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淑珍 刘文全
大豆蚜APhis glycines Matsumura属同翅目,蚜科,俗称蜜虫、腻虫,油虫等。成虫为有翅胎生雌蚜,体长卵型,黄色或黄绿色。卵圆形,淡黄色至黄绿色,有翅弱蚜和无翅弱蚜相似。
1分布与危害
大豆蚜是大豆上的重要害虫,大豆蚜虫具有趋嫩的习性,成蚜或若蚜集中在豆株的顶叶、嫩叶、嫩茎、嫩荚上刺吸汁液。豆叶被害处叶绿素消失,形成鲜黄色的不规则形的黄斑,继后黄斑逐渐扩大,并变为褐色。受害严重的植株叶卷缩、根系发育不良、发黄、植株矮小,分枝及结荚减少。大发生年可减产20%-30%,甚至减产50%以上。除此之外,大豆蚜虫还能传播花叶病毒病。
2形态特征
有翅孤雌胎生蚜,体长卵形,黄色或黄绿色。体长0.96~1.52毫米。体侧有显著的乳状突起,额瘤不显著,复眼暗红色。喙较长,超过中足基节。触角6节,约与体等长,灰黑色。腹管圆筒形,黑色,基部比端部粗两倍,具瓦片状轮纹。尾片黑色,圆锥形,中部略缢,生有2~4对长毛。
无翅孤雌胎生蚜,体长椭圆形,黄色或黄绿色,体长0.95~1.29毫米。体侧的乳状突起、额瘤,复眼和喙的特征均与有翅蚜相同。触角长度短于体长,无次生感觉孔,第五节末端及第六节基部和鞭部相接处各有1个原生感觉孔,第六节鞭状部长度约为基部的2—3倍。腹管黑色,圆筒形,基部稍宽,具瓦片纹。尾部圆锥形,中部缢缩,有3—4对长毛。
3发生规律
春季4月间平均气温约达10℃时,越冬卵开始孵化为干母(无翅胎生雌蚜,以后均孤雌胎生),取食鼠李芽,繁殖1~2代。5月中下旬大豆苗出土后产生有翅胎主蚜,迁飞至豆田,为害大豆幼苗。在豆田繁殖10余代,气候适宜时,5天即能发育成熟。6月末至7月初是田问大豆蚜始盛期,7月中下旬为盛期,可引起大豆减产。7月末开始,因气候和营养等原因,大豆植株上出现体色淡黄的小型蚜,种群向植株下方移动,蚜量开始消退。8月末至9月初为大豆蚜繁殖后期,产生有翅型性母蚜迁飞至越冬寄主鼠李上,并胎生无翅雌蚜,另一部分在大豆上胎生有翅型雄蚜,迁飞至越冬寄主,雌蚜与雄蚜交配后,寻找适当部位产卵并以卵越冬。
黑龙江大豆产区大豆蚜一年中大致有4次迁飞及扩散,使大豆上的蚜量出现不同的消长变化。一般年份在越冬寄主上的越冬卵量较少,春季在越冬寄主上仅繁殖1~2代,第一次迁飞到豆田的蚜量不多,造成大豆苗的寄生率一般为1%~3%,早期田间常呈点状发生。第二次既有鼠李亡向大豆田的迁飞,也有在大豆田内迁飞,约在6月下旬,为扩散蔓延阶段,有蚜株率上升,发生较为普遍,但虫口密度尚不大。第三次是在7月中旬,正值大豆开花期,田间蚜量分布迅速扩散,单株蚜量剧增,如条件适宜,易出现严重为害。盛发期约有50%-80%的蚜量群集在植株的生长点和幼嫩顶叶上。第四次迁飞在9月份,由豆田飞回越冬寄主。在苎北地区,气候条件影响大豆蚜数量变动有两个阶段,一是四月下旬到5月中旬,如雨水充足,鼠李生长旺盛,则大豆蚜繁殖量大,向大豆田迁飞量大,反之则豆田发生轻;另一阶段是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大豆蚜发生始盛期,若旬平均气温达20℃~24℃,旬平均相对湿度在78%以下,则有利于蚜量的增长,湿度高或雨量大则对种群数量有抑制作用。7月下旬一般雨量大,高温多湿,蚜量较低。
4防治措施
结合天气预报和天敌数量分析,如有大发生可能应准备进行预测预报,如6月下旬蚜量仍无消退,气候适宜,天敌比例低于1:40,有为害趋重的可能,应发出防治预报;如该期间内有蚜株率达50%,百株蚜量达1 500头以上,旬平均气温在22℃以上,旬平均相对湿度在78%以下,应立即进行防治。
4.1苗期预防4%铁灭克颗粒剂或3%呋哺丹颗粒剂播种时沟施,用量均为30千克/公顷(不要与大豆种子接触),可防治苗期蚜虫,对大豆苗期的某些害虫和地下害虫也有一定防效。也可在苗期用35%伏杀磷乳油喷雾,用药量为2千克/公顷,对大豆蚜控制效果显著而不伤天敌。
4.2其他生育期防治根据虫情调查,在卷叶前施药。20%速灭杀丁乳油2000倍液,在蚜虫高峰前始花期均匀喷雾,喷药量为300千克/公顷;15%唑蚜威乳油2000倍液喷雾,喷药量150千克/公顷;1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喷药量300千克/公顷;1%~3%蜡蚧轮枝菌素溶液喷雾。
4.3生物防治利用赤眼蜂灭卵,与成虫产卵盛期放风一次,每公顷放风量300 000~450 000头,可有效降低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