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起 邹国良 文朝利
1990年11月22日,深圳市委书记李灏、市长郑良玉、副市长张鸿义等领导来到筹建中的深交所交易大堂——国投大厦15楼,视察深交所筹备情况。李灏一进门就说:“准备得怎么样了?今天我们可是来拍板的喽。”
已经忙碌了近两年的两位副总一一王健与禹国刚喜出望外,连声说:“都准备好了,市里今天定下来,我们明天就可以开。”
李灏笑着说:“那也太急了吧,还是准备得好一点儿。”
当时上海证券交易所筹备不到半年时间,就获得了国务院的批准,并将开业日期定在了12月19日,这让以“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为座右铭的深圳人怎能不着急?
王健和禹国刚接着李灏的话说:“那好,就12月1日开业怎么样?”
几位领导一合计,当场拍板:就定在12月1日正式开业!
深圳是全国最先试行股份制改造的城市。到1990年9月,深圳已发行股票2.7亿股,总市值近50亿元。然而这些股票没有一个集中统一的地方可供报价交易。
由于供求严重失衡,5种股票平均上涨了76倍!加上营业网点少、交割效率低等原因,求财若渴的南下淘金者无路可走,便通过场外交易来圆自己的黄金梦。尽管黑市交易价比证券部的价格高了近一倍,但毕竟有人卖,交割也方便:一手交钱,一手交票。
黑市交易因而愈演愈烈,屡禁不止。随之而来,假股票、假钞票等假交易蔓延,严重侵害了当事人的利益,矛盾日益激化。一些未经批准发行的股份公司瞅准人们求股心切的心理,擅自招股、擅自发行、自办交易市场、自办过户等等,市场失控端倪初露。
深圳证券市场发展的混乱情况已到了非下决心整治、非规范不可的地步。正是这样一个背景,促使深圳市委一班人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在未拿到北京方面“准生证”的情况下,先让深交所这个“孩子”生了下来。
1990年12月1日,新中国出现了第一家正式投入运营的证券交易所一一深圳证券交易所。在小说《子夜》中作为反面教材而存在的股市,在这一天复活了。
证券交易所开张的第一天,由于只有深安达一家公司的股票办好了托管手续,因此只有这一只股票可供买卖。为求开张大吉,深交所将开业统一交易的消息广而告之,要各证券公司务必将所有委托都报进来。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天,深安达成交了8000股。
这次开业,打响了沪深两个交易所全面竞争的第一枪,并拉开了其后长达多年的竞争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