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金海
学前教育专业,对于师范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光荣而神圣的专业,她是中国未来的希望,是托起明天太阳的天使,而美育又是纯洁儿童的心灵,陶冶儿童的性情,引导他们去观察世界、感受世界,用稚嫩可爱的小手去创造世界的课程。为了我们的学生将来能够学以致用,我们进行了一次有趣的课堂模拟。
模拟课是启示师范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主动将已学的部分内容有针对性地与幼儿教育活动相联系,同时也是展示师范生热爱幼儿师范教育、树立敬业心的园地,并为发挥师范生的聪明才智,展开想象的翅膀,设计未来先进的现代化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提供了创造的空间。为了使同学们深刻认识模拟课的实质,我给学生们讲述了一个“点石成金”的故事。传说,有一位神仙具有点石成金的本领,他遇到了一位失魂落魄的商人,神仙说:“我是一位神仙,具有点石成金的本领,您需要帮忙吗?” “给我一座金山吧!” 这位商人惊喜的大叫道。神仙满足了他的愿望后又遇到了一位农民,他对农民说了同样的话,这位老实的农民请求神仙送给自己一头肥壮的耕牛和几亩好的耕地,神仙同样满足了他的要求。之后神仙又遇到一个朝不保夕的乞丐,神仙非常同情地对他讲:“可怜的孩子,我是一位神仙,具有点石成金的本领,您需要帮忙吗?”乞丐望了望他说:“真的吗?那就请你将这点石成金的本领教给我吧。”多么聪明的乞丐呀!用这个故事的寓意来暗示美术教学中的三种教育教学方式是再恰当不过的了。1.临摹,直接取得——对于长远教育来讲不可取;2.教师教一种方法,学生按部就班——传统;3.思维方式的转变,教我们如何动脑,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现代教学理念的体现。
玩儿是孩子的“天性”, 而学习又是孩子的“天职”,如何在“天性”的基础上,完成他们“天职”的任务,这将是我们一生所要研究的课题。学知识要在玩儿中进行,这恰恰是“人文性”的充分体现。因此,我们要进行的美术教育活动必须体现“三性”即: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
一、形象性
形象性是美术的基本特征。形象性很容易引发幼儿的感悟。例如,当我们帮助幼儿进行一道数学运算“1+2=?”时,幼儿面对这一枯燥的数字很是困难,可只要我们将数字符号“1”、“2”分别换成具有形象性的“一块儿
糖”和“两块儿糖”,问题就非常容易解决了。
二、情感性
情感,指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一种心理反应。 幼儿最容易受艺术美的感染,而去创作自己的作品。同样以“1+2=?”为例,幼儿对于枯燥的数字符号“1”、“2”,持否定的态度,而对于形象性的符号“糖块儿”, 持肯定的态度,因此,常常会出现知道“一块儿糖”+“两块儿糖” =“三块儿糖”,却不知道“1”+“2”=“3”的现象。
三、愉悦性
只有使孩子心情愉快,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自由地抒发他们的内心情感,挥洒心灵的故事,从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枯燥的数字符号“1”、“2”和形象性的符号“糖块儿”亦能证实这一问题。
接下来我结合以上所讲的知识带领同学们进行课堂模拟——《音乐里的画》。首先,欣赏音乐《丰收锣鼓》,并提出问题:(1)你想到了什么?(2)你看到了什么?(3)如果用我们所学的色彩知识,该如何表达你的所见所想呢?哪些色彩?哪些方法?生答:“我想到了人们庆丰收的情景”,“看到了人们收割的忙碌场景”,“仿佛看到了金黄的麦浪”……“我要用红、黄两色来表现”,“我要用红、黄、蓝三色来表现”,“我要用……”,……“我要用笔画”,“我要用嘴吹”,“我要……”,课堂气氛异常活跃,甚至有些同学已经开始手舞足蹈起来,一个个像小孩子一样,回归到了童年。我抓住这一契机,请三名学生分别拿着扇子和绸带边听音乐边舞蹈,其他同学认真观察这三名同学的肢体运动以及扇子、绸带的运动的路线轨迹。表演结束后,伴随着热烈的掌声,同学们开始自己的创作。为了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能,我又将音乐重新播放起来,伴随着锣鼓器乐的敲打声,有用笔直接画的,有用笔蘸上颜色后再用嘴吹的,还有将玻璃球蘸上各种颜色后放在纸盒里(盒子底部事先铺好了作业纸),随着音乐的节奏时快时慢地来回摇晃着。几遍音乐过后,学生的作品豁然产生。当我将学生的作品一张张放在试展台上,通过多媒体显示在大屏幕上时,一双双惊奇的眼神,一阵阵幸福的笑声,早已冲破了教室的门窗。
如果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这些将要作为幼儿教师的学生更加任重而道远,我们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才能创建更好的幼儿活动设计,将儿童带进一个美好的境界,在感受美体验美的过程中纯洁他们的心灵,陶冶性情,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开启他们的心智。毕加索曾经说过:“给我十多年的时间我可以学会像拉斐尔一样画画,但我却用了一辈子的时间去学习像儿童一样画画。”说明儿童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因此,我们一定要更新观念,大胆创新,努力学习,创建更好的幼儿活动设计,把萌发幼儿美的情趣作为美育活动设计第一目标。
我坚信这堂模拟课一定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作性,对于启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