民众穿着。早在明朝建国之年,明太祖即命令各地推广棉花种植,规定民田五亩至十亩者,种植桑、麻、棉各半亩,十亩以上加倍,以解决民间的穿衣问题。棉花的种植在山东、河南、河北等地蚕丝业不发达地区,得到推广。江南地区在元代就已经出现棉布纺织业,松江地区的棉布每年可供给军衣用料几十万匹之多。河南、河北地区移民屯垦也多种棉。1392年彰德、东昌等七府的棉花丰收,产量高达1180万余斤。军需所用棉花、棉布常常多达数十万斤或数十万匹。明初民间推广植棉,对此后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临海公主卖身为奴
晋惠帝的皇后贾后生有四个女儿,长女河东公主、次女临海公主、三女始平公主及小女哀献皇女。其中,次女临海公主命最不济。
临海公主原被封为清河公主。西晋灭亡,洛阳大乱,皇族纷纷逃难。她途中与家人及姐妹失散。一名乡村野夫发现了落难的清河公主,他并不知道公主的真实身份,为几文钱将她转卖给吴兴县的钱温作奴婢。
晋元帝在江南恢复了晋朝,史称东晋。清河公主听到这一消息,她乘人不备,逃出火坑,历尽千辛万苦,到达都城,求见当朝天子。然而门口的卫士见她衣衫褴褛,一身奴婢打扮,不相信她就是前任晋惠帝的女儿。在她赌咒发誓之后,卫士将信将疑,终于同意向上禀报。
在元帝面前,公主涕泪俱下,陈诉了这些年来的颠沛流离及所遭受的种种苦难。不久晋元帝改封清河公主为临海公主。她作为公主曾被卖身为奴的经历也堪称史之唯一。
我国最早的邮票
最早发行的邮票是,清政府于1978年12月发行的,邮票的图案是一条龙。人们通常称这种邮票为“大龙邮票”或“海关大龙邮票”,也有叫“龙头票”的。这套邮票共3种。1分的是银绿色,3分的是银红色,5分的是银黄色。邮票上端两角是“大清”两字,右行是“邮政局”三字,左行是票面银数图的中心是蟠龙,龙的上端是英文“中国”两字,下端是几分银的英文文字,下端两角是阿拉伯数字。
我国第一套纪念邮票是1894年发行的,这套邮票叫做“万寿纪念邮票”,是清政府为纪念中外通商五十年和慈禧六十岁生日而发行的。全套邮票共9枚,其中2、3、4、6分的主图都是龙,1、9分是“寿”字,其余是鲤鱼、“大清邮政”和帆船。
中国古代的阅兵
据史料记载,我国最早的阅兵发生在距今四千多年前夏朝建立的前夕。当时,中国北方的华夏部落首领夏禹为了向江南发展,曾在现今河南省嵩县境内的涂山,与南方各部落首领会盟。在那次盛会上,士兵们手持各种用羽毛装饰的兵器,和着乐曲载歌载舞,这不仅是一种祭天的仪式,同时还欣喜地表达了对远道而来的南方各部落首领的热烈欢迎。
到了春秋时期,阅兵活动开始频繁起来。最初的阅兵是以打猎方式进行的。军队列好阵势,最高统治者或长官在阵前先用弓箭射猎禽兽,然后检阅部队。当时,人们把这种活动叫作“搜”(意为春天里打猎)。以后,又发展为定期检阅军队或战车。检阅步兵每年一次称作“搜”,检阅战车三年一次称作“大阅”,检阅步兵和战车五年一次称作“大搜”。
阅兵这一名称,准确地说是从汉代才被正式叫起来的。在汉代,定期的阅兵活动常与立秋之日的“祭兽”活动一起进行,其中还要增加一些打斗的内容。以后,各个建朝时间较长的朝代都有类似汉代定期或不定期的阅兵活动。
清代时,按清朝典制,皇帝每三年在南苑举行一次大阅兵礼。据《大清会典》记载:“康熙二十四年,圣祖仁皇帝幸南苑大阅。择南苑西红门内旷地,八旗官兵枪炮按旗排为三队。圣祖仁皇帝率皇子等擐甲,前张黄盖,内大臣、侍卫、大学士及各部院大臣均扈从,后建大纛。圣祖仁皇帝周阅八旗兵阵,阅毕驾还行宫。特降敕谕,申明军令,宣示于大阅之地。是日未阅前,官兵均赐食,阅后赐酒。”
古代新娘红盖头的来历
最早的盖头约出现在南北朝时的齐代,当时是妇女避风御寒使用的,只仅仅盖住头顶。到唐朝初期,便演变成一种从头披到肩的帷帽,用以遮羞。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唐明皇李隆基为了标新立异,有意突破旧习,指令宫女以“透额罗”罩头,也就是妇女在唐初的帷帽上再盖一块薄纱遮住面额,作为一种装饰物。从后晋到元朝,盖头在民间流行不废,并成为新娘不可缺少的喜庆装饰。为了表示喜庆,新娘的盖头都选用红色的。
古代的公费医疗
古代公费医疗在体制上的支撑点,即所谓“医在王官”,就是医药行政、医疗组织和医学教育的主导权都归政府掌握。据《周礼·天官》记载,这个制度在西周就已经确立。秦汉以来,“医在王官”的制度日益完善。到了唐宋年间,已经相当成熟。唐宋规定,凡京师百暑官吏、宫廷宦官宫女、南衙卫兵、各边疆民族驻京人员等,看病服药都找太医署。除了为皇帝嫔妃、诸王公主服务外,禁军官兵的医疗也归它负责。除了京官,地方官吏吃药看病也是沾惠于这个“医在王官”的体制。仍以唐宋为例,凡州府(宋时又加上“军”一级行政设置)一级,都设有地方一级的医学院,其领导和教师既是执掌地方医药行政的医官,又是学生的导师,一般多为太医署毕业的学生。地方官吏患病,就请他们治疗。县一级没有医学院校,但也有县署机关医院。比如北宋时,县一级的官医配置是每一万户一至五人,遇缺即补。国家除包干官吏的医疗之外,一定品级以上的官员还可经常获得以皇帝名义赐给的各种时令保健防疫药物。
饺子的来历
饺子源于古代的角子。早在三国时期,魏张指所著的《广雅》一书中,就提到这种食品。据考证它是由南北朝至唐朝时期的“偃月形馄饨”和南宋时的“燥肉双下角子”发展而来的,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清朝有关史料记载说:“元旦子时,盛馔同离,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又说:“每届初一,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做饺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富贵之家,暗以金银小锞藏之饽饽中,以卜顺利,家人食得者,则终岁大吉。”这说明新春佳节人们吃饺子,寓意吉利,以示辞旧迎新。
饺子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名目繁多,古时有“牢丸”“扁食”“饺饵”“粉角”等等名称。唐代称饺子为“汤中牢丸”,元代称为“时罗角儿”,明末称为“粉角”,清朝称为“扁食”。
古代如何监管食品
周代古代食品保鲜和储存技术不发达,大多数蔬菜、水果等鲜货受到时令和地域的限制,流通不广泛,利润也有限,因此利用食品投机牟利的案件较少。尽管如此,国家仍然做出特别规定。《札记》记载了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这大概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市场管理的记录:“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不时”是指未成熟,可见是为了防止引起不良后果,禁止未成熟的作物进入市场。为了杜绝为牟利而滥杀禽兽鱼鳖,国家还规定,不在狩猎季节和狩猎范围的禽兽鱼鳖也不得在市场上出售。
唐代唐代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通。根据《唐律疏议》,某种食物变质,已经让人受害,食品的所有者必须立刻销毁食品,否则要被杖打90下:不销毁有害食品,送人或继续出售,致人生病,食品所有者要被判处徒刑一年;如果这种食品致人死亡,食品所有者则要被判处绞刑。
南宋南宋经济繁荣,一些投机分子仍常常使用“鸡塞沙,鹅羊吹气,鱼肉注水”之类的伎俩牟取利润,为了加强管理,宋代官府让各类商人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须加入行会,并按行业登记在册,否则不能从事该行业的经营。商品的质量由各个行会把关,行会首领负责评定商品的成色和价格,充当本行会成员的担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