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会俭
作文,作为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其地位之重要显而易见。然而作文教学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平时教学中,如果教学方法不当,学生产生厌倦感,就会产生一些问题。如:读书面狭窄,了解社会少,所写文章缺乏时代感;忙于应付考试,胡编滥造;缺乏基本功,书写潦草,写错字别字等等。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对此,我谈谈几点体会:
一、进行个性化学习,激发写作兴趣
要想做好一件事,兴趣是第一原动力。写作教学也是如此。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因此,在写作教学中一定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鼓励学生增强自信心,发挥个性优势,展示个性特长,抒发真情。同时,教师要创设良好写作心境,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丰富情感,增强想象力,使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如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联想与想象”一章,要求学生展开想象,充分联想,描写生活,表现自我。于是,我让学生写“二十年后的我”这个作文题,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在活动、写作交流和探究中增强信心,张扬个性,提高人文素质。不在“怎么写”上反复纠缠,而重在激发学生作文兴趣,让学生热爱作文,表现真实的自我,抒写真情实感。
在平时作文课上,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向学生介绍课外阅读文章,或精选一些与学生学习、生活有关的文章及名人名言、警句、格言等向学生推荐,或向学生及时介绍优秀精短时文,并分析它的特点,或对长文章选其佳段,加以品评。通过以上方式使学生从范文中受到如何立意与构思、如何布局谋篇及遣词造句的启示,然后加以模仿。学生从范文中受到教益,揣摩到了文章写作的技巧,再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进行仿写,定会收到较好的效果。此外,为配合学校的教育活动,每学期可举办一两次有针对性的作文竞赛,对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也大有益处。
二、鼓励自主写作,表达真实感情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中所说:“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为了得高分,不愿抒发自己的情感,惟恐它是
不那么高尚的;(学生)为了得高分,他们不愿表露自己的思想,惟恐它是肤浅的、片面的;(学生)为了得高分,不愿用自己的语言,惟恐它太幼稚、不成熟、不深刻,于是作文中充塞着伪圣化的情感、功利化的思想和成人化的语言,惟独失去了学生自己。”《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中所列举的种种现象,暴露出学生作文的心理状态,这一切不能不令人担忧。因此,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改变这一弊端刻不容缓,必须提倡有感情的写作。
作文的生命是真情。拥有了真情,就能显示作文的价值;失缺了真情,也就失去了作文的功能。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我们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必须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性情的自然”。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用真情实感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体验。”新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更是把“写作”、“口语交际”整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体验生活,以我心写我口,以我心诉真情。高考评分标准之一也强调真情实感,只有那些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才能引起强烈的共鸣。因此,平时多让学生写一些身边的事,有利于引导学生表达真实感情。
三、关注现实生活,表现时代色彩
文章是生活的反映,是作者情感的表达。教师要指导学生关注身边事情,扩大生活范围,丰富自己的见闻和经历。教学中要进行“作文就是做人”的教育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努力营造出生活化、人文化的氛围,使“生活即课堂”的作文教学理想成为现实。同时,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关注新闻、影视、音乐、摄影、图片、社区生活、自然景物,调动学生各种积极因素并激发学生的潜能去快乐写作。让作文富有时代精神和生活气息,这是作文的现实意义,也是高中语文作文的教学目的。
四、写作要认真,书写亦要认真
认真对待写作,是态度问题。认真的态度,是作文的根本。认真的书写也是使作文增色的重要途径。在近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年年书写都占一定的分值。一般不要求写得好看,但要求书写整齐规范。作文的书写,犹如人的容貌,给人的印象是很重要的,尤其是高考作文,卷面状况直接影响着阅卷教师的心理和情绪:字迹潦草、胡乱涂改的试卷,马上就给阅卷者一个不好的印象,而书写工整,卷面整洁的试卷,则让人一看心中先喜三分,阅卷者会给出比实际水平高的分值。至于错别字问题,它反映了一个学生的语文基础素养,如果接二连三地出现错别字,就会被认为语文基础太差、素养低,作文得分会大打折扣。卷面是作文的形象,有了好的内容,注重了仪表,拿到高分自然轻而易举。
总之,首先要从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开始,没有兴趣一切无从谈起;学生有情可诉,有感可发,才是作文的妙理;再次,要善于观察生活,广泛涉猎报刊杂志,扩大生活的范围,感悟生活的真谛;最后,书写也要跟上,让“第一感觉”走在前面。唯有如此,学生的作文才能迎来姹紫嫣红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