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飞 马龙学
近年来,为稳定耕地面积、确保粮食安全,不少地区相继启动了以低丘岗改造为主的土地治理工程。从土地治理情况看,新治理耕地虽坡度变缓,地块变大,但原有的耕作层却被打乱,“熟地”变为“生地”,树根、杂草较多,土壤结构较差,肥力低下、有机质含量低,宜耕性差等问题比较突出。对新治理耕地的后续培肥力度,将其快速“熟化”成高产田地,可采取以下后续培肥措施:
1.抓好化学除草对新治理耕地要在尽量清除石块、树根、草根基础上,对杂草严重的,要实施化学除草。新治理耕地主要是白茅、芦苇、香附子等多年生宿根性杂草严重,其他杂草也较多,普通除草剂防除效果不佳。据竹山县试验,在作物耕种前,使用能够将杂草连根杀死且无残留的灭生性、内吸性除草剂“一把手”除草效果较好。具体使用方法是在杂草出苗后,667平方米用41%的“一把手”水剂400毫升,对水30千克,均匀喷雾于杂草茎叶上。杂草一般在3~5天后开始枯黄,7~10天逐渐开始死亡。也可使用“农达”、“泰火”等灭生性除草剂。
2.增施有机肥新治理耕地基础地力差、肥力水平低,要设法广辟肥源,增施有机肥。最好能每667平方米增施4000千克畜禽粪,施后浅耕,将肥料翻入土中。在农家肥和畜禽粪不易运达的边远地块,最好每667平方米增施200千克用烘干禽粪配合化学肥料制成的高效生物有机肥,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活性。在增施有机肥同时配合使用生物固氮肥或生物钾肥,效果更好。
3.使用土壤快速熟化剂对生土比例过大的新治理耕地,可施用土壤快速熟化剂。据试验,该产品对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酶活性有显著作用,施用当年可使作物产量提高15%~20%,土壤熟化时间由7~8年缩短到2~3年。
4.预先种植养地作物对新治理耕地,特别是农家肥不易运达的地块,应先种植绿肥或其他豆类养地作物,如秋冬季种植蚕豆、豌豆、紫云英,春夏季种植大豆、小豆、绿豆等,种植时要酌施氮肥、增施磷肥,促进作物生长,实现以磷增氮。也可在秋季撒播肥田油菜,春季开花时翻压。还可将豆类作物与其他作物间作套种或轮作换茬,在养地同时努力增加收入。
5.测土配方施肥对新治理耕地种植前取样测土分析,根据土壤供肥能力与作物生长需求确定需要施肥的种类、数量与施肥方法,按照配方科学施肥,不断增进地力,提高作物产量。
6.坚持秸秆还田新治理耕地种植的农作物收获后,秸秆不宜焚烧,应粉碎后结合深翻将其翻压还田,同时适当增施氮肥。秸秆也可不粉碎,在下季作物种植时做地表覆盖,待其腐烂后再翻压还田,通过多年连续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步提高土壤肥力。■
(湖北竹山县农业局442200熊飞马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