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天开海岳铸神奇

2009-12-07 03:38徐明莉
中国文化遗产 2009年5期
关键词:徐达山海关永平

徐明莉

特殊的地理环境

山海关区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优越的自然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些为山海关人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并构成山海关区特殊的区位优势,使之成为渤海之滨的一个锦绣家园。

山海关区为秦皇岛市的一个市辖区,地处河北省的东北隅,属东北、华北、环渤海三大经济区的交汇处,北倚燕山,南临渤海。

山海关区东部和北部与辽宁省绥中县接壤,西部与秦皇岛市海港区毗邻,西北部与河北省抚宁县相接,南襟渤海与辽东、山东半岛隔海相望。

山海关区地处山海之间,集山、海、关、河、湖于一体,青山秀水,绚丽多姿。明代进士闵硅描述山海关为“幽蓟东来第一关,襟连沧海枕青山”。这里有明早期长城起点翻越的第一座山峰——角山,其形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山海关的天然屏障,又有“万里长城第一山”之称。明代兵部分司主事尚纲有诗描述角山的风光:“双峰叠翠倚云端,无限华夷是此山。”老龙头是全国唯一深入到海中的一段长城,是明万里长城的精华所在。优越的地理形势,构成了古代严密的海防要塞。长寿山人称“人间仙境”。

山海关城山与海之间的距离仅8公里,长城犹如一条巨龙,逶迤群山,蜿蜒东来,将高山、雄关、大海连为一体,构成了山海关独特的地理环境。

重要的地理位置

山海关地处万里长城重要地带的东部起点,居辽西走廊西端。这里北依燕山,巍巍长城随山起伏,雉堞密布,雄视四野;南临渤海,烟波浩渺,石城敌台耸峙海疆,东有欢喜岭,是一道天然屏障,西有石河,乃一条天然壕堑。从地理上看,山海关确是名副其实的军事要塞。过去的京奉驿道(或称御道),现在的京哈铁路、京沈公路横贯东西,使之成为华北通往东北的交通要冲。

山海关在历史上的战略地位,早在秦代就已显示出来。以山海关为中轴的辽西走廊西段,是秦始皇称帝后下令修建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之一。这一带为中原通往东北的咽喉要冲,被史家称为“碣石道”。

北齐文宣帝天保七年(556年)发军民丁壮自西河总秦戍(今山西大同)筑长城东至于海(今山海关附近),这条北齐长城,蜿蜒在燕山山脉。现在山海关长寿山石门横岭、抚宁县铁阙关一带,尚有北齐长城遗址。

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年),汉王杨谅为行军元帅,将兵30万东征高丽,同年夏6月,兵出临榆关。“炀帝大业十年(614年)春三月,帝亲征高丽,大军出临榆关。”

“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5年)春二月,上亲征高丽,秋九月癸未班师,冬十一月丙辰,上闻皇太子奉迎将至,从飞骑三千人驰入临榆关。”《地理通释》说:“燕之榆关,吴之西陵,蜀之汉乐,地有所必据,城有所必守。”这里所指的西陵、汉乐,都是内陆要塞,而榆关(即山海关)不仅为陆路要塞,且为海防重地。《畿辅通志》称山海关的形势:“长城之枕护燕蓟,为京师屏翰,拥雄关为辽左咽喉。”《永平府志》称之为“峭壁洪涛,耸汇南北,束若瓮牖。”以上记载,不仅明确指出山海关这座雄关要塞,是京师的屏障、辽西的咽喉孔道,而且具体地描绘了山海关这座关隘,北有高山,南有大海,山海之间紧束着一个瓮形的窗口,形势非常险峻。山海关南临渤海,与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隔海相望,自古四海咸通,“风帆易达”,东西道路,“扼其咽喉”,位居要津。春秋战国以来逐渐形成我国古代五大港口之一的碣石港,成为燕、齐海上交通的要道。

山海关真正成为雄关险隘,当始于明代初年。明太祖朱元璋为加强北方防务,“自京师达于郡县,皆立卫所”

(《明史》卷18《兵志》),并在“洪武十四年(1381年)春正月辛亥,大将军徐达发燕山等卫屯兵万五千一百人,修永平、界岭等三十二关”。当年12月“筑山海卫城”,山海关始得其名(《畿辅通志》卷68,《明洪武实录》)。到了明代中叶,满族从东北兴起,辽东形势进一步恶化后,明王朝为了维护其统治利益,动员全国“竭尽四海之物力以奉榆关”(《明熹宗实录》卷53),几乎将“国家全副精神尽注山海关”(《明熹宗实录》卷51)。兵部尚书熊廷弼、内阁大学士孙承宗、袁祟焕等重臣名将,都是第二次调任经略或督师,准予“节制三方以一事权”(《明通鉴》卷77)统帅关内外步骑、递运官军以及天津、登州、莱州三府水军共二三十万人。仅山海关城内外,兵力即达十三四万人。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明朝政府根据女真人崛起后日益恶化的辽东局势,决定在山海关设立山海镇,主辖蓟镇东协四路。接着,又将蓟辽总督由京师附近移驻山海关,至此,山海关变成极有战略地位的镇城。这种部署,无疑显示了山海关的防御地位和海陆军事支援的重要性。这也反映了明王朝“天下安危系于一垣”“京师之切,在此山海一关”的严峻形势。

清军一时不能进入山海关,却多次兵临其地攻扰明守军,曾10次绕过山海关,由其它长城关口而入关内,威胁京师,造成多次“都城戒严”,并且深入到山东、河北等内地掳掠。清军虽然多次获胜,但却从未站住脚,“俱俘掠而行”。其根本原因,正如魏源在《圣武记》中所说“山海关控制其间,则内外声势不接,即入其它口,而彼得绕我后路。”故而“所克山东、直隶郡邑辄不守而去,皆由山海关阻隔之故”。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四月,明宁远总兵吴三桂与李自成农民军大战于山海关城西石河沿岸,吴三桂叛明降清,打开山海关城门,引清军入关,结果导致农民军惨败,清军长驱直入北京,明王朝灭亡,清一统中原。

山海关的军事防御建筑,原以陆路为主,但到了明代后期,为防止清军由海上进入长城以内,在南海口设龙武营,训练水师用以防海兼护航。鸦片战争爆发后,清王朝在石河口、秦皇岛一带设防,构筑炮台,于是山海关又成为海防要区。

建卫筑关

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山海关志》记载,山海关一地,早为旧屯。在山海关附近地区,确实存在着明朝以前的长城遗迹。这些长城遗迹究竟是哪个时代修建的,人们有多种说法。那么明代为什么在这里建卫筑关呢?还要从大将军徐达修筑长城说起。

明朝灭元,元顺帝妥欢帖睦尔退出大都,但其仍旧踞有东至呼伦贝尔,西至天山,北抵额尔齐斯河及叶尼塞河上游,南至长城的广阔领土。同时,其在辽东、陕甘和云南等地还有一支相当可观的人马。明洪武三年(1370年),元顺帝崩。其子爱猷识理达蜡嗣位,即毕里克图可汗,仍称“大元皇帝”,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北元”。后来蒙古族分裂为互不统属的三大部:一为兀良哈部,牧地在今西辽河到老哈河一带;一为鞑靼部,牧地在今蒙古克鲁伦河至图拉河一带;一为瓦剌部,牧地在今蒙古

科布多河流域到新疆准噶尔盆地一带。元王朝残余势力退居漠北以后的数十年内,利用蒙古各部贵族,经常南下骚扰,图谋复辟中原。

明王朝为了彻底荡平这股势力,以及对付随后兴衰更迭的各部族力量,剿抚并举,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太祖朱元璋就组织过多次进军漠北的行动。到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橡接连6次派兵进攻漠北,竟病死于征途。后来瓦刺骤起,并吞鞑靼,统一漠北,南下与明朝抗衡,酿成了历史上有名的“土木之变”。天顺年以后,鞑靼部复兴,踞河套而扰明边,双方相持了100多年。到了万历年以后,女真又兴起于辽河流域,逐步并吞漠南漠北,虎视中原。因此,明王朝对于北边防务,特为重视。在其统治的270年间,几乎从未停止过修造长城和经营边防。

元代,山海关一带属辽阳行省大宁路的瑞州,紧连畿辅重地中书省永平路的抚宁。当时政治和军事都比较稳定,百姓安居乐业。明朝建立以后,这一带不但经历了改朝换代的战火洗劫,且成了元朝残余势力不断侵扰的首当其冲之地。

据旧志记载,明洪武二年(1369年)元大将也速乘明军不备,率领蒙古兵突袭永平府辖境,到处抢掠破坏。当时山海关一地已归平滦府(即后来的永平府)管辖。是年秋,明朝大将军、信国公徐达受命镇守北边。为了加强这一带的边防,“自永平迤西二千余里关隘皆置戍守”。随后明政府开始在这一地区采取屯田布防和移民实边政策。这虽然大大加强了边疆的防备。但明军对蒙古骑兵神出鬼没的突然来袭仍防不胜防。洪武六年(1373年)冬,爱猷识理达腊麾下的骑兵侵入抚宁县城,将全城洗劫一空。随后向东席卷,洗劫了与抚宁县境紧临的迁民镇(今山海关一带)及迁民镇隶属的瑞州(今辽宁绥中县的前卫镇)。元军蹂躏过的抚宁县城满目疮痍,瑞州被夷为平地,迁民镇也几乎断了人烟。在这种形势下,明政府不得不下诏罢瑞州,迁瑞卅民于永平府的滦州。同时将近边者皆徙内地,徙抚宁县治于洋河西岸的兔耳山脚下。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冬,平章完者不花和乃尔不花率数千蒙古骑兵从卢龙县北部的桃林口进犯到永平府境内。明军在阻击元军时,永平卫指挥刘广的战马被射中,刘也因此坠地被杀。所幸的是,千户王辂受伤以后,临危不惧,指挥若定,待与后续部队会合后,先分兵截击元军退路,又分兵出燕河夹击元军,才把元军击败。元军取迁民镇—带沿海通道夺路而逃,王辂率兵乘胜追击,至迁民镇生擒完者不花,乃尔不花侥幸逃去。在这样的情况下,明太祖朱元璋不得不下决心“高筑墙”,在永平府境内重修长城,增设关隘。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春正月辛亥,大将军徐达受命,发15000多名卫屯兵,在永平府靠塞外的崇山峻岭中修筑长城,并在长城一线设立了界岭口等32处关防。是年12月,“筑山海卫城”。对此,《明洪武实录》和《畿辅通志》都有记载。

徐达在修这一段蓟镇长城时,为什么要在这里设卫筑关?可能有以下三个原因:一是地理位置原因。二是山海关一带过去曾设古关,不过这个古关的位置不在山海关,而在现在抚宁县的榆关镇。榆关,东汉时为辽西郡的临榆县治,三国魏时仍为辽西郡的临榆县治,西晋时为临榆镇,隋代时为临榆关,北平郡与柳城郡以此为界,唐代时为榆关,是平州与营州的接关,辽时为榆关。《明一统志》记载,“榆关在抚宁东二十里”。古榆关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战备地位,但按《卢龙寒略》记载,“榆关自唐后废久矣”。辽代曾在山海关一带建迁民县,金代废县改镇。当大将军徐达于洪武九年(1376年)勘察旧燕山长城抵海的线路时,被迁民镇“大山北峙,巨海南浸,高岭东环,古河西绕”的地理位置深深打动。这里“地形险要”“天造地设”,极具军事价值。他下决心“革所设卫”。于洪武十四年(1381年)九月在此设立山海卫,紧接着于当年的十二月又在这里“筑城为关”。正如《卢龙塞略》中记述的,“本朝魏国公徐达移榆关于此”。有的人还认为徐达看中迁民镇在这里筑关,还有第三个原因,那就是明军在这里刚刚打了一个大胜仗。生擒北元重要官吏平章者不花。也许这里不仅是一块战略要地,也是能打胜仗的一块风水宝地吧!

(本文资料部分源自《历史名城山海关》、《巨龙明珠山海关》两书)

猜你喜欢
徐达山海关永平
Observation of nonlinearity and heating-induced frequency shifts in cavity magnonics
山海关水关
教师节
踢球
认识形近字
收复山海关(油画)
国共争夺东北第一仗:杨国夫勇战山海关
Effects of Maixuekang Capsules Combined with Edaravone on Serum MMP-9, S-100β Protein Levels and Neurological Functions in Patients with Hemorrhagic Cerebral Infarction
坐在车里发呆的老公
酒作诱饵试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