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优势之鹰

2009-12-02 03:44杨新科
航空知识 2009年7期
关键词:表演队敌机米格

杨新科

从提出F-X计划到装备F-15战斗机,美国空军在期待了近10年后,终于拥有了新一代空中优势战斗机。1974年11月14日,在卢克空军基地举行的隆重仪式上,第555战术战斗机训练中队正式接收了首批2架TF-15A双座型战斗机(1978年编号为F-15B),开始执行作战训练任务。1976年1月,首批F-15A战斗机交付给兰利空军基地第1战术战斗机联队,并正式命名为“鹰”(Eagle),开始在美国上空展翅翱翔,并经过改进提高后,逐步显示出一代“空中王者”之气……

作战效能日益完善

与先期问世的F-14舰载战斗机相比,F-15A战斗机的座舱设备显得有些简单,仍采用了模拟式仪表,这在技术上确实有些落后。原因在于上世纪60年代研制的F-111战斗轰炸机采用了过多未经验证的复杂电子设备,导致成本上涨,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诸多故障,遭到美国各界一片责难。在这种背景下,强调空中优势任务的F-15采用了30个传统的电子显示仪表,以确保作战使用的可靠性。但首次采用了数字式数据总线,提高了航空电子系统综合水平,也为综合座舱内的各种控制器创造了条件。如F-15A首次采用了握杆操纵(HOTAS),大大简化了飞行员的操纵动作,随后这一技术在其它新型战斗机上迅速得到推广。

围绕空中优势任务的需要,F-15A采用了新型APG-63脉冲多普勒雷达,以确保在瞬息万变的空战中率先发现敌机,主动发起攻击。这种雷达是第一部采用了高、中、低三种脉冲重复频率的全波形数字式脉冲多普勒雷达,可以在不同高度截获各种方位的目标。它的上视探测距离为185千米,下视探测距离为152千米,不仅可及时发现高空目标,同时还能避免地面杂波的干扰,迅速锁定和攻击低空目标。近距格斗时,可以自动截获目标,并将相关信息显示在平显仪上。

此后不久,麦道公司改进发展出F-15C/D战斗机,进一步提高了综合作战效能。如果不外挂保形油箱,c型与A型之间的区别不大,二者都保持着同样的基本布局和外部载荷,但F-15C换装了更加可靠的F100-PW-220发动机,增加了燃油量,并采用了新型的“先进概念弹射座椅II(ACES II)。

火控系统也成为一个不断改进的主要方面。F-15C先是为APG-63雷达换装了可编程信号处理器,通过重新编写软件,就可以快速改装新型武器或者采用新的战术。后来,美国空军又提出了多阶段改进计划(MSIP),在1988年为F-15C改装了APG-70雷达。2000年,18架F-15C战斗机再次改装了APG-63(V)2雷达,成为世界上第一种采用有源相控阵技术的战斗机,并被命名为“金鹰”。

作为美国空军空中优势战斗机的代表,F-15自从问世以来,一直担负着夺取制空权的重任,也成为了美国空军在冷战期间空中力量的绝对主力,其王者之气日益显现。1979年,美国空军在F-15A正式服役3年后,决定由兰利空军基地组建一支单机表演队,目的是向美国公众展示美国空军的空中优势,树立无坚不摧的威武形象,正式名称为“F-15东海岸表演队”。每年在美国各地表演30场,有超过400万人亲眼目睹了它的雄姿。

随着时间的推移,F-15日益老化,某些性能已落后于俄罗斯的苏,27系列战斗机,似乎已经难以代表美国空军的形象。于是,新一代的F-22A战斗机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它的替代者。2006年12月1日,科斯特洛少校驾驶F-15战斗机完成最后一次飞行表演后,“F-15东海岸表演队”正式结束了长达27年的飞行表演并解散,F-22表演队的时代已经来临。

首项任务攻击卫星

在冷战期间,太空成为美苏显示军事实力的一个重要领域,尽管双方签订了有关禁止研制和试验反卫星武器的条约,但美国空军一直在积极寻求攻击侦察卫星的各种途径。1979年,美国空军与沃特公司签署合同,要求研制一种两级低地球轨道反卫星(ASAT)导弹,命名为ASM-135型。经过论证,美国空军选择了刚刚服役不久的F-15A战斗机作为发射平台,承担起卫星杀手的任务,而这是设计之初任何人都未曾预料到的。

按照设计要求,F-15专门在腹部中央改装了一个细长形的挂架,以挂载ASM,135导弹。挂架内部装有微处理机、数据链和备份电池,可以实现中途制导。ASM,135导弹的长度为5.43米,重量大约1225千克,采用了两级火箭发动机。作为有效载荷的卫星动能杀伤武器,采用了一种红外寻的动能导引头,可以跟踪目标,通过撞击完全摧毁目标,并未安装爆炸式战斗部。在1984年1月21日实施了首次发射试验,ASM-135导弹击中了太空中的一个预定点。随后,又针对太空中的红外辐射源实施了3次发射测试。1985年9月13日,美国空军实施了第一次、也是仅有的一次ASM-135导弹攻击在轨卫星的试验。

当天,美国空军第6512试验中队的试飞员威尔伯·佩尔森少校驾驶一架F-15A从爱德华兹空军基地起飞,飞往范登堡空军基地以西320千米外的一个预定空域。在高度11600多米时,自动发射了一枚ASM-135试验导弹。这枚导弹快速上升,达到10万米以上高空后,动能杀伤武器顺利分离,直接飞向一颗“太阳风”(solwind)P78-1卫星,并将其摧毁。

按计划,美国空军原计划改装20架F-15A战斗机,用于执行反卫星任务。然而,由于这项计划大大超出预算,美国国会在1986年改变了态度,不再支持下一步的试验。此时,这两个中队已经分别接收了3架和4架经过改装的F-15A。在1988年正式终止ASAT计划后,又拆除了这些F-15A的腹部挂架,重新恢复作战使用能力。

时隔20多年后,F-15C战斗机将充当弹道导弹“杀手”的角色。自2006年以来,洛马公司一直在从事“空射撞击与摧毁”(ALHTK)项目的研究。目前正在PAC-3防空导弹的基础上研制一种空射型,采用更大尺寸和更大功率的火箭发动机,通过增大舵面来增强机动性能。为此,F-15C战斗机的机翼下将安装一种新型吊舱式发射器,导弹在释放并点火后,利用高制导精度的优势,对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等目标进行撞击杀伤。

海湾上空不可一世

F-15自服役以来,在官方正式公布的空战记录中可谓毫无瑕疵,先后击落近百架敌机,而自身保持着零损失。在少数几个出口国中,F-15在以色列、日本和沙特阿拉伯等国空军的表现也十分出色。尤其是海湾战争中,F-15C更可谓不可一世。

海湾战争中,F-15C主要担负着空中战斗巡逻任务,在伊拉克与科威特上空侦察和搜索任何有敌意的作战飞机,并予以拦截,以确保友机顺利执行其攻击与轰炸

任务。在“沙漠风暴”行动中,F-15C大开杀戒,仅仅在前3天就先后击落敌机23架,其中包括5架米格-29战斗机。

1991年1月17日凌晨,多国部队的战斗机与伊拉克空军的战斗机发生遭遇战。3时15分,美国第33战术战斗机联队的乔恩·凯克上尉驾驶F-15C首先立功,用AIM-7“麻雀”导弹击落了一架米格-29。5分钟后,罗伯特·格雷特上尉采取快速连续发射的战术,用两枚AIM-7导弹击落两架“幻影”F1,开创了海湾战争的先例。这种半主动雷达制导的“麻雀”导弹,其可靠性在越南战争中曾经令人失望,终于在海湾战争中显示了威力。

不久,第1战术战斗机联队的史蒂夫·塔特上尉率领5架F-15C在巴格达西部上空巡逻,突然得到了E-3预警机传来的信息,有一架身份不明的飞机正在接近他们。塔特迅速用敌我识别器判明这位不速之客为一架敌机,于是从19千米之外发射了一枚AIM-7导弹。片刻,塔特就看见导弹在正前方6.5千米处击中了目标,一团火球顿时照亮了整个天空,由此判定是一架“幻影”F1战斗机。

1月19日,伊拉克空军以更大兵力重新投入战斗,在一天之内一共出动了55架次,这在海湾战争中也是空前的。当天中午,当F-16机群准备袭击伊拉克西北部的一个机场时,有几架米格,29战斗机试图拦截他们。于是,第33战斗机联队的4架F-15C迅速进入交战位置。很快,克雷格·安德希尔上尉就用雷达锁定了一架米格,29,接着发射了一枚AIM-7导弹,将其击落。然后,塞舍·罗德里格兹上尉拉杆转弯,进入有利攻击位置,瞄准了另一架米格一29,在这种情况下,伊拉克飞行员为了避免被雷达锁定,匆忙改为高速俯冲转弯,但是由于操纵错误,并未改出俯冲,结果径直冲向地面,导致机毁人亡。

在随后数日里,F-15C还先后击落过米格-29、米格-25、米格,23、米格-21、苏,22和直升机等,令伊拉克空军飞行员闻风丧胆。“沙漠风暴”行动结束后,美国空军在1991年4月正式公布的统计数据表明,美国空、海军战斗机在空对空作战中一共击落敌机39架,其中F-15C战斗机就击落了34架敌机,接近九成,而自身无一损伤。由此可见,“鹰”的作战表现可圈可点,顿时声威大震。

猜你喜欢
表演队敌机米格
美军黄金骑士跳伞表演队的一名成员正在准备降落
冲着敌机,开炮!——M1939式37毫米高射炮
演2021年莫斯科航展中,勇士飞行表演队正在表演
美国雷鸟飞行表演队正在练习
“空战悍将”米格-21
新中国建国后击落入侵敌机大盘点
米格-25战斗机
米格—21战斗机
偷架敌机开回家
红军长征途中击落三架敌机