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素玲
摘要:旅游高等教育的发展是推动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文章在对中国旅游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及现状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中国旅游高等教育在培养目标、学科地位、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师资结构以及教材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最后,运用战略管理基本理论,结合中国旅游业和旅游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和特征,并借鉴国外旅游高等教育的成功经验,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旅游高等教育;战略定位;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师资结构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09)05-0161-06
旅游业因其产业关联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突出的地位,是目前世界各国所公认的最具活力和增长点的行业。近年来,中国旅游业呈现和谐、健康的高速发展态势,在2007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亚洲最大的出境旅游客源国,并将形成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
中国的旅游高等教育正是伴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逐渐成长的,1978年10月南京旅游学校的成立,以及1979年1O月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成立,标志着中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开端。其后,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和国家旅游局对旅游教育投入的增加以及国家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旅游院校如雨后春笋般的增长。目前,中国已有760多所高等旅游院校、系和专业,每年向旅游行业输送大量的专业人才,为中国旅游业持续稳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中国旅游高等教育发展现状
(一)发展历程
中国旅游高等教育经历了探索、规模发展、规范发展三个阶段(表1)。
在1978-1988年的探索阶段,国家旅游行政部门分别和大连外国语学院、杭州大学、南开大学、西北大学、西安外国语学院、长春大学、中山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等8所高等院校联合开办了旅游系(专业),逐渐形成了涵盖大专、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的较为完善的旅游高等教育体系。这个阶段的旅游高等教育主要包括专科、职业教育、本科等三个层次,而教材则仍以引进国外教材为主。
在1989-1995年规模发展阶段,旅游产业化的发展引起了众多高校的兴趣,旅游高等教育在全国广泛兴起,全国约130所高校兴办了旅游专业。以南开大学、杭州大学等为代表,加快了高等旅游教材的译介和编著工作,以中科院地理所、北京大学等为代表,将地理学、区域科学、经济学等学科引入旅游高等教育,推动了中国旅游业的理论发展。这个阶段还开始了旅游专业的硕士生教育。将中国旅游高等教育提到了更高的层次。
自1996年以来,中国旅游高等教育进入了规范发展阶段。随着旅游市场竞争的日益激励,对旅游业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为中国旅游高等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机遇和动力。在这个阶段有600多所高等院校开办了旅游专业,而且许多综合性大学相继成立了“旅游学院”和旅游研究机构,更加注重师资、教材、教育手段、教学实施等内涵因素,旅游学理论研究进入内涵式发展。这个阶段还开始了旅游专业的博士生教育,再次提高了中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层次。
(二)特征
1旅游高等教育初具规模
截至2006年底,全国共有旅游高等院校762所,与上年相比增加了69所,增长率为10%;在校生36万人,比上年增加了5万人,增幅达17.1%;旅游专业教师1.7万人。校均在校生474人,校均旅游专业教师22人。旅游高等院校数与在校学生分别为2000年的3.02倍和4.91倍,见表2。旅游教育已成为中国院校教育体系中最热门、发展最快的专业教育之一。
2办学层次多元化
目前,中国旅游高等教育涵盖了研究生、本科、专科、高职等四个层次。截止2006年底,在全国762所旅游高校中,有46所开设了旅游博士生教育,110余所开设了旅游硕士生教育,392所开设了旅游管理本科教育,开设旅游专业的各类专科及高职的院校约370所。高、中、低各个教育层次由少到多形成一种较为完备的“金字塔”形结构。
3专业依托多元化
目前各高校的旅游专业主要依托于管理学、经济学、地理学、历史学、外国语、农林等学科背景所增设。由于旅游高等教育涉及到经济、管理、地理、历史、文化、建筑、语言乃至心理学等专业学科,因此,这些有着不同学科背景的专业设置对于培养旅游业所需要的多样性人才,促进旅游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办学形式多元化
经过30年的发展,旅游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出现多元化发展趋势。首先是投资主体多元化,不仅政府和一些有实力的企业、民办学校以及私有业主积极投资旅游高等教育,甚至国外资本也开始向中国旅游高等教育进行投资。其次是办学模式多元化,出现企业或研究部门办学、校校结合办学、校企结合办学、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对接办学等多种模式。第三是培养目标多元化,中国旅游高等教育不仅培养管理、研究型人才,也培养服务、操作型人才。
二、中国旅游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问题
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旅游高等教育不但达到了一定的规模,而且逐步呈现出办学层次多元化、专业依托多元化和办学形式多元化等特征。中国旅游院校每年向旅游业输送大量的专业人才,为中国旅游业的持续稳定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由于中国旅游高等教育创建时间短、扩张速度快,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明显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一)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
中国旅游高等教育在规模上和结构上都与市场需求出现了脱节。
虽然中国旅游高等教育近年来得到极大的发展,以现有规模,每年能为旅游业培养近20万专业人才,但是,这一规模离旅游业每年70万专业人才的需求还相差甚远,加之许多旅游高等院校毕业生到其他行业工作(据不完全统计,旅游高等院校毕业生留在旅游业工作的只占20%),这愈发扩大了旅游专业人才的供需矛盾。
中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层次虽已覆盖了大专、本科、硕士、博士等不同层次,但其中大专所占比例高达60%;本科约占35%;硕士仅占4%;博士仅占1%(图1)。旅游高等教育以大专为主,教育层次较低。加之许多旅游高等教育机构只是进行低层次的简单规模扩张,办学规模效益较差,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对旅游业的现状和发展以及旅游人才市场的不断变化缺乏适时、细致的跟踪和调研以及明确、系统的考量和举措,导致培养层次定位单一,培养的人才结构失衡,大多为技能服务型单一人才,缺乏旅游市场开发与规划、经营与管理型人才,人才的特质与市场的需求契合度不高。
(二)旅游专业的学科地位不合理
迄今为止,旅游学的理论基础尚未完全建立,因此,旅游专业在中国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不合理。教育部仅在管理学门类(编号12)内,工商管理一级学科
有效途径,因此必须符合旅游业不断发展的需要,以及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与计划。
当前伴随着旅游业内涵的深化和外延的拓展,旅游业内部专业划分更加精细;同时旅游业与其它行业的交叉、融合,也产生了更多新的研究方向和市场需求空缺。旅游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要求旅游高等院校密切关注其发展态势,适时调整、优化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淘汰过时专业和课程内容,从而与旅游市场保持良好的对接。例如,目前中国旅游业紧缺的是旅游景区开发与规划、旅游商务、咨询与策划、分时度假旅游网络管理、旅游资本运作、旅游业跨国经营等方面人才。这些都反映了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动态和对新的人才类型需求,同时也是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的依据。再如,当前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旅游业应该实现生态文明、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发展要求。为此,旅游高等教育应尽快适应这种快速发展和变化的状况,适当增加相应的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
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该紧紧围绕培养目标,以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为出发点,分解岗位所需的核心能力与一般能力,然后对课程设置进行全面的规划,确定教学内容,规范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达到培养学生从事某种职业能力的目的。课程体系的完善应与专业方向紧密结合,并且遵循基础课重通识、专业课重精深、选修课宽拓展的原则。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为专业学习打下基础,提供知识和能力的增长点,因此,应该重视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学科的通识教育,充实通识课程。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旅游专业知识,提高学生从事旅游业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课程内容应该切实增强与专业实际的贴切性、体现专业领域精华、增加专业知识深度,使学生学以致用。选修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为培养复合型旅游人才奠定更为广泛的专业口径,增加人才适应的弹性,因此需要扩大选修课的数量和学科类型,给学生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使他们在校期间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本领。课程体系的设置不宜“贪多求全”。应该集中优势资源,做精做强最适合自己的专业领域,打造特色专业品牌。
旅游业是应用性很强的行业,旅游专业人才除应该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外,更应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和技能。因此在课程结构上,应该充分重视实践技能课程的比例,从而保证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此外,应该适当延长社会实践和实习的时间。在实践教学体系方面,与国外具有代表性的旅游高校相比,最突出的差距就是实践环节比重明显偏低,方式明显落后。美国康奈尔大学、希尔顿大学、拉斯维加斯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安排旅游专业学生社会实践和实习时间为1300小时至1500小时,相当于163至188个工作日,约合7个半月至8个半月;英国旅游院校学生实习时间为6至12个月;澳大利亚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生在完成一年的学习课程后,另外两年都要带课题进入企业边实践边做论文。而中国旅游专业的本科生一般仅安排4个月左右的实习,无法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因此,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实践环节的比例,从而保证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协调沟通能力、解决问题和创新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旅游院校只有紧紧围绕培养目标,对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确定教学内容,规范学生的知识结构,才能培养既有知识宽度,又有专业深度,博专相济的实用人才。
(四)改善教学手段,转变教学方式
旅游业的高速发展给旅游专业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人才培养要求。因此,旅游院校应该掌握旅游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特性,适时转变教学方式,改善教学手段,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旅游业输送优秀人才。
其一,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数据库、视频库模拟现实场景,使学生以更直观、更易理解、更易接受的方式,获取和掌握知识理论,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其二,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方式,充分运用案例教学、问题导向、任务教学、自主学习、合作型学习和研讨互动式学习等素质教育方式以及专题讲座、旅游热点问题研讨、考察旅游产业、邀请业界人士座谈等开放式教学方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梳理与归纳、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和提出问题、调查研究、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团结协作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三,改变陈旧的单纯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实践教学的方式,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旅游业是应用性很强的行业,因此旅游院校不仅应该与旅游企业(旅行社、酒店、景区,等)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使它们成为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保证学生正常的实践锻炼;还应大力开发校内的实训基地:模拟客房、模拟总台、模拟酒吧、模拟中西餐厅、模拟导游、模拟旅行社等实训室,加大学生校内实践教学力度。如果若干所学校能够共同合作、联合开发、资源共享,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此外,应尽量改变目前学生实习仅是服务性质的实习,管理技能无从锻炼与提高的现象,适当增加管理见习的内容。英国旅游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的做法值得借鉴,即在本科第一年的学习中,要求学生在校内的实习基地进行为期9周的入门实习,使学生对旅游业的了解与相关理论学习同步进行。二年级学生需要进行8周的企业实习,了解不同类型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过程,用以拓展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毕业前学生还必须参加为期16周的管理实习,使学生直接参与企业实践,获得实际管理经验。实习结束后学生须提交一份20页的管理见习报告。为使培养的学生与旅游行业发展的要求更加吻合,为学生走向社会做好铺垫、打下基础,旅游教育可将目前学生实习期限适当延长,并分为认识实习、专业技能实习、管理实习三个阶段穿插在各个学期之中,构成实践教学的完整体系。从而使实践教学不仅给学生提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还能使他们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比较清醒、准确地认识自己,更好地设计自己的发展方向,培养适应社会的自我发展能力。
(五)优化师资结构,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关键在于提高师资队伍质量。没有一流的教师队伍,很难培养出一流的学生。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可以从三方面人手。
其一,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旅游教育具有实践性强的突出特点,造就一支教学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保证旅游高等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根本途径。从国外情况看,德国凡从事旅游高等教育的教师除具有博士学位外,还须有五年以上的专业工作经历”…。美国所有旅游高等院校专职教师的学历基本都是博士学位获得者,且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或经受过多年的实际训练,其中一部分为成功的企业家。瑞士洛桑学院实行严格的师资审核制度,要求教师不仅必须具有经
营酒店的经历,而且每隔三五年都要回到企业实践。其“学校一酒店(或集团公司)一学校”的职业运行模式使得教学与行业时刻保持接轨,从而适时更新学校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针对中国旅游院校大部分专业教师“半路出家”,由相关专业转行而来,没有受过系统的旅游专业教育,缺乏旅游行业实践经验的情况,我们应该大力提倡、鼓励并创造条件,安排他们到各类旅游企业挂职锻炼,通过自身的努力取得旅游行业各种职业资格证书;同时,深入系统地获取旅游业发展状况、市场变化以及热点问题等信息,在教学中将理论与实务融汇贯通,成为既有较高旅游学科理论水平又有扎实旅游业务技能的双师型教师。
其二,实施兼职教师的运行机制,聘请旅游业界高水平专业人士到学校参与教学工作,优化师资结构。邀请国家旅游主管部门的领导或专家讲授中国旅游业的总体发展战略、管理体系、政策法规、改革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等等,切实提高学生对国家旅游业发展、改革、管理等大政方针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培养档次。聘请旅游产业界高级管理人员讲授产业运作、旅游市场、企业管理、实践技能,以及在经营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等等,增强学生对旅游产业运行和旅游市场发展变化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聘请国际旅游组织、国外旅游教育的著名专家、学者讲学,将国外先进的旅游教育理念、科研成果,直接带进课堂,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洋为中用”的能力。对一些讲授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业界人士,学校应正式聘为客座教授,长期稳定地参与学校的教学活动。国外旅游院校兼职教师制度值得借鉴,例如美国旅游高等院校的师资由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两部分组成,兼职教师均由成功的企业家和旅游专家组成。
其三,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外著名旅游院校进修。选派教师主要学习先进的旅游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吸收最新的教研、实践成果并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促进中国旅游高等教育发展和提高的目的。同时,提升国内旅游院校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品位,增强国际竞争力。
(六)加强学校之间、学校与部门之间以及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
其一,积极开展校际间的交流。目前中国旅游高等院校和专业已达760多个,但相互封闭,各据一方,缺少应有的沟通和交流。建议全国旅游院校应加强交流与合作,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格局;共同开展教学科研、师资培训、教材建设,增强高等旅游教育的整体水平和实力。
其二,积极开展与旅游主管部门的互动。一方面旅游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旅游院校教育发展的指导,提供旅游发展动态、市场变化、人才要求、政策法规、行业改革、发展面临的问题以及对策等方面的信息,对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计划提出指导意见。另一方面,旅游院校应积极为旅游发展、改革和管理提供有效服务,参与行业规划、政策设计、改革取向的研究,提出建议,承担旅游业发展、改革、管理中的研究课题。通过良性互助,不仅为旅游管理提供服务,获得国家旅游部门的及时有效指导,同时也必然提升学校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
其三,积极开展与旅游产业的合作。旅游院校应主动与各类旅游企业保持紧密的联系,积极创造适合校企合作的有利条件,深入探索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开展校企合作既可以优化资源配置,使企业成为学生实习的基地,使学校成为企业员工培训的基地又可以实现相互服务,优势互补。学校可以发挥理论的优势,将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作为科研课题,为企业提供有效的科研和管理咨询,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企业作为旅游业和市场主体则可以将行业发展中的新动态、新问题和新要求及时反馈学校,为学校调整、改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培养目标提供最准确的依据。同时,可探索校企联合办学的道路,采取学校董事会或理事会的管理方式,使学校的教学活动与旅游产业的需求、企业的发展结合得更加紧密。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可随时转化为学校教学和科研的内容和目标,学校教学和科研产生的成果也更加方便地运用到企业经营过程中,形成相互服务、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格局。此外,通过培养人的学校和使用人的企业实现有效合作,可以使毕业生的实用性大为增强,使就业渠道保持通畅。
总之,通过校际之间、学校与旅游主管部门之间以及学校与旅游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可以达到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教育与市场的紧密对接,同时也搭建产学研一体化的有效平台。
参考文献:
[1]田里,我国旅游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J],旅游学刊,2008,23(2):7-8。
[2]高鹏,扬海红,中国旅游高等教育的现状与问题[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24-27,58。
[3]杨培玉,李险峰,中国旅游教育浅析[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6(1):88-93。
[4]赵杰,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
[5]余昌国,旅游人力资源开发[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6]何建民,基于战略管理理论与国际经验的我国旅游高等教育发展定位与创新[J],旅游学刊,2008,23(2):6-7。
[7]肖爱连,我国旅游教育发展初探[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06,6(2):13-16。
[8]赵鹏,旅游高等教育研究(第一辑)[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9。
[9]冯麟茜,刘丽娟,中英两国旅游课程模式比较[J],教学研究,2007,30(5):433-435。
[10]刘芬,盛正发,旅游管理专业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8,15(3):53-55。
[11]张春梅,邹德文,国内外旅游教育比较及其对我国旅游教育的启示[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7(2):117-120。
[12]刘伏英,中外旅游高等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差异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8,(7):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