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俐
摘要:谚语,用简单通俗的话来反映深刻的道理。英语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谚语可使课堂气氛活跃,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谚语 英汉互译 跨文化交际
一、英汉谚语与跨文化交际的定义及其关系
英语和汉语一样,都有许多谚语。谚语是社会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过长时间的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固定短语和短句。它是人民大众的口头创作,是文化艺术宝库中绚丽多彩的瑰宝。通过谚语,我们可以了解各国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丰富我们的知识,扩大我们的视野。我们所使用的谚语总结了人类千百年来的社会经验,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谚语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有的只适用于某些特定的环境,但也有不少经常使用到的谚语可以用于指导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跨文化交际,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 也是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如何在高职英语学习环境下,通过熟悉和掌握英汉谚语的互译来有效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是高职院校外语教师教学的重中之重,是广大英语教师都要考虑的一个问题,也是培养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有效方式与重要手段。在高职院校中,大部分学生进校时英语水平普遍偏低,加之有些专业对英语这门语言的实际运用要求并不是那么高,学生也不会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些客观原因都使得非英语专业学生本身对英语学习就提不起兴趣,给英语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障碍。
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英语现状的分析,交际互动式的教学——英汉谚语的互译,恰恰满足了学生的这一学习要求,能给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学习英语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给广大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质的提升。从长期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来看,学生对谚语的学习热情普遍高于普通字句和词汇的学习,因为大多数学生本身对于汉语谚语的掌握热情就比较高,在英语学习中更加热衷于掌握如何用英语来表达自己所使用的汉语谚语的方法。因此,在英语教学时,教师注重英汉谚语的教授,在课堂上引用风趣诙谐的英汉谚语,让学生了解英语与汉语中谚语的异同,真正把语言与文化结合起来,进而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异同,知道讲英语的人如何看待事物,通晓他们如何运用谚语来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道德、风俗、习惯,就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热情,达到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
显而易见,非英语专业学生对英汉谚语互译进行学习研究后,会对英汉谚语互译有一定的了解与掌握,不仅有助于跨文化交流,消除跨文化所带来的文化区域性障碍,更会达到提高跨文化交际和提高英语学习能力的作用。
二、英汉谚语翻译方法及对跨文化交际的提高
虽然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一直在探讨通过多种渠道来强化英语学习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意识,但由于大多数学生的入学水平与所选专业对英语学习要求的不同,我们既不能照搬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也不能墨守陈规、毫无创新地教学。所以,创新地采用英汉谚语互译的教学模式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英语中,谚语与汉语中相对应的谚语比起来可分为三类:相同或相似的谚语;没有相应英语翻译的汉语谚语;采用意译法和没有相应汉语翻译的英语谚语。以下是这三类谚语的分别归纳:
1.译成相对应的汉语谚语,采用直译法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尽管我们生活的世界每天瞬息万变,各个国家每秒钟就会有大量新的词汇产生,但世界文化是一个整体,英语谚语与汉语谚语有很大一部分都能找到相对应的词语,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时只要不影响对篇章的理解,应尽可能采用直译法,使原语中的生动形象在译语中得到再现。如一些经典的谚语:
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事实胜于雄辩。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患难见真情。
A close mouth catches no flies. 病从口入。
All roads lead to Rome. 条条大路通罗马。
All that glitters is not gold. 闪光的不一定都是金子。
Misfortunes never come single.祸不单行。
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箭双雕。
To go with the stream.随波逐流。
这些经典谚语,无论在东西方都能找到相对应的词语,教师更应该多花时间让学生一一掌握,这使传统课堂教学氛围不再死气沉沉。课后,教师还要在经典英汉谚语学习方面进一步巩固,安排学生课后利用图书馆或上网查找更多谚语资料,增加文化底蕴的积累,让学生学有所获。久而久之,形成良性循环,也提高了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对跨文化意识的敏感性。
2. 没有相应英语翻译的汉语谚语,采用意译法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英语与汉语中有一部分词语的地方文化色彩浓重,如果采用直译法,不仅会破坏原文形象,牵强附会,生搬硬套,更会造成误解,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通常情况下最好舍弃原文的表达形式,采用意译法,用简洁精炼的语句表达出来。如:A burnt child dreads the fire.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
After praising the wine they sell us vinegar. 挂羊头卖狗肉。
There will always be trouble until the trouble—maker is removed.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采用直译法翻译,教师如何讲解呢?蛇与草绳并没有直接的联系,第二句采用直译后就变为“赞扬酒后他们把醋卖给了我们”;最后一句庆父是谁?鲁国在哪里?这明显具有地方文化色彩。显然,直译是行不通的,读起来既拗口又闹笑话。这种例子还有很多,如“说曹操, 曹操就到”,“此地无银三百两”,“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等等,我们最好都采用意译法,结合这些谚语背后的故事讲解,学生的注意力在无形中被吸引住,更加深了印象。课堂上多使用有关意译法的例子教学,多给学生时间,让他们自己多动脑筋举出没有相应英语翻译的汉语谚语进行意译的例子,活学活用,思维得到锻炼。点点滴滴的进步,不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树立自信心,更会心中充满成就感,觉得学英语也并不是一件困难又头疼的事,甚至在与外国朋友交谈的过程中,用上一两句地道的谚语,让他们刮目相看,在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也给外国朋友机会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可以让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3.没有相应汉语翻译的英语谚语
英语是世界上通用语言,中国人学英语的重要性早就不言而喻,它是通往成功的试金石与敲门砖。但学习英语需要的是持久与耐力。很多学生考上大学后认为所学专业对英语应用能力要求不高,以后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可能用不上英语,对教师上课也就提不起兴趣,以致中途放弃英语学习的大有人在。事实上恰恰相反,自中国加入WTO,各行各业向世界敞开了大门,我们与各国朋友认识,交谈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如果学生在校时不认真学好英语,工作后,需要用英语时就会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慨。因此,广大英语教师既要反思自己教学存在哪些问题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与动力,也要不断创新,给自己充电。那些没有相应汉语翻译的英语谚语是教学中的难点,同时也是教学的重点,所以,对于那些没有相应汉语翻译的英语谚语,更要引起重视。如:
“You are not my tea !”千万不要用“你不是我的茶”来翻译教学,而要仔细讲解这里的“tea”是“style”的意思,应理解为“You are not my style.”课堂上,可用情景教学法给学生布置情景任务,用“You are not my tea !”来表达出与某人不合拍,格格不入。这样,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就在无形中得到实践与提高。
“Mind your business!” 这句英语谚语已屡见不鲜,但是我们高职院校学生由于英文水平低,很容易把business理解为商业,而其真正寓意是“少管闲事”。
“A bird in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这句话的准确翻译应为“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学生初学时会疑惑这句谚语的哲理何在呢?它是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我学了这句谚语对我的英语水平有所提高吗?我与老外谈论哪些话题时才用得上这句谚语?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要解除学生类似的疑虑,还要苦下功夫,本身要对英语类谚语要有很好的掌握,才能做到成竹在胸。“A bird in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意思是猎人射死一只鸟,这只鸟成了他的猎获物。如果树上还有两只鸟,能把它们同时打中,当然那两只也是猎人的战利品。但如果没打中,那两只鸟定会闻声逃走。因此这句谚语中心意思为“到手的东西才靠得住”。它给我们传递的道理也可理解为“不要吃着碗里的,却想着锅里的”,比喻人不能太贪婪,要踏踏实实,一步一脚印。外语教师可以就一些生活现象,用讨论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最后教师以这句谚语对学生的讨论做点评。从而,使他们在谚语学习中善于实际运用并乐于享受谚语学习带来的乐趣,摆脱传统课堂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弊端。
三、结束语
学习一门语言就要学好它所蕴含的文化与传统。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使得非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薄弱。高职院校教师通过英汉谚语互译,这种高效率、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扫除了非英语专业学生语言应用的失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重视文化教学和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 薄鲜娥,《浅议英汉谚语的互译》,《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2009
[2] 蒙兴灿、孔令翠,《实用英汉翻译》,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3] 张维为,《英汉同声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4] 张美芳,《中国英汉翻译教材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6] 戚雨树,《语言·文化·对比》[J],外语研究,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