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辉力
100多年来,通识教育的理念与探索,一直在学者们不断地争论中实践和发展着。由于通识教育针对的是人的心智和人格的培养,所以有些学者将通识教育的发展过程称为心灵的攀登。
一、师范类大学应该首先实现通识教育
新时期的师范大学,肩负着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及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教师的历史使命。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在我国当前的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独生子女问题、文理分科问题、挫折教育问题愈加突出。学生心智的提高,有赖于教师心智的高度。培养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完整的人的通识教育是通向全面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它能针对学生的心灵和人格的培育,追求思想、知识、精神和人格的完整与统一。因此,培养完整的人的通识教育在师范大学应该大有可为。
首都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是一所包括文、理、工、管、法、教育、外语、艺术等专业的综合性师范大学,现有本科专业4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1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41个、博士后流动站8个。其中,文学、历史、艺术(音乐、美术、书法)、数学、生命学科都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因此,在实施以综合教育和文理基础教育为特色的通识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005年以来,我们密切关注了复旦大学关于通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引导学校所有的教学院(系)、专业负责人和辅导员,关注复旦大学的这场大学教育改革,并由此追踪、放大了通识教育的时空,关注国内外通识教育的历史与现状,得到了很多启迪和教益。通识教育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具体化方案。这一跟踪研究与广泛关注,为学校2007年修(制)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做了很好的前期准备。在该方案中,学校结合通识教育的时代特点、国内外的探索实践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分地体现了通识教育的理念与思想,同时提出了明确的方案。
第一,强化通识教育,统一构建通识课程体系。除通识教育必修课程以外,各专业还应开设若干门全校性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并根据课程性质,分别由一定数量的相关课程组成人文社会科学、科学技术、语言、艺术教育、体育与健康、教师教育6类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系列。
第二,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和优势,构建由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等组成的定位明确、特色突出、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群。
第三,加强实践教学,突出学生的能力培养。在课程方面,设置了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初步搭建了体现学校特点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其中通识教育课程旨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与表达能力。
二、关于通识教育的几点思考
1.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长期的办学实践表明,我们的教育可以培养出大批有效率的人,但很难培养出大批有创新精神、有创造能力的人。几乎是格式化的统一培养模式,直接导致了独立思考能力的缺乏,过早地进入狭窄的专业领域,又严重制约了青年学生思考问题、认识社会的角度。
让教育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让智慧充满创造!这些美好的理念和愿望,都需要批判性思考的触动、激发,而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恰恰缺少了这至关重要的一环。在我们的教与学中批判性思考导向的内容较少,更多的是记忆性的思考导向,教与学不仅仅需要记忆,更需要独立思考。
从国内外众多大学对通识教育的实践来看,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有益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发展学生创造性和创新能力的教育模式,被越来越多的大学所接受。所以,我们也应通过通识教育,走上培养创新型人才之路。
2.从欣赏知识到欣赏心智
教与学的相互欣赏即师生之间的相互欣赏,从欣赏知识到欣赏心智,这应该是教学相长的重要内容。但是,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甚至遗忘了相互欣赏的实质性功用。当然,也常常遗忘了相互欣赏所必需的知识基础、人文素质和文化氛围。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认为:我们进入大学,既读书,也读人,读着那些我们心存敬畏与景仰的师长,读着他们动人的故事。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过:“一首诗的生命不是作者一个人所能维持住的,也要读者帮忙才行。读者的想象和情感是生生不息的,一首诗的生命也就是生生不息的。”可能,从一个观点、一种思想,到一本教材、一门课程,不论是质疑、批判,还是坚信、赞美,都会有类似的问题。因为欣赏之中都包含着创造,创造之中都包含着欣赏。
哈佛大学前校长科南特和耶鲁大学前校长施密德特曾强调:这两所大学之所以能成为世人所景仰的知识宝库,是因为每年的新生都给学校带来了自己的学识和不同的经验,而毕业生除了一颗富于创新的心,却什么也没有带走。
在这种意义上,培养完整的人、促进人格全面提升的通识教育,应该是师生们的心灵之约。
3.激活早已潜在的发展机遇
半个世纪前,梁思成先生在清华大学作了一次题为“半个人的时代”的讲座,谈文理分家导致人的片面化的问题。他指出,科技与人文分离导致了两种畸形人的出现: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和不懂科技奢谈人文的边缘人。他提倡教育要走出“半个人的时代”。时至今日,60年过去了,著名教育家、机械工程专家杨叔子院士认为:当年所说的半个人,到现在已经是1/4人,甚至是1/8人了。
爱因斯坦说过,通过专业教育,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在对培养完整人的通识教育广泛认可的时空背景下,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内地不少著名高校率先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实践,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其中,复旦大学的通识教育推进力度最大。在这些众多的、弥足珍贵的大学教育改革的探索实践中,不仅涉及教学方法与课程改革、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学生管理制度改革等,也涉及了文化传承中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的问题。同时,基于深厚中华文化底蕴的探索实践,也充满了文化自信。
培养完整人的通识教育,以适应社会发展,尊重和满足人的本质需求为目标,为师生提供了终身学习的基础和长远发展的机会,当然也为大学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通识教育是大学改革的重要推动力,我们期待着激活这些早已潜在的发展机遇。
4.网络时代的通识教育
互联网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改变着我们的思想观念、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甚至是生活方式。我们应该及早研究网络时代的通识教育。推进通识教育的关键是课程改革。教学方法、经典阅读体验、讨论与实践、助教制度、本科生导师制是通识教育课程系统的主要特征和关键环节,这些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校园网,得到有效支持和加强,继承和发扬这些通识教育的显著特点。
以经典阅读为例,我们充分利用了学校创建的“国学网”和开发的《国学宝典》古籍全文检索数据库系统。《国学宝典》是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最常用的电子文献数据库之一,它收录了上起先秦,下至清末2,000多年的中文古籍文献,不仅被国内一些高校和大中型图书馆选用,而且也得到许多国外著名学府的青睐。近期,就有美国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南加州大学、宾西法尼亚大学以及德国的国家国立图书馆订购了《国学宝典》网络版。
我校也是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校,实施的“基于多媒体网络学习系统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将讲授、研讨、练习、作业有机结合。这一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为大范围的网络课堂教学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通识教育涉及大学教育改革的诸多方面,包括教学体制和机制、培养模式、教学方法等,都考验着我们的勇气与能力。在我们的教学文化中,教师多习惯于谆谆教诲,学生更习惯于洗耳恭听,还不善于教与学中的独立思考,不习惯于课堂上理性的质疑、讨论和批判,我们还面临着很多考验。■
(作者系首都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
[责任编辑:张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