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数学教师的三重角色

2009-12-02 03:44王贤安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09年5期
关键词:引导者新课程交流

王贤安

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为终生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用新课程的理念,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念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在教学中反思得到的一些体会总结出来,以求与同行共勉。

1由课堂的支配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教师作为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应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组织学生寻找、探索、发现规律;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创设问题情景,置学生于问题当中;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学生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是学生自己学习的最重要的学习资源环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全班交流等多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形式就为学生创造了合作交流的空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让他们有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2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引导者

教师作为数学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应及时鼓励和启发学生,使他们树立信心;当学生取得进展时,应不失时机充分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使他们产生成功的喜悦;当学习进行到一定阶段时,应适当引导学生进行回顾和思考,使他们学会学习;当学生的意见不统一时,应恰到好处的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展开讨论,使他们学会合作:当学生开展数学交流时,应小心督促学生使用恰当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符号,使他们感受到数学的严谨性。传统教法认为“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天职,课堂上教师的任务就是想方设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思维活动完全受教师的支配,这种教学方法不能发掘学生的潜能,阻碍了学生的发展。教师的任务不仅是教会学生知识,更应该成为学生自主探索并获取知识的引导者,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做人的价值,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一种激励,在学生迷路时,引导他辨明方向,在遇到困难时,激励他们勇于战胜困难。如-在讲解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时,设计以下两组题:

议一议:

猜一猜:

(-5)×4=-20(-5)×(-1)=_______

(-5)×3=_______(-5)×(-2)=_______

(-5)×2=_______(-5)×(-3)=_______

(-5)×1=_______(-5)×(-4)=_______

学生在理解到有理数的乘法意义和小学所学一样时,对议一议能较快算出,然后引导学生观察,一个因数减小1时,积怎样变化?从而让他们自主探索,再通过与小组的交流总结得出有理数的乘法运算。许多新知识,我都先引导学生自己去归纳、总结,这样得到的知识才真正是他们自己的,学生也同时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3由学生的敬畏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在以往的教学中,师生之间的距离无法缩短,师生之间无法进行感情交流,良好的师生关系,民主的课堂气氛无法形成。要改变这种形式,教师应该主动由“站在讲台上”,变为“走到学生中去”,使自己成为学生中的一员,与学生一起去寻找、探索、发现规律;与学生平等交流,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向学生提供提出问题和发表意见的机会;与学生共同探讨学习中的问题,以交流、合作、商讨的口气与学生交流心得、体会,与学生一起分享学习的快乐,这样学生会亲其师,信其道。遇到什么问题都愿意与老师探讨、交流。例如在讲有理数加法法则时,先提出问题:“一位同学在一条东西向的跑道上,先走了20m,又走了30m,能否确定他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与原来位置相距多少米?”事实上,这个问题不能得到确定的答案,因为运动的结果与行走的方向有关。为此,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通过画数轴对四种情况进行讨论,再探索总结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新课程就是充分考虑了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观察、实验、探索,充分让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改变以往以教为主的局面,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凸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改变了以往学生对学习数学感到枯燥无味的状况。

猜你喜欢
引导者新课程交流
正确把握教师角色转变合理组织综合实践活动
如此交流,太暖!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引导者 传播者 担当者——新年寄语《人大建设》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