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宇
人们都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可是我们肖老师却可以通过一个实验,说明眼睛看到的东西也不一定是正确的。
肖老师宣布实验开始。他先给我们发了一张纸,我们接过后,发现在纸的左半边是一只张开小嘴的鸟儿,好像正在兴奋地歌唱,右半边是一个极为精致的大笼子,中间有一条虚线,把这张纸完全分成了两半。
动手做实验了。我们把这张纸平放在桌子上,拿一张不透明的、高高的硬纸板垂直立在这条虚线上,鼻尖紧靠在硬纸板上,然后目不转睛地盯着纸,就算眼睛酸了也不能眨一眨。过了一会儿,我的眼睛发酸了,我居然看见那只正在唱歌的鸟儿缓慢地向那精致的笼子里“漂”去,先是尾巴碰到了,进去了,然后身子也进去了,接下去进去的是翅膀,最后是头。哇!太不可思议了,整只小鸟都钻到笼子里去了!咦?这时又一件奇怪的事发生了:小鸟的头和尾突然都消失了一点儿,可能是因为笼子太小了,装不下它了口巴?
奇怪,硬纸板明明隔开了乌和鸟笼呀,难道眼睛也会骗人?实验后肖老师将原因告诉了我们。原来眼睛会自动调整焦距,当两只眼睛都只看一个东西时可以看得清晰而不重影,而在这次实验中,一边的眼睛只能看一样东西,但由于大脑的自动调节作用,还是使它们重叠起来,画在纸上的鸟儿就这样飞进了笼子里。
这个实验真有趣!看来,生活中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多多思考,就可以发现许多奇妙的事情。
[简评]
哎呀,长在我们自己脸上的眼睛也会“骗”我们自己,这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作者把实验的过程一步步地写来。又将实验的结果清楚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似乎真的看到了那张一半是鸟一半是笼子的画片,又似乎真的对着画片看到了小鸟“漂”进笼子。写这类小实验的习作,一定要注意的就是要把实验的过程写清楚,让读者通过这些过程能信服地接受实验的结果,这样你的习作才能打动人,感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