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兴
穿芳峪中学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这学多难也要办好”。当这个信念转化成行动以后,这所山村学校变了,有人把这里的变化解读为“穿芳峪现象”。“穿芳峪现象”给人们的启示一“招得来,留得住”、“讲实际。重实效”。
穿芳峪中学是天津市蓟县的一所农村初中。一听校名儿,就知道它是山沟沟里的学校。有人说“办初中难,办农村初中更难”,大概他们对这话更能感同身受。谁都知道,设备、师资、生源是办学的三个基本“要素”。穿芳峪中学在这几个方面没有一个占过先儿:设备和师资别说跟市区学校比,就是和县城学校比也差着一大截儿。要说生源,以前还可以,本乡本土的孩子只能到这儿上学。但是,现在经济发展了,交通便捷了,只要家长看孩子是棵“苗子”,就想方设法地把孩子送进城里读书,剩下的生源素质如何就可想而知了。
在这种情况下,穿芳峪中学还要和县城乃至市区的学校一样,接受政府的检验: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达标率“一个都不能少”,有时还要对升学率、重点率多上上心,因为他们在这些方面更费劲。他们同样要面对家长:孩子上了初中,家长的希望又多了一分,因为距离改变家庭命运的期待又近了一步;同时,家长的失望也随之而来,因为农村学校毕竟是农村学校,在很多方面都“不行”。他们同样要面对学生:学业上要面临“中考”竞争,课业任务重,学习要求高;心理上要面临学生“转型”,心理变化大,接收“信息”多,控制能力差,学生处在这个人生的关键阶段,难管也得管,难教也得教。他们同样要面对社会:学校像不像学校,学生像不像学生,教师像不像教师,这看似“简单”的评价标准,还真地关系到学校的命运。
其实,像穿芳峪中学这样的初中校,在农村学校中还是大多数。也许他们早晚会和县城乃至市区的学校一样“风光”,无论谁都期盼这个“早晚”能来得更早一些。于是,穿芳峪中学坚定了一个信念,那就是“这学多难也要办好”。当这个信念转化成行动以后,这所山村学校变了,甚至变得让人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有人把这里的变化解读为“穿芳峪现象”。其实这个“现象”给人们的启示——“招得来,留得住”、“讲实际,重实效”,比起这个“现象”的概念定位来说更有价值。
“招得来,留得住”这话说得再准确不过了。这些年,农村初中招生应该不成问题。因为农民也很明白了,孩子多上学和少上学就是不一样。即便有个别学生提前“择校”,多数学生还是“招得来”的。但是,能否“留得住”就不好说了。穿芳峪中学当然也不能“幸免”。入学后要求“走”的、擅自“走”的都有,且情况十分复杂:家庭困难的想走,说是要早点儿干活儿挣钱;家庭“小康”了也要走,说是孩子不是上学的“料儿”,上了也白上;还有那些能够找到“路子”的,不论学得如何,都要想方设法走,好像进了县城的学校就能“成龙”、“成风”。这个被动局面让他们困惑了,大家没少费力气,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呢?于是,校长带头下村儿、下户儿,听听群众的心里话。学生家长反映:“上了初中功课越落越多,总在班上‘垫底儿,孩子本来就‘不提气,再看人家的‘白眼儿,更见不着‘亮儿了。我们劝也白劝,逼也白逼,干脆别给老师添麻烦了。”一句“见不着‘亮儿”,大家豁然开朗,原来如此——这“亮儿”不就是希望吗?学生见不到希望,家长就会失去信心。看来,想要“招得来”,还能“留得住”,就必须让学生看到希望。帮家长重振信心。即使有的学生考不上高中。他们也是这里的主人,更是这里的未来,为这也应该让他们留住、读完。
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校长又带领教师分析原因、寻找出路。大家感到,过去总是“恨铁不成钢”,其实越“恨”越容易把学生“挤”到对立面。批评多,鼓励少,日复一日,别说孩子会有反感,就是大人也难以接受。问题出在教育方法上,根子却在教育思想。
刨出了“病根儿”,“下药”就有准了。学校紧紧抓住评价这个关键环节,引导教师从改革学生评价入手,增强学生自信,挖掘学生潜能,让他们能看到希望。评价的改革,使局面变化了。这变化是静悄悄的,但这变化是感人的。过去只有得高分才能得到赞许,如今一次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就会收获鼓励;过去反复出现错题可能受到批评,如今能够引起寻求问题规律的探讨;过去就是有了一些起色也难以得到肯定,如今哪怕一小段精彩展示都会赢得掌声。现在,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看到自己的亮点,发现自己的进步。成功的快乐,成长的幸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上进心。学校还结合山区的特点,改进了学科教学的考查方法,丰富了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山区绿化、果树栽培、生态园管理、农家院旅游等生活中熟悉而又关心的事儿,都进入了课堂。学生们交流创意、合作方案,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并在学习中找回了兴趣,发现了潜力。每个学生的成长记录袋中,装满了成就、动力、自豪和骄傲。想转的不走了,流失的回来了,“招得来,留得住”使学校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
“讲实际,重实效”这话再精辟不过了。群众最讲实际,农村群众更是如此。孩子上了三年学,如果看不到个结果,任谁说得再好听,他们也不信。要是结果合了意,他们还会十里八乡地帮你作宣传。“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这话一点也不假。
现在,学生招来了,也留住了。家长只是盼着孩子的学习能有长进。这个看似不高的期望,对于穿芳峪中学来说,也曾是一道很大的难题,因为学生的基础摆在这儿了,教学的难度也显而易见。为此,全校教师伤透了脑筋。校长引领大家在学习中思考,在讨论中探索。他们到市里学访,去山东“取经”……尽管学校办学经费十分紧张,但还是满足了大家“走出去”的愿望。他们没有白跑,一个重要的共识形成了,那就是“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要想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用好“适合自己的”方法,就必须讲实际,重实效。这个“实际”就在课堂,因为那里的家长没钱、也没“空儿”。这个“实效”就在考试,因为毕竟能让家长看见的还是成绩。
于是,校长先和几个实验班、实验教师开始了一次次的“学情分析”专题研讨,一场场高效教学“实地演习”。课堂教学的改革让教师和学生们都发生了变化,尽管这变化是静悄悄的,但这变化是真实的。用教师自己的话说:“过去我们在前边一个劲地‘傻讲,下边真没几个学生‘搭理你。”现在放手让学生自己读、小组议、发言、实验、做题、小结,学生们个个奋勇争先,唯恐落于人后。几次测试成绩下来。学生乐了,教师也乐了,连过去最难见效的学科也见了起色。与那些没有参加实验的班相比。数学成绩要高出二三十分,英语成绩一跃成了年级第一,特别是最薄弱的物理学科,期中考试的及格率达到了100%,优秀率也超过了60%。到期末考试,实验班仍然优势明显,其他班难以望其项背,这在全校引起了轰动。校长鼓励全体教师改革课堂教学,根据学情的“实际”改,瞄准教学的“实效”改。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变了:他们把阅读的自由还给了学生,把想象的空间留给了学生,把表达的机会让给了学生。桌椅分成小组摆放,有的教室还在三面墙上都挂了黑板,方便更多的学生能够及时通过口头或笔头表达独立见解。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了:学前的自主阅读、小组的主题讨论、教师的适时点拨,取代了传统的“一问一答”;形象的图片展示、生动的实物操作、活泼的讨论探究,取代了传统的枯燥讲解。学生动起来了。他们不再是课堂的看客,而成了学习的主人。一点一滴的进步,使他们的内心涌动着展示成就的渴求。讲台前、黑板上,争相阐述“发现”、发表创见;小组里、同学间,悉心切磋疑难;课堂上、下课后,热情帮助“后进”。师生双方也总是在相互沟通中相互启发,在相互补充中相互完善。教师们深有体会地说:“只有学生享受了平等、尊重,他们的学习才会主动、积极,我们的教学才会轻松、愉快。在我们这里,教师是‘学生式的教师,学生是‘教师式的学生。”他们还总结了“五环教学法”,即“导入激趣—自学质疑—互动质疑—学习小结—反馈提高”的课堂教学新模式。有人这样评论穿芳峪中学:用最“洋”的理念(指新课改的思想)。最“土”的办法,创造了最“实”的效果。应该说,这个评论不仅形象,而且贴切。
穿芳峪中学没有什么“多媒体”,也没有什么“名教师”。但是,这里出现的变化却引发了人们的深入思考。校长告诉教师们,乡亲们在那儿望着我们,国家在那儿盼着我们,不由得你懈怠;农村教育同样要让人民满意,让国家放心,因为我们同样肩负着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历史使命。大概这正是“穿芳峪现象”的“核儿”吧。
(责任编辑韩瑞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