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霞 汪 芹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国二元化经济结构及重工业经济政策演变的深层动因及演变的步骤,指出了其中的主要特征、不足和缺陷,同时对未来中国经济结构演变的趋势进行了细致分析。这些有助于探询研究我国当前的经济结构及将来的发展方向,同时对相关宏观政策的制定也有相应帮助。
关键词:经济结构;演变;动因;趋势
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城市以工业为主的现代部门与农村的传统农业部门并存的经济结构。研究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演变的历史,分析其演变的特征有助于我们总结建国以来的经验教训,同时利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加速该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以尽快完成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历史任务。
一、中国经济结构演变的步骤
1.建国初赶超型战略促成二元经济结构的建立
在建国初期由于国际环境和历史条件的制约,加上前苏联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我国选择了以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型发展战略。这一发展战略的核心是通过重工业的优先发展,超高速实现国家的工业化。由于我国是在经济发展水平十分低下的基础上推进工业化的,一是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十分低下,储蓄率低,资本积累能力不足,资金严重匾乏。二是传统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不高,产出水平低下,支持工业化的能力有限。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既不能像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当初那样通过对外掠夺来实现资本原始积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不可能通过引进外资的办法来补充国内资本的不足。而且由于重工业资本高度密集性的特点,使得以重工业优先发展为特征的赶超型发展战略与我国的劳动力丰裕、资本稀缺的资源禀赋特点相矛盾。为了保证重工业的优先发展,必须依靠一种新的制度安排——由政府统一调配资源,以降低发展重工业的成本,并减轻工业化过程中由于劳动力的转移而形成的城市化压力。由此形成了一整套包括统购统销、人民公社、户籍制度等在内的城乡隔离的二元经济体制。
赶超型发展战略和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通过从农业中提取工业化所需的资本积累,以及重工业的自身循环所创造的社会需求,克服了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初期的资本积累不足与有效需求不足这两大难题,在较低的国民收入水平上实现了较高的工业化水平,建立起了独立完整的民族工业体系。但由于重工业的优先发展是以牺牲农业的长远发展为代价的,这不仅造成了农业生产长期低速增长,而且也使农业内部的剩余劳动力不断积累,农村隐蔽性失业严重,从而使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更加突出。二元结构强度一般用农业与非农业间的相对国民收入差距来衡量。美国经济学家库茨涅兹的统计分析表明,世界上发展中国家这一差距最大为4.09倍,而1979年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强度却高达6.08倍。
2.改革开放后体制改革与二元经济结构的变化
在传统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的作用下,到70年代末,工农业之间的矛盾已相当突出,农业劳动力生产率的长期停滞,使传统的工业化发展战略无法继续进行。
从1979年开始的发展战略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使我国的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不断增强,结构变动由政府行政力量推动,转为市场导向。这种由发展战略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经济运行机制的变化,推动了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市场机制的诱导下,农业生产不断引入现代生产要素,加快了对传统农业改造的步伐。以1987-1992年为例,在这短短的5年时间里,农业生产资料来源发生了十分明显的变化。农业投入中来自农业内部的比重已从46.7%,下降为39.l%,而由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从41.7%,上升为44%。
第二,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作用,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改革开放以前,1952年至1978年的26年间我国城市化水平仅从12.6%上升到17.92%,年均上升0.2%,而改革开放后,1978年至1999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上升了13.6%,年均上升约0.81%。
第三,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明显加快,就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1978年至1998年,共有13585万农业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就业,平均每年转移为715万人。与此相适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从1978年的70.5%,下降到1999年的50.l%。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从1978年的17.3%上升到1999年的23.0%。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从1978年的12.2%上升到1999年的26.9%。
3.当前形势下的二元经济结构
今天的中国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二元经济,而且是三七开的二元经济,我国这么多年的经济发展,每一年以10%的成长率增长的原因,主要就是二元经济的过热部门推动的,因此当前我们经济发展的组成超过一半都是固定资产,消费不到35%。因此,逼迫大量的出口,因此逼迫大量的积累外汇,因此人民币升值厉害。这个汇率的上升,打击到了二元经济过冷的部门,尤其是出口导向为主的经济。
以大家熟悉的GDP为例,这是非常畸形的GDP,和欧美相比非常奇怪的。以日本为例,他们的GDP组成是以消费为主的,消费所占的比重是70%,而我们不是,我们的消费只有别人的一半,只有35%。那么我们的GDP是什么东西呢?就是二元经济当中过热的基础建设工程拉动的经济发展。因此我们GDP几乎超过一半都是高楼大厦、桥梁高架等等,叫做固定资产投资,而消费只有35%,所以我们当前是一个消费力严重不足但生产却又严重过剩的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重担单任重道远。
二、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主要特征
1.就业结构的转换严重滞后于产值结构的转换
虽然我国三大产业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的方向基本上是一致的,但三大产业的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在第一产业中表现得最为突出。1999年我国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17.7%,而占社会总劳动力比重为50.1%,二者相差-32.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9.3%,劳动力的比重为23.0%,二者相差26.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3.0%,劳动力的比重为26.9%,二者相差6.1个百分点。显然这种差异,第一产业最大,第二产业次之,第三产业最小。
由于各产业技术进步的速度不完全一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绝对对称是不可能的,就业结构的转换要慢于产值结构的转换。但中国的就业结构滞后性更为突出。世界银行在《1979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揭示出这样一个规律,发展中国家工业与农业的产值份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人均接近700美元时(1979年价格)达到相等,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两部门的劳动力份额也达到相等。我国的工业与农业产值相等,是在1965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134美元时达到的,当时,工业为38%,农业为39%。到1984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提高1.3倍,达到310美元,而工业劳动力的比重,仅为17.2%,农业劳动力的比重仍高达68.4%。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的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转换的严重失衡,造成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的结构性扭曲。从工农业产值构成看,到80年代末,我国的工业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4,已基本实现了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然而从就业结构来分析,到90年代末期,我国的第一产业仍占劳动力份额的1/2,基本上还是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社会。
2.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
除日本以外的大多数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转换都表现为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依次渐进的结构演变模式。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则表现为第三产业的超前发展,由于工业就业的增加,远远低于农业就业的减少,因此,劳动力的转移主要发生在农业和服务业之间。与此相反,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存在着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的特点。
我国1999劳动力就业结构中第三产业的就业结构仅高于1988年的泰国和1991年的巴基斯坦,却低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世界其他各国。
3.城市化发展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
从历史上看,城市化与工业化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发展过程。在一国的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不断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与此同时,在空间结构上则不断向区位条件相对优越的地点聚集,这种伴随着工业化而产生的人口聚集效应是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在我国经济发展与结构转换过程中,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关系表现出与上述城市化发展规律完全不同的特征: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1999年我国制造业比重为42.7%,不仅大大超过了处于工业化中期国家的水平,并超过了工业化后期国家的平均水平达10个百分点,而城市化指标仅相当于工业化中期的水平,为30.98%。
三、中国未来经济结构演变的趋势分析
中国目前已经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到今年底,人均GDP将达到3000美元,接近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一般说来,特别是对于一个经济体量很大的国家来说,人均GDP3000美元,意味着这个国家的经济结构需要升级,产业结构需要进行重大调整。
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同步性。1978-2007年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步系数是3.4,即世界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中国经济增长3.4百分点,中国经济影响世界,世界经济影响中国。2007年中国工业占GDP比重为49.2%,低于预测值0.8个百分点。2008年中国工业占GDP比重可能超过50%,工业化的趋势和资源环境状况恶化的趋势仍将加强。由于工业化带来的各种社会经济问题也会更加显著。
1.资源短缺导致未来我国工业结构调整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变化
资源短缺和环保等“可持续发展”问题将是贯穿今后中国经济“重化工业”发展过程最重要的约束条件,其中尤以能源问题最为突出。2007年中国能源消耗实际增长9.3%,电力供应增长14.9%。考虑中国能源政策紧缩及电力生产能力扩张等因素,2008年中国能源消耗增长10%左右,电力供应增长15%左右。实际上,改革开放以后的两次高增长时期都是以能源和原材料等基础工业的“瓶颈”制约为标志发生转折的。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新一轮的经济增长难免再次陷入传统的循环。另外,这一轮短缺发生的背景不同,表现方式也有新的变化,而且经济基数远大于以往,对国际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矛盾也比以往更为突出。
2.城市化步伐加快对我国工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市化取得长足进展,但总体上仍落后于工业化。参考国际经验可以看出,我国已基本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预计在未来二三十年里,城市化发展速度将比目前加快l倍,达到年均增长2~2.84个百分点,城市化将成为推动我国下阶段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之一。首先,城市化步伐加快将带动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业劳动力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解决制约我国结构升级的“瓶颈”,推动三次产业结构“自然演进”的步伐。其次,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将加大对住宅、交通、水、煤气、邮电等一系列城市基础设施的需求,其中,住宅和交通需求对多数工业行业特别是汽车、建筑、建材都有明显的拉动作用,并间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最后,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对收入结构和消费习惯的改变有直接作用,从而带动整体消费结构的升级,拉动相关消费品工业的发展。
3.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相关的产业将呈现较快增长态势
过去几年,汽车和房地产的快速增长,及受其带动下形成的一批高增长产业群,都充分地证实了消费结构升级对中国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巨大的推动作用。到2020年,按照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速度估算,居民人均收入将达到3500美元的水平。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这一时期往往是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最快,从而带动经济增长速度快速提升的重要时期。考虑到中国l3亿人口的现实,这一阶段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爆发出来的增长带动力量将是史无前例的。另外,我国经济至今仍未摆脱二元经济特征,农村居民收入只相当于城镇居民的40%左右,消费结构不在同一档次。这就决定了中国多层次的消费结构转变将同时发生,从而对产业结构的升级带来多层次的推动力量。
四、结束语
总体来看,未来20年将是中国居民消费结构从衣食和部分用的需求,向提高住、行水平和生活质量阶段过渡的关键时期,住宅、轿车、轨道交通等社会基础设施、通讯及其他新型电子产品、文化娱乐、旅游、社区服务等将成为重要增长点,并相应带动建筑、建材、机械、石化、电子等工业部门的较快增长。与此同时,随着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而带来的收入提高,将会增加对家电等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并拉动这些产业进入一个新的较快增长期。
但是中国经济面临资源、环境和市场三重约束。事实表明,2007年中国资源价格明显上涨,资源更加紧张。同时,生态环境污染相当严重,无锡等许多城市已经到了没有干净水喝的地步,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的环境约束突出。2008年世界经济总体环境趋于紧缩,意味着世界市场需求减弱,中国出口增长可能放慢。以上这些都将影响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由于经济结构和产业整体素质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与可持续经济发展的要求差距更大。因此积极推动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和高度化演进、增强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以结构优化求速度、以结构协调求效益日益成为中国发展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1] 曾寅初.我国工业化与二元结构转型效果的历史评价《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06》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2006(4)
[2]曾寅初.我国工业化带动二元经济结构转型的制约因素分析《教学与研究》2006(8)
[3]王小鲁.樊纲.《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4]周爱民编著.《高级宏观经济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5]李新安 中国区域市场化差异的经济效应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04,(3)
[6]刘伟,李绍荣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中国工业经济,2002,(5)
[7]沈坤荣,付文林 中国的财政分权制度与地区经济增长[J]管理世界,2005,(1)
[8]易纲.樊纲.李岩.《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思考》.经济研究2003年8期
[9]国家统计局:《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